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牛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彩色的。火紅的太陽,一碧如洗的天空,潔白似雪的云朵;綠茵茵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朵;金燦燦的沙漠,湛藍清澈的湖水;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色彩多樣的物品……在太空中看地球都是美麗的藍色。但如果世界上沒有了顏色,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先寫五彩繽紛的世界。世界本來是豐富多“彩”的,作文就是寫世界的,所以,要寫世界的色彩。這里寫到的顏色有:“火紅”“碧”“潔白”“綠茵茵”“金燦燦”“湛藍”“藍色”等。
太陽、天空、草地、花兒,好像世間的一切全都消失了一般。眼前的一片全是空白,只剩下模糊的輪廓。到那時,人們就看不到美,也得不到美的享受了。
音樂對于耳朵和顏色對于眼睛一樣,沒有音樂就如同沒有顏色一般。其實,音樂的美,是每一個常人都能感受到的。聽肖邦的曲子,可以讓你感受到平靜、安詳;巴赫的曲子,要粗略而又不失細節地聽,因為它炫耀技術又層次分明;聽德彪西的曲子,能讓你心曠神怡;最好在平靜時聽貝多芬的曲子,它波瀾壯闊,粗猛狂放,有著深刻含義……
轉到寫音樂,“音樂對于耳朵和顏色對于眼睛一樣,沒有音樂就如同沒有顏色一般”。這樣寫真像是打了個大大的比方,第一二段是用顏色來比方第三段的音樂。
音樂是如此的美妙,可想而知沒有音樂時的痛苦難堪。聲音仍在耳朵里進進出出,可全都是嘈雜又凌亂的,讓人恨不得將耳朵緊緊地捂住。所以,音樂對于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我從小就學習鋼琴演奏,幾乎每一天都有音樂相伴,可以說,音樂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快樂而美好的一部分。
因為美妙,所以離不開。不管是否每天演奏樂器,人確實離不開音樂。
音樂,不僅要用耳朵去聽,還要用心去感悟,這樣聆聽到的音樂才是最美的。“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我要說:“世界上并不缺少音樂,而是缺少欣賞音樂的耳朵。”即便你沒有機會進音樂廳,沒有錢買CD,沒關系!你難道聽不到潺潺的小溪、簌簌的落葉、淅瀝的春雨、呼嘯的朔風?在大自然中,這些美妙的聲音就是或磅礴恢宏或細膩溫婉的交響樂。只要我們的耳朵愿意聆聽、能夠欣賞,它就屬于你。
既然“潺潺的小溪、簌簌的落葉、淅瀝的春雨、呼嘯的朔風”也是音樂,那么,我們能不能缺少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呢?能不能缺少歌唱呢?不能!不過,人最不能缺的,是“欣賞音樂的耳朵”。如果“我”沒有這樣的耳朵,拿再美妙的音樂演奏給我聽,也是對牛彈琴。
“假如世界沒有音樂”,這是一個多么冷酷、多么令人絕望的假設啊!我無法想象,更不敢想象!我怎么也不能讓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在想象中扼殺,我寧愿抬頭仰望星空,耳邊飄蕩的是舒曼和李斯特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