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直接參與政治并對政治產生現實的影響,但是民主的愿望并不代表民主的現實。空想的民主只有虛幻的光彩而不能帶來實際的價值。
民主應該是現實的,而不是理想的。空想的民主只有虛幻的光彩,而不能帶來實際的價值。近代以來出現的代議制民主,是民主現實實踐中一種實在的途徑。作為次優的民主,我們不能求全責備,但是也不可放棄日臻完善的追求。現實中,代議制民主存在著諸多的缺陷,有些是不可克服的,有些是能夠改善的,而分析代議制民主的潛在缺陷,建立代議制民主的完善機制,是民主實踐中所迫切需要的。
一、引言
民主意味著每個公民都有參與政治和管理國家的權利,作為一種理想,自古希臘雅典民主制實施以來,成了每個公民的政治追求。在當代政治實踐中,民主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政治價值。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寫道:“人們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件,到處都在促進民主。所有的人,不管他們是自愿幫助民主獲勝,還是無意之中為民主效勞;不管他們是自身為民主奮斗,還是自稱是民主的敵人,都為民主盡到了自己的力量。所有的人都匯合在一起,協同努力,歸于一途。”[1]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直接參與政治并對政治產生現實的影響,但是,民主的愿望不代表民主的現實。民主政治思想家們最先設想的是直接民主。“在他們看來,公民大會式的民主無疑是最直接的民主。公民召開全體大會,共同決定本社區的重大問題,通過投票選舉公共權力的執行者,同時又能隨時撤換他們。”[2]但是,直接民主與城邦制度是結合在一起的,而它在現代更大程度上是一種不可能存在的奢侈幻想。現實中,由于多數國家不是“袖珍小國”,直接民主在龐大的國家中很難實行。英國政治思想家密爾認為,除了純粹由數量引起的難題之外,對于人們何時集會,在哪里集會,還存在著明顯的地理和物理上的限制。當然,限制還不僅如此,而且有些限制還是不可克服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好選擇了代議制這種間接民主制作為實現民主政治的形式。所謂代議制民主就是人民“通過由他們定期選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權”[3]。因此,代議制民主是思想家們在民主探索進程中從理想到現實的轉向,從理論到實踐的回歸。當然,也正因為代議制民主是作為非理想形態的民主形式出現的,這樣,在現實實踐中它也就必然存在著各種潛在的缺陷。
二、現實實踐中代議制民主的潛在缺陷
代議制民主的缺陷有些是先天性的,它無法像直接民主那樣讓所有公民都直接參與政治決策和社會管理,公意的表達多數只能由公民選舉的代表來代替。但是,代議制民主也存在一些衍生性的缺陷,它們的產生則是代議制民主框架下所演化出來的,是可以通過完善機制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的。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政府缺陷。公共權力的委托與代理是代議制民主的基本內涵。人民把部分權力讓渡給社會精英以組成政府的方式去代替他們行使,因此,在道義上政府理應是民主的政府。在密爾看來,“好政府的第一要素是組成社會的人們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