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深化。要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善制約和監督機構,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報告統攬全局、高屋建瓴,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在科學總結我們黨幾十年治黨治國基本經驗的基礎上,規劃了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宏偉藍圖,同時也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所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也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最高要求。
思考之一: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定位
我們黨是由人民中的先進分子所組成,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執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憲法規定,我們黨是執政黨,處于領導核心地位。黨實行思想、政治、路線、方針的領導,并向權力機關依法提出重要人事任免建議,黨負有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責任。憲法同時也規定,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人民通過代表大會來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人大常委會及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人大常委會對行政和司法機關依法行使監督權,共同對代表大會負責。這種政治體制構架,說明了人大常委會和政府、“兩院”之間,只是分工不同,其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我們黨執政活動的重要舞臺,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都是黨執政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人大常委會自覺接受黨委領導,服從服務于黨的中心工作大局;黨委支持和尊重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責,依法對“一府兩院”實施工作監督,是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應有之義。這種魚水交融的、而不是三權鼎立的權力關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中國特色。
有些同志經常陷入“黨大?法大?權大?人民大?”這樣一些命題的困擾。許多剛由黨政崗位轉到人大工作的同志總覺得有失落感,工作無所適從,找不到工作定位,要么“退居二線,工作缺位”;要么保持黨政工作的慣性,熱衷于管錢、管物、管項目;有的長年包村、包鄉、包項目,不在人大上班,不自覺地代替和包辦了政府事務,造成工作錯位。政府依法行使具體行政權,人大常委會行使抽象的政治層面的立法權、監督權,兩者既不能混同,也不能相互代替。否則,就弱化了人大的職能,難以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治優勢。角色轉換有個過程,關鍵是要善于學習、思考和探索。權力是人民給的,人民最大;法律是人大在黨領導下制定的,黨組織也同樣受法律的約束。人大的立法過程,就是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愿望,通過法定程序變為國家意志。
思考之二: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機制及工作特點
組織法及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都規定,人大常委會是集體行使決定權,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管職務高低,都是一票,不同于政府實行首長負責制。自覺地堅持民主集中制,廣泛發揚民主,實行正確的集中,是人大常委會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有事不能個人說了算,該哪個層面會議決定的事情,必須提交哪個層面會議審議,按法定多數人的意見決定。
人大常委會必須依法履行職責,堅持法定權限、法定程序,于法無據的事情不能做,違反法定程序的事情不生效。這既是工作機制,也是工作特點。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不能有隨意性,不能搞長官意志。因為它是政治層面的,是管長遠的、管全局的。比如:一個法規條文,摻入了個人意志、小團體利益,勢必傷害其他社會群體的利益,嚴重的會破壞不同社會階層的和諧關系,不利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帶有重復性,要學會在重復中創新。人大常委會法定的職權有四大項:立法、依法監督、決定重大事項、重要人事任免。年年如此。不創新就抓不住重點,不創新就會覺得乏味,就會走過場。所謂創新,就是善于抓住社會熱點、難點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大事,選擇立法項目,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聽取“一府兩院”專題匯報,進行執法檢查等,在審議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促進“一府兩院”改進工作。以2007年為例,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年初在工作要點中,提出了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我省“中小企業融資難、法院審結案件執行難、農民增收難、環境保護治理難”這四個專題,開展調查研究,聽取政府及法院專題匯報,并審議提出對策建議,寓支持于監督之中,推動了政府及法院工作的整改,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使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貼近了實際、貼近了群眾,服務了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個中心工作大局。在監督和支持中,構建了與“一府兩院”的和諧健康的工作關系。
思考之三: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基礎
首先是要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的作用,尊重人大代表作為權力機關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常委會只是代表中的一部分,常委會的工作機構也就是代表的工作機構,常委會機關有義務為代表的知情權、知政權提供服務,常委會要創造條件,為代表參與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搭建平臺。比如: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組織代表進行執法檢查,組織代表進行調查研究,協助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和意見,依法承辦代表對政府組成人員進行約見、詢問、質詢等活動,認真辦理代表議案、建議和意見,征求代表對法規案的意見,邀請代表參加立法聽證,組織代表培訓,為代表提供“一府兩院”重要信息資料,健全代表工作制度,保證代表活動經費,等等。代表素質高了,工作開展活躍了,工作效果好了,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是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工作制度建設。常委會機關的工作靠制度,靠規范,而不是靠就事論事拍腦袋,這是由工作機制和工作特點決定的。遇到不明確或意見有分歧時,到法律法規、制度中找答案;制度中沒有的,遵循慣例。
其三是提高常委會機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工作人員,不僅政治上要清醒,而且要懂法律、懂經濟、了解社會發展,熟悉省情民意。在依法履行職責中,要善于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推動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和弱勢群體。總之一句話,要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使人大常委會成為人民信得過的權力機關。
(作者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