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代會會期制度的完善

2007-12-29 00:00:00陳寒楓
人大研究 2007年7期


  人民代表大會最大的特點是集體行使職權,其行使職權的基本形式是開會,是人大代表通過會議來討論問題、做出決定。既然開會,就必然有會期。因此,會期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包括法律所規定的各級人代會每屆和每年召開正式會議或者臨時會議的次數、每次會議召開與閉幕的日期、會議時間的長短、會議的日程和前述內容的確定程序。
  1954年的憲法和全國人大組織法曾規定了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全國人代會召開的日期很不固定,有2、3、4、5、6、7月召開的情況,還有11、12月召開的情況,還多次發生開會日期已公布又延期召開的情況;會議時間的長短也很不規范,短的,開5天,長的,開10多天,最多時開26天;因“文化革命”的破壞,1965年至1974年10年沒開會,1976年、1977年兩年也沒開會;會議召開的日期不是根據法律或全國人大的職權和工作任務來決定,而是由當時的形勢、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的確定和執行情況,甚至是政治運動的進展情況來決定。
  地方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同全國人代會一樣,也很不健全,會議召開的次數、召開與閉幕的日期、會議時間的長短、會議日程和前述內容的確定程序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文化革命前后同樣有10年左右沒開人代會。
  除了文化革命有其特殊原因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一是法律規定不健全,人代會會期制度的許多細節沒有具體規定。
  二是源于當時的政治體制,人大對同級“一府兩院”的監督權限有限,各方面對人大性質、地位、作用的認識存在不足,對人代會的會期制度也不夠重視。
  三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時間不長,對履行各項職權、做好各項工作還缺乏經驗,對什么時間開會、開多長時間、如何開好人代會,還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和積累經驗。
  另外,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政治和經濟管理權高度集中,地方的管理權限很有限。在這種體制下,計劃指標大部分是指令性的,而且強調計劃就是法律,只有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全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央的財政預算等確定以后,地方才能確定;上一級的政府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確定以后,下一級政府才能確定,所以,全國人代會召開后,省(區、市)人代會才能召開;然后,市州人代會才能召開;接著,縣(區、市)人代會召開;鄉鎮人代會最后召開。
  這樣,如果全國人代會在一季度召開,到鄉鎮人代會召開時,一般都在下半年了,晚一點的,到年底才能召開。如果全國人代會在后半年召開,基層人代會只能在年底甚至第二年召開,常常只能走走形式,批準早已確定并已執行、甚至快完成或已完成的政府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等。
  人代會如果僅僅是晚幾天,甚至晚一兩個月召開,問題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晚幾個月,甚至晚半年以上召開,問題就很大了,就成了人代會是走形式還是真正行使職權的問題。如果一年過去了一半才開人代會,來確定本年度的政府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等,能有多大意義呢?如果年底才召開本年度的人代會,就完全可以說是走形式了。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初期,各級人代會特別是基層人代會確實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
  過去,因為人代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走形式的弊端,因此,它何時召開、開多長時間,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并不具有關鍵意義。老百姓包括各級人大代表,對人代會的會期并不關心。
  改革開放以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權更加明確了,同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監督被監督的關系更明確了,通過1982年憲法和相繼制定的新全國人大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這種關系被固定下來。
  1982年憲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對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做了新的規定:全國人代會每年舉行一次,如果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每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代表選舉完成后的兩個月內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應當在全國人代會舉行的一個月以前,將開會日期和建議大會討論的主要事項通知全國人大代表,臨時召集的全國人代會不適用這一規定。
  1983年6月,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彭真同志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下了很大力氣,狠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其中,完善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就是一個重要內容。
  在彭真委員長的領導下,全國人大在會期制度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終于在1985年,使六屆三次全國人代會從一次會議于6月召開、二次會議于5月召開,提前到3月底召開。從此,六屆全國人代會堅持做到了在3月底召開。
  七屆時,全國人代會基本提前到3月20日召開。雖然閉會都在4月,但為了促進會期制度的改革,1989年,七屆二次全國人代會通過的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做了超前的規定:全國人代會在每年第一季度舉行。它還規定,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一個月前通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代會召開后,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會議日程,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對會議日程安排做必要調整。
  到這時,憲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的有關規定共同構成了全國人代會法定會期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可操作的細節還需要繼續探索和完善。
  為了繼續完善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八屆全國人大從我國的國情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際情況出發,繼續進行了探索和改進。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曾正式宣布,改進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爭取每年提前5天,逐步做到在一二月舉行全國人代會。全國主要媒體對此都做了報道。八屆全國人大切實實踐了這一承諾,全國人代會從3月中旬舉行,逐步提前到3月1日。但是,九屆全國人大以來,全國人代會都是3月5日召開,未再逐步提前。
  全國人代會相對固定在3月5日召開以后的很長時間,為了傳達貫徹全國人代會的精神,省級人代會一般推遲到3月中下旬召開,甚至推遲到四五月才召開,然后,各級地方人代會再逐級召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各級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確定以及落實這些目標的組織工作,影響了全國各地各級各項工作的效率。
  改革開放以后,計劃經濟體制被打破,計劃和預算的主要指標不再是指令性指標,不再是必須貫徹執行的強制性指標。地方工作有了很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地方人代會的職權也比過去實質化了,有大量地方事務需要人代會討論決定。于是,各地人大都認識到人代會的會期制度不再是無關緊要的了,而是關乎人代會能否依法履行職權、能否及早全面安排本行政區域各項工作以提高地方工作效率的大問題。
  所以,近幾屆,盡管全國人代會召開的日期未再提前,省級人大卻都十分重視研究和探索人代會的會期制度,陸續提前了自己召開人代會的日期。各省(區、市)人大議事規則都比照全國人大議事規則規定,在第一季度召開人代會,絕大多數省(區、市)都不再等全國人代會開完后才開會,而是努力做到在一二月就開完人代會。
  以2007年為例,全國31個省(區、市)人代會召開的時間和會期列表如下(以人代會開幕時間先后為序):
  
