可 達
“媽媽,我都想要。”兒子跟在我身后,執拗地說。
他手里拿著兩輛玩具卡車,一輛卡車上配置著不斷旋轉的水泥攪拌機,一輛卡車上配置著長度能夠自由調節的大吊車——它們都很精致。
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兒子喜歡車。每次去超市,他都會在玩具車的貨架前流連忘返。其實家里的玩具車已經很多了:小轎車、警車、救護車、摩托車、賽車,還有遙控吉普、雙層大巴……足足有二十多輛。可他還是不滿足,只要看到新車上市,就愛不釋手,一邊玩一邊用最乖巧的語氣和我聊天:“媽媽,這車好不好?”
“你不是已經有很多車了嗎?”我知道他的醉翁之意,及時提醒道。
“家里的沒有這兩個大。”
“大小雖然不一樣,可車是一樣的。”
“大小都不一樣,車怎么會一樣。”他很會頂嘴。
“不一樣你就多看一會兒吧。”
“我想拿到家里看。”他終于說,“媽媽,我想要。”一邊說,一邊仰起圓圓的小臉,懇求地看著我,微微帶著些撒嬌。
“媽媽,”他又說,“過年的時候我不要東西了。”
我的心一動,不由笑起來,決定給他買一輛。畢竟,我是最應該滿足他小小愿望的人;畢竟,他還只是個年僅3歲的孩子。
“你最喜歡哪個?”我問。
“都喜歡。”
“媽媽口袋里的錢不多,只能買一輛。”
“我都要。”他說,“我們回家拿錢。”
“不行。”
“為什么不行?”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有很多,你不可能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我不要別的,只要這兩輛車。”
我知道我的話又進入了他的邏輯真空區,他不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不再理他,又去看別的東西。他跟在我身后,每走幾步就重申一下他的要求。僵持了一段時間后,我走到超市出口,他拽住了我的衣襟。
“如果你想要的話,就去挑一輛。不然媽媽一個也不會給你買的。”我說。
他看著我的眼睛,仿佛在判斷我的話是不是威脅。“我要這個。”他終于說,把那個裝著水泥攪拌機的大卡車拿在了手里。其實,幾乎每次去超市,我都會和他發生這種小小的“戰爭”。超市里的東西是那么紛繁,那么新奇,而且觸手可及,仿佛每一樣都屬于自己,充滿親近的誘惑。對于不需要付賬的小孩子來說,怎么能沒有魔力呢?而我也不是真的沒有經濟條件去滿足他。起初,我只是不想讓他覺得一切東西都可以輕易得到,漸漸地,我發覺,這樣做還有一個益處,那就是可以逼迫孩子學會選擇。
選擇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質。欲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質,如果不懂得選擇,它便會成為人格中的一種弱點。兒子現在還很小,還缺乏成人所具備的明晰和理性。也許我的做法對兒子來說有點苛刻,但我覺得,讓孩子學會選擇是一個母親的責任。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