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陳 蕓
招標投標制度作為工程承包發包的主要形式在國際國內的工程項目建設中已廣泛實施。我國從80年代初期開始實行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它是建筑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的一項重大改革,它運用市場競爭機制,樹立公平、公開、公正的實施原則,由發包單位擇優選定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材料設備供應單位。實踐證明,招標投標制度是比較成熟而且科學合理的工程承包發包方式,也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標準,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取得理想經濟效益的最佳辦法。但是,由于建筑市場發育尚不規范,管理體制的束縛以及經驗不足等原因,建筑工程招標投標在具體操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工程招標投標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及其防止辦法。
一、工程招投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及認定
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也稱為串通招標投標,它是指招標者與投標者之間或者投標者與投標者之間采用不正當手段,對招標投標事項進行串通,以排擠競爭手段或者損害招標者利益的行為。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兩個方面,即:招標者與投標者之間進行串通和投標者之間進行串通,他們各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不正當競爭是通過不正當手段,排擠其他競爭者,以達到使某個利益相關者中標,從而謀取利益的目的。國家工商局1998年1月發布的《關于禁止串通招標投標的暫行規定》和國家五部一委一局2003年3月審議通過發布的《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將串通招標投標行為列舉如下幾種主要表現:
(一)投標者之間的串通招標投標行為:投標者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或者壓低投標報價;投標者之間相互約定,在投標項目中輪流以高價或低價中標;投標者之間先進行內部競價,內定中標人,然后再參加投標;投標者之間其他串通投標行為。
(二)投標者與招標者之間進行相互勾結,實施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的行為:招標者在公開開標前,開啟標書,并將投標情況告知其他投標者,或者協助投標者撤換標書,更換報價;招標者向投標者泄漏標底;投標者與招標者商定,在招標投標時壓低或者抬高標價,中標后再給投標者或者招標者額外補償;招標者預先內定中標者,在確定中標者時以此決定取舍;招標者和投標者之間其他串通招標投標行為。
以上從立法角度進行歸納、描述的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幾乎囊括了實際工程招標投標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在實際的招投標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往往同時以多種形式一起出現,出現了這種異常,就應該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進行調查、取證,認定是否有上述行為存在。法律、法規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的描述已經為實際操作中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提供了依據。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發現有上述行為的,招標投標管理部門應進行調查取證,一旦認定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按照規定給予處罰。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程序一般可以是由質疑招投標結果及過程的招標者或者投標者提出異議,由主管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即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取證和認定的主體是全國各級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和各地建設主管部門。
二、工程招投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防止
(一)加快立法進度,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法制宣傳。
招標投標是一個競爭過程,應當有嚴格的規范,保證它是公開進行的,公平合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就是實行招標投標的具體規范,它作為招投標領域的基本法,起到了規范招投標宏大的奠基作用,使招投標管理部門有法可依,招投標活動有法可循。
在《招標投標法》實施過程中,根據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實際操作的需要,國家計委相繼頒布了《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和《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其中,《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是國家計委會同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和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
此外,我國還有《建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民法》等規范和約束招投標活動的法律,另外還有《關于禁止串通招標投標行為的暫行規定》等法規條例。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按照我國的法律原則,還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說來,應加大“三個力度”,建立“三個防線”,達到“三不效果”:
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建立思想防線,使人不想違法。要大力開展招標投標法規的宣傳,教育招標投標雙方及代理中介組織、行政監督機關工作人員自覺學法、自覺用法、自覺守法。
2、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建立機制防線,使人不能違法。
3、加大打擊力度,建立懲戒防線,使人不敢違法。各級檢察機關應充分履行懲治犯罪的職能作用,努力提高對招標投標中的違法行為的偵查水平和公訴水平通過加快立法,加大執法力度,狠狠打擊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過程中的不正當競爭者,該繩之以法的決不心慈手軟,姑息遷就。
(二)發揮招標投標管理機構的宏觀管理職能。
《招標投標法》第7條中規定:“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對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保護正當競爭,加強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同時,依法查處招標活動中的包括不正當競爭的違法行為。
通過建設項目報建、建設單位資質審查、以及對開標、評標過程的監督,可以充分發揮招標投標管理機構的宏觀職能,規范工程招標投標活動,才能真正保證工程建設效益,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規范招標投標程序,在各個環節杜絕串標行為的發生。
在招標投標的整個程序中,最能有效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兩個環節是資格審查和評標。
1、資格預審。
目前,資格預審當主要審查有興趣投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否具有圓滿履行合同的能力。招標單位對投標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可以同時審查投標單位的業績、信譽、投標單位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所謂關聯關系,可以借助《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關聯關系的定義: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本準則將其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將其視為關聯方。主要包括: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其他企業或受其他企業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業控制的兩個或多個企業(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間);合營企業;聯營企業;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受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直接控制的其他企業。對于有關聯關系的單位同時投標的,招標單位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只允許其中一家單位進行投標,或者在進行評標的過程中,對于存在關聯關系的單位的評標得分一律乘以一個小于1的系數。通過對這種利益相關的單位的限制,尤其可以對投標者之間的串通投標進行防止。
2、評標。
在招標文件中就已經對評標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規定,比如規定了工程計價類別,這就為評標過程中個單位的投標價格的比較提供了統一的口徑,使得投標文件具有價格上的可比性。在開標的過程中明確宣布了評標的原則和方法,同時公開唱標,有了這樣一個過程,在評標結果不合理的情況下,為提出質疑的單位提供了依據,可以有理有據地說明是否存在內定中標者等行為存在。對有標底評標的,要求標底絕對保密,以此可以防止招標人有意泄露標底等行為的發生。為了保證評標的公開、公正和最終獲得最佳的投標,《招標投標法》規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其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的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
最后,對評標方法的不斷完善,也是防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必要條件。目前,建筑市場應用的評標方法一般有:百分制法,兩階段法,合理低價法。由于投標報價是主要的競爭,一些投標方片面追求低標價,這就造成過度低價競標的惡性循環,也容易造成相互串通高價競標。所以投標應以合理低價中標為好,因為合理低價不僅考慮了投標報價的問題,還發揮了評標委員會的作用,從投標人施工組織設計評審各項降低費用的措施及保證質量,縮短工期方面的組織慣例措施是否可行。也即是說評標時應綜合考慮技術標、商務標,尤其應以技術標為核心,不應片面追求低價,例如,在香港,技術標的評審約占70%~80%的比例。我國在評標方法上也作了不少改革,如南京市使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嘗試,合肥市在百分制記分法的基礎上創造了“A+B”平均值法,還有采用計算機評分制度的,這些方法對于防止標底泄露,防止過度低價中標起了一定的作用。
把好評標的關,真正做到評標方法合理,評標規則完善,才能維護招標投標雙方的合法權益。同時,以上提出的解決招標投標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出現的方法應該同時進行,在完善法律的同時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在實際操作中完善評標方法和規則。只有相互促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結論
實行工程招標投標的目的是為了市場競爭的公平、公開、公正。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存在顯然違背了這一目的,因此必須對其表現形式有深刻的認識,在實施招標投標過程中,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政府監督管理的職能,同時規范招標程序,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以防止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作者單位:宜春公路管理局奉新公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