  關于今后全國人代會開會日期改進的目標,應該仍然按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所確定的,爭取每年提前5天,逐步做到在一二月舉行全國人代會,爭取在春節前開完。
  過春節是我國不可更改的傳統民俗。春節前后的20天左右,人民群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過春節上,國內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動都難以安排。政府工作、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等重大事項如果不在春節前安排,就會拖后20天,甚至拖后更長的時間才能安排。這是我國特殊的國情。
  今后從2008年至2037年的30年間,有11年的春節是在1月22日至1月31日之間(22日、23日、24日、25日、29日各一次,26日、28日、31日各兩次),有19年的春節是2月1日至2月19日之間。這樣,全國人代會有19年有可能在1月下旬召開,在春節前開完,使全國各項工作更加主動。春節在1月的有11年,全國人代會如果在春節后召開,也完全可以提前在2月內開完。
  全國人代會的會期不能繼續提前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央財政預決算、上一年的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數字、本年度的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難以在一二月拿出來。特別是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要經過國務院及其各部委認真、反復、多次討論修改,要征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還要征求群眾代表的意見,因此,工作量很大,起草周期很長,一二月拿不出來。
  在我國,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計劃工作會議也曾存在過去了半年時間甚至更晚才召開的情況,后來,黨中央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甚至停開了一年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終于成功地實現了在上一年的11、12月召開下一年度的這兩個全國性的重要會議,對全國的經濟、計劃工作早做安排,爭得了全國經濟、計劃工作的主動。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的經驗,值得改進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時借鑒。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確定了本年度的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也為改進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創造了條件。
  從2007年全國31個省級人代會召開的情況看,全部都實現了在春節前開完人代會的目標(當然,這與2007年的春節比較晚有關),而且有17個省(區、市)是在1月底以前結束的。省級人代會召開,同樣要起草本級政府、財政預決算、計劃、法院、檢察院的報告,也要征求各部門、各黨派、人民群眾的意見,工作量也很大。實踐證明,盡管是1月召開人代會,省級人代會的這些報告都準備得很好。它們的經驗充分說明,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的改進和提前是完全可能的。
  過去,國務院在全國人代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有越來越長、越來越全面的趨勢。各部門都要求寫上自己部門的內容,而且越多越好,不寫就是不重視。這也增加了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的工作量。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報告稿更加精煉。過去,地方人大也上行下效。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所以不再影響會期。因此,簡練政府工作報告稿、減少起草的工作量,也是改進人代會會期制度的一個相關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電子化、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只要同國務院、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等有關部門協調好,在1月份提供中央財政預決算、上一年的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數字、本年度的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應該不難解決。
  從2007年全國31個省級人代會召開的情況看,他們都做到了在人代會前拿出了財政預決算、上一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數字、本年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讓人十分感動的是,2007年,全國第一個召開人代會的竟然是西藏。他們于1月13日就召開了人代會。西藏是經濟、技術、信息化發展水平與全國各地有很大差距的地方,位于前三位的河北、新疆也不是最發達的地方。他們能如此早就把所有的數字準備好,提交人代會,那么,其他地方不是能做得更好嗎?學習地方人大的經驗,全國人代會也能夠逐步實現改進的目標。
  全國人代會的會期不能繼續提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全國人代會有一個黨內請示、報告、批準的程序和需要召開各種各樣的準備會議,從上一年度的12月開始籌備,還要開兩次常委會會議為其做準備工作。但3個月的籌備,周期偏長。如果全國人代會的會期提前到1月下旬,從上一年度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大約11月下旬開始籌備,12月下旬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做好全部法定準備工作,就可以少開一次常委會會議。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如果抓緊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全國人代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完全能夠完成。
