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染還是不染,女權主義者在年齡和權威之間博弈?
如今,女性在職場中的表現大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勢頭,得體的舉止?自如的談吐?干練的妝扮都彰顯出一種成熟老到的氣質和姿態?而最近,《時代》周刊又發現,對于中年女性而言,頭發的顏色其實也有很大的講究?既要讓自己顯得年輕,又要使自己保持權威,那么到底要不要把白頭發染掉?一場爭論由此展開?
孿生姐妹瑪麗和艾麗絲雖然都已55歲了,但她們還是驚人地相像?兩年前的一次見面讓雙方大吃一驚?當姐妹倆在大街上碰到時,瑪麗在原地呆住了?7個月前,她停止了染發,但是現在看到艾麗絲,她才意識到自己的決定是多么糟糕:“我看著一頭黑發的孿生妹妹迎面走來,跟我長得一模一樣,但是看上去要年輕10歲,這讓我感到很不自在?見了面之后,我就特別討厭自己的頭發?”
兩年前,48歲的安妮一時興起,決定打破25年來每三周染一次頭發的習慣?結果她發現,她的白發給同事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周圍人對她的自然新造型反映激烈,似乎又要針對女性的白頭發展開一場爭論,就像八九十年代討論母親應該外出工作還是在家帶孩子一樣?
當然,銀發之爭和母親之爭還是有區別的?相對來說,關于家庭主婦和全職母親的討論風險比較小,話題也不那么嚴肅,就像玩一場零和游戲,結果要么是專職工作,要么就是照顧家庭?如今25-54歲的美國婦女中有四分之三是就業勞動力,比50年前的數量漲了一倍,所以當家庭主婦就成了一個艱難的少數派選擇?而根據2005年寶潔公司的調查顯示,在2004年里,有65%的女性染了頭發,是50年代染發人數的好幾倍?任由頭發變白而不去染的女性就成為了少數派,做出這樣的決定同樣艱難并需要勇氣?
兩種討論其實都關乎自我價值問題——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在30多歲時于工作和孩子之間進行抉擇;現在,中等家庭收入的女性在50多歲時考慮權威和年齡孰重孰輕?兩種矛盾都源于對女權主義的解讀?如果一個人從政,那么如何應對衰老就成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從政的是女性,那就更不用說了?
40年前,美國經歷了青年大騷動和文化的變革?比起“開放誠實”的觀念,如今大多數女性更愿意抱有“永遠年輕”的樂觀想法?所以,她們對自身的外貌提出了一系列標準?女性可以成為CEO?內閣成員?新聞主播——只要她們永葆年輕?其中一條重要的準則就是頭發顏色絕對不能是灰白的?
但是,不正是女權主義鼓勵女性成為CEO?內閣成員和新聞主播的嗎?在女性進入商界和從事其他主流行業之前,她們并不需要通過染發的方式來隱瞞自己的真實年齡?那么為什么現在又要用頭發的顏色來證明她們的成就呢?
“如果一個女人真的很老,而她的頭發又染得過分徹底,我就會覺得‘她想騙誰呀?”51歲的凱西·漢密爾頓是網站的編輯,最近她的頭發開始變白了,“我承認,這么想很刻薄?”55歲的凱瑟琳·克林頓則有不同的看法,身為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大學的教授,她染了一頭紅發:“我有一些朋友停止染發后,雖然也有一兩個人看上去確實不錯,但其他大多數人都不像她們自己了,缺乏活力?”幾乎毫無例外的,有白頭發的女性都會被身邊注重儀表的朋友強烈要求去染頭發?
列舉一下美國10個銀發女名人吧?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那個“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但是這也只是偶爾在影視作品里行得通?愛米洛·哈里斯(歌手)和杰米·李·柯蒂斯(演員)也都是娛樂圈里的人物?那么,在普通工作領域,在商界?政壇,有沒有白發的成功女性呢?芭芭拉·布什(現任總統小布什的母親)嗎?事實上,我們幾乎沒有成功白發女性的例子可舉?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女權主義推動了當下染發的風潮?麥琪是亞特蘭大的一個公關主管,49歲的她認為染發有助于事業的發展:“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在同客戶洽談業務的過程中保持看上去和他們同齡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不繼續染發,就會覺得自信心打折扣,競爭力下降?在南方,如果一個女人不好好保養,別人就會議論你了?”
在公關領域為了保持形象而去染發確實是可以理解,但是其他行業的女性卻也表示(有白發的話)同樣感到有壓力?43歲的莉蓮·夏皮羅是亞特蘭大的一名婦產科醫生,她十分注重頭發的顏色對職業生涯的影響?“人們希望他們的醫生看上去既成熟又專業?我的男同事會因為白發而受到尊敬?但是如果我把花白的頭發留過肩,我這個醫生就會變成病人的候補選擇?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醫生傳統一點,而白頭發的女醫生是非傳統的?”
在政壇,沉穩莊重是最重要的必備素質之一?應該說,有一些銀發能讓一個女政治家看起來更加經驗豐富,而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女子?如今,美國參議院中有16名是女性(也是有史以來女性比例最高的),年齡在46——74歲左右,可是她們頭上都看不出有白頭發?眾議院的70名女性成員中,也只有7個人留著白發?政界的人心里都清楚,對于白發的雙重標準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種體現,但是候選人和官員都不敢公開爭論,因為怕讓人覺得自己是糾結于瑣碎小事?著名的前得克薩斯女州長安·理查茲(Ann Richards)就留著一頭白發,她曾說:“你不能顯得太招搖,這會傳遞給別人錯誤的信息,但同時,你得看起來精力充沛?這對女性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更高?我們說不清女性官員到底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母親,主婦還是管理者?”

有趣的是,大部分女性染發并不主要是害怕白頭發會給職業生涯帶來負面影響?根據伊卡璐公司所作的調查,71%的女性染發是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更加有魅力”?許多45-60歲的女性都希望通過染發讓自己保持在30-35歲的狀態?不管是虛假還是謊言,后現代美容產業已經把染發變成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幫助女性將內在感受以外在的視覺形式展現出來?作家羅斯·韋茨在《拉普茲的女兒們——女性發型的潮流與變化》一書中寫道:“盡管白頭發看上去還算過得去,我們還是會覺得如果頭發的顏色不再和年輕時一樣漂亮,我們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戰爭意味著和平,自由即是奴役,而人造的我則成了更真實的自我?
然而,60歲的鄉村搖滾歌手愛米洛·哈里斯30年前就是一頭銀發?她認為對男人來說,擁有自然美的女性更有魅力?“我們都是因為外表而相互吸引?但那僅僅是生理感受?一旦深入交往和了解?進入互動領域,人們總是喜歡和令自己感到舒服的人在一起?誰愿意一天24小時都戴著面具呢?”
染發很早就成為一種時尚,從古埃及人的棕紅頭發以及18世紀流行的白色頭套就可以看出來?但是,染發真正在美國婦女中普遍開來,還是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簡易家庭自染產品通過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深入人心,從此一發不可收?
如今,染不染發已經不僅僅是個人風格的決定,而成為少數派和多數派之間的對峙?越來越多的女性已經在經濟上能夠獨立,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事?雖然堅持保留白發的女性還只是小眾群體,但是選擇自然頭發顏色的人數卻是在上升?正因為大多數的女性還沒準備好嘗試一頭的白發,米蘭達·普里斯特利(《穿普拉達的女魔頭》的原型)的雪白頭發才會顯得如此時髦?文化的影響力是誰也抵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