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法的頒布不僅為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也給人大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監督法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把輿論監督引用到人大監督機制中,增強了監督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眾的參與程度。監督法不僅在總則明確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監督權的情況,向社會公開”,而且在各章也多次對這種公開化要求作出了具體規定,如,第六條、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分別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情況,向社會公開;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前,將議題向社會公布;常委會聽取的專項工作報告及審議意見,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對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或者執行決議情況,向社會公布;常委會聽取的審計工作報告及審議意見,人民政府對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或者執行決議情況,向社會公布;常委會的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其研究處理情況,向社會公布。
這是我國法律首次明確規定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公開原則。這種公開既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也是人大常委會保持同人民群眾聯系、傾聽人民群眾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重要途徑。這種公開將監督機關的監督活動和被監督機關接受監督的活動都置于人民群眾監督之下,便于人民群眾參與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對于提高人大監督實效、改進人大工作、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都具有深遠意義。
人大監督是層次最高、最具權威性的監督。輿論監督作為一種社會的、公開的監督,其開放性、群眾參與性和時效性是最強的。如何巧妙地集二者的優勢和力量于一體,實現人大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增強人大監督的透明度和力度,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一、實現二者有機結合,必須充分發揮人大常委會機關的主導作用
人大監督是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大監督與輿論監督有機結合的意義在于深化人大監督,增強監督的透明度和力度。因此,實現人大監督與輿論監督的有機結合,人大常委會機關必須唱主角,發揮主導作用,要把對人大宣傳工作切實納入常委會工作的重要日程。一是要解決常委會機關主抓人大宣傳工作領導的認識問題。領導重視是做好人大宣傳工作的重要基礎,目前人大宣傳工作多數放在研究室,研究室的工作特點之一就是為領導決策提供思路,這種工作上的優勢,為強化人大宣傳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從事這方面具體工作的同志應多向領導提出加強和改進人大宣傳工作的建議,多“吹風”,以引起領導的重視。二是要有專人負責人大宣傳工作。人大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苦差事,需要勤于策劃、勤于思考、勤于動筆,要選拔有一定文字功底、責任心強的中青年干部從事人大新聞宣傳工作。三是人大新聞宣傳部門要與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積極主動溝通情況,共同辦好宣傳人大工作的專版、專欄、專題。四是要努力辦好人大網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