  另外,預算法規定,全國人代會批準中央預算和中央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和批準中央決算。監督法規定,國務院應當在每年6月,將上一年度的中央決算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和批準。因此,有些工作在全國人代會上來不及完成的,可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和批準。這也為改進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創造了條件。
  當然,全國人代會會期的逐步提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事項。它會牽涉黨中央對全國各項工作的整體部署,還牽涉全國政協會議的召開等,絕不能操之過急。只有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逐步實現。
  關于全國人代會開會時間的長短,每次全國人代會都有兩種不同意見,有的代表認為時間有些短,發表意見不充分,建議延長時間;有的代表認為時間有些長,會議前緊后松,特別是擔任黨政領導的代表,有許多工作要做,希望縮短時間。全國人大對此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探討,七屆時,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全在15天以上,最多是20天;八屆時,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多數是13-14天,最多是17天;九屆時,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多數是11-12天,最多是15天;十屆時,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多數是10天,最多是14天。2005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對日程安排做出改進,不再安排全體會議聽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直接將報告印發大會審議。這樣,減少了一次全體會議,縮短了會期,提高了審議的效率。目前,全國人代會開會的時間已經相對穩定,一般掌握在10至15天之間。議程中有選舉、立法任務的,會期就長一點;議程中沒有選舉、立法任務的,會期就短一些。
  關于全國人代會會期的確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集全國人代會并應當在全國人代會舉行的一個月以前,將開會日期通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人代會的決定,只公布開會日期,整個會期雖然已經確定,但并不對社會公布。全國人大議事規則所以規定只通知開會日期,實際包含著閉幕日期可能變化而導致會期改變的考慮,是一種包含靈活性的規定;另外,法律也未明確規定會期由誰決定,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還是由預備會議決定,也未規定根據什么原則和情況確定會期。這也給人大代表討論和決定會期,留下了法律空間。
  有關法律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全國人代會的議程草案并提前一個月將會議議程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通知代表;還規定,各代表團審議、提出意見后,在預備會議上通過會議議程。會期同議程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對會議議程提出意見,增加或減少議程,就可能改變會議會期。因此,法律規定的“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應包括會期。
  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隨著人大代表民主法制意識的提高,應增加代表討論、決定會期的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議程和會期的草案,交各代表團討論,征求意見,在預備會議上通過。
  關于全國人代會日程的確定,全國人大議事規則規定,由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全國人代會的日程(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實際也是在這時公布的),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對會議日程安排做必要調整。
  但是,常務主席有若干人,是他們集體討論決定,還是某一位常務主席就可以決定,對法律的理解和解釋有可能出現歧義。從人大是集體行使職權的特點看,應該是集體討論決定。在完善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時,應明確規定這一點。
  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在全國人代會上,財經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要審查計劃報告、財政報告并提交審查結果的報告或審查意見;法律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要審議列入議程的法律案并提交審議結果的報告或審議意見;有關專門委員會還要審議代表和代表團提出的議案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提出意見。但在全國人代會的日程中,除法律委員會以外,未安排其他專門委員會為履行職權而開會的時間,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多次提過意見,在完善日程確定程序時,應規定安排有關專門委員會為履行職權而開會的時間。
  全國人代會現行的議案制度與憲法和有關法律的立法原意有偏差,需要逐步回歸到這些法律的立法原意上,日程中所謂“提出議案的截止日期”也應改進(另文詳述議案制度)。
  總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53年來召開全國人代會的經驗和六屆全國人大以來對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改進的實踐以及地方人大改進其人代會會期制度的啟示。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和我們在本文前面所進行的探討。對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的改進方向和要點提出以下設想:
  
  1.全國人代會在每年第一季度舉行,如果能在春節前召開的年份,應逐步做到在當年1月下旬舉行;在春節后召開的年份,應逐步爭取在2月內開完。
  
  2.如果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代會。
  
  3.每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代表選舉完成后的兩個月內舉行(會期提前后就意味著全國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必須在上一年的11月以前完成)。
  
  4.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全國人代會會期的草案,并在全國人代會舉行的15天以前,將草案通知全國人大代表;臨時召集的全國人代會不適用這一規定。
  
  5.全國人代會各代表團在每次會議舉行前,討論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
  
  6.全國人代會的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提請全國人代會的預備會議審議通過;委員長會議根據各代表團提出的意見,可以對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提出調整意見。為此,應逐步建立完善的修正案(動議)提出和表決制度(另文詳述動議制度)。
  
  7.全國人代會的會期一般在10天至15天,全國人代會召開后,如果需要縮短或延長會期,由大會主席團提出意見,提交大會通過;臨時召集的全國人代會的會期長短不適用這一規定。
  
  8.全國人代會召開后,由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會議日程,日程中要安排有關專門委員會為履行職權而開會的時間,經主席團常務主席集體討論決定,可以對會議日程做必要調整。
  
  9.議案提出的截止日期應該提前,給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履行職權留出開會的時間。
  
  10.有選舉任務的人代會,用于討論、醞釀、提名候選人和選舉、投票的時間,不得少于兩天。根據需要,經主席團常務主席集體討論決定,可以做必要調整。
  
  11.每次全國人代會正式召開前舉行的預備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一天。根據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決定延長其時間。
  關于地方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地方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代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經過1/5以上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代會。地方各級人代會每屆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人大代表選舉完成后的兩個月內舉行。
  地方組織法是實體法,關于地方人大,只能主要規定其機構和職權等實體內容。會期制度是程序性的制度,地方組織法只能規定一些基本原則,不可能詳細規定。詳細的會期制度應由專門的法律或者地方性法規來規定。
  但是,地方組織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立法原意必須堅持,例如:
  地方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代會每屆第一次會議,由上屆本級人大常委會或者鄉鎮的上次人代會主席團召集。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代會由本級人大常委會召集。
  召集會議包括不包括決定會期,問題同全國人大一樣,應比照前述全國人代會的做法來做。 地方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代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地方組織法的立法原意是因為地方事務很復雜,有時會遇到緊急事務需要開兩次人代會,甚至開更多次人代會,加上縣級以上人代會都有間接選舉的任務,為了選舉,有時也會遇到需要召開人代會的情況。目前,絕大多數省(區、市)、市州、縣(區、市)人代會都是一年開一次,少數地方為了選舉事務在個別年份開兩次人代會。
  關于鄉鎮人代會,地方組織法未規定設立常設機構——常委會或常設主席團,但規定每年至少舉行一次人代會。其立法原意就是希望鄉鎮能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多開人代會,解決所遇到的重大問題。為了充分發揮鄉鎮人代會的作用,一些省(區、市)規定,鄉鎮人代會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或者規定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個別地方規定每個季度召開一次會議。這都是符合地方組織法的立法原意的。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多數鄉鎮一年開一次人代會,有些地方開兩次,少數地方開三四次。有的地方遇鄉鎮長變動時,召開臨時會議。對于鄉鎮人大多開會,以解決當地的重大問題,應該鼓勵鄉鎮進行有益的嘗試,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這是完全符合地方組織法的立法原意的。
  關于地方人代會開會的時間,過去,也存在全國人代會遇到的同樣問題,就是等本級政府拿出財政預決算、上一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數字、本年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從而拖后了會期。全國各地方的經濟轉上市場經濟體制后,這個問題基本解決了。現在,傳達上級人代會精神的工作,一般是上級人代會開完后,下級人大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的方式解決。這也為基層人代會提前召開創造了條件。
  因此,各地都不再等上一級人代會開完后再開下一級人代會。目前,大部分市州、縣(區、市)、鄉鎮的人代會都是在上級人代會召開前后不久、甚至同時召開的,而且,全國各級地方人代會基本上都在第一季度召開。
  只是要注意,召開人代會必須執行預算法的規定:省(區、市)、市州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本級人代會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本級預算草案的主要內容提交本級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根據本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決定提交本級人大常委會有關的工作委員會進行初步審查。縣(市、區)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本級人代會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本級預算草案的主要內容提交本級人大常委會進行初步審查。
  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代會每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但未規定鄉鎮人代會舉行預備會議。目前,各地鄉鎮人代會,大部分都先開預備會議,選舉本次會議主席團,通過會議議程、日程和其他準備事項。這已規定在各地有關的地方性法規中。
  地方人代會召開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各級人大代表也有不同意見,但實踐中,大部分省級人代會一般開5天至7天,市州人代會一般開4天至6天,縣級人代會一般開3天至5天,鄉鎮人代會一般開2天至4天。
  存在的問題是,有的地方,縣級人代會只開兩天,鄉鎮人代會只開一天。
  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代會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執行情況的報告,聽取和審查本級人大常委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鄉鎮人代會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文化事業和公共事業的建設計劃以及民政工作的實施計劃,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縣鄉人代會要聽取和審議這么多報告,只開一兩天會顯然太倉促,無法使人大代表真正行使職權,不利于人代會討論和決定問題。因此,有的地方性法規規定鄉鎮人代會會期一般不得少于2天。而縣級人代會的會期一般應不少于3天。
  地方各級人代會的會期已成慣例,從實踐的情況看,也是可行的,因此,應該用法律或地方性法規把它固定下來。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地方人代會的實踐經驗,比照全國人代會的會期制度和我們在本文前面的探討。對于地方各級人代會會期制度的改進方向和要點提出以下設想:
  
  1.地方各級人代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每年第一次人代會應在第一季度召開,應爭取在春節前舉行和結束。
  
  2.如果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常委會認為必要,或者1/5以上的人大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開同級人代會。
  
  3.地方每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代表選舉完成后的兩個月內舉行(會期提前后就意味著地方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必須在上一年的11月以前完
  
  4.人大常委會提出同級人代會會期的草案,并在人代會舉行的10天以前,將人代會預定日期通知同級人大代表;鄉鎮人大主席團提出同級人代會會期的方案,并在人代會舉行的7天以前,將人代會預定日期通知同級人大代表,由預備會議通過本次會議的會期;臨時召集的人代會不適用10天或7天通知人大代表的規定。
  
  5.地方人大代表按照選舉單位組成代表團。代表團在每次人代會舉行前,討論同級人大常委會或鄉鎮人大主席團提出的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
  
  6.地方人大每次人代會正式召開前舉行的預備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一天。同級人大常委會或鄉鎮人大主席團可以決定延長本級人代會預備會議召開的時間。
  
  7.地方各級人代會的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提請人代會的預備會議審議通過;同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或召集會議的鄉鎮人大主席團根據各代表團提出的意見,可以對議程草案、會期草案以及關于會議的其他準備事項提出調整意見。為此,應逐步建立完善的修正案(動議)提出和表決制度(另文詳述動議制度)。
  
  8.省級人代會的會期一般應為5天至7天,市州級人代會的會期一般應為4天至6天;縣級人代會的會期一般應為3天至5天,最短不得少于3天;鄉鎮人代會的會期一般應為2天至4天,最短不得少于2天;人代會召開后,如果需要縮短或延長會期,由主席團提出意見,提交大會通過;臨時召集的人代會的會期長短不適用這一規定。
  
  9.議案提出的截止日期應該提前,給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鄉鎮人大主席團履行職權留出開會和工作機構開展工作的時間。
  
  10.有選舉任務的人代會,用于討論、醞釀、提名候選人和選舉、投票的時間,不得少于兩天。根據需要,經主席團常務主席或鄉鎮人大主席團集體討論決定,可以做必要調整。
  
  11.縣級以上各級人代會召開后,由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會議日程,日程中要安排有關專門委員會或工作委員會履行職權而開會的時間。經主席團常務主席集體討論決定,可以對會議日程做必要調整。
  最后,關于改進全國人代會會期制度,有一個問題需要提示一下:
  全國人大常委會1999年通過的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在全國人代會舉行的一個半月前,將中央預算初步方案提交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由其對上一年預算執行情況和本年度中央預算草案的主要內容進行初步審查。1989年通過的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和1994年通過的預算法規定,全國人代會舉行前一個月,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計劃執行情況、國家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的主要內容,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匯報,由財經委員會進行初步審查。3個法律,一個是一個半月前,兩個是一個月前。如果全國人代會的會期提前到1月召開,初審的日期提前量就要縮短。這兩件事能否合并,以減少有關部門的工作量?如果能合并,就需要修改相關的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a级毛片免费播放|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流白浆视频|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久久福利网|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欧美a√在线|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网色|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午夜不卡福利|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亚洲嫩模喷白浆| 99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激情在线网|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性视频一区| a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a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一级不卡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香蕉久久|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视频黄|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黄色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日本www|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1级黄色毛片| 欧美久久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本欧美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