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管理是企事業單位的核心。但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存在預算編制不完整,內部控制不嚴密等問題,沒有充分發揮財務分析的有效監督作用,有必要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財務管理是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的一個完整的循環活動過程,具有涉及面廣、綜合程度強、靈敏度高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審計監督和單位自身不斷強化管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還是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
一、預算編制不完整
(一)預算外資金沒有納入預算管理體系,形成了體外循環,預算內資金與預算外資金相脫離,沒有統籌安排。預算外資金雖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但從實際情況看,沒有真正體現預算外資金是財政性資金。由于沒有形成真正的財政綜合預算,預算自然是預算內、外資金“兩張皮”。
(二)預算編制未形成系統化,預算編制透明度差,不便于管理和監督。預算編制對各項目未進行細劃,線條比較粗,預算資金用途不夠明確,公務經費與專項資金分類不清。
(三)未在部門建立預算體系。預算編制僅以單位為中心,在各部門之間未建立部門預算。有些部門雖有預算,但在執行中沒有落實到位,造成預算數和實際數相差較大。
二、缺乏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
(一)貨幣資金管理中不執行“崗位不相容”制度和現金管理制度。有些單位會計、出納不相容職責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脫節,單位對出納監督不夠,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積存現象存在。
(二)預算執行不到位,缺乏事中事后預算控制,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不能及時進行監督。有些單位對專項資金的使用計劃與執行脫節,甚至存在挪用、合用或截留現象。對于當年未使用完的資金,在預算外資金與專項資金之間進行調配使用,未達到專款專用的要求。
(三)未執行嚴格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一些單位物資和工程項目沒有通過政府采購和招標,自行采購公開透明也不夠,資產管理粗放,固定資產未執行專人負責,定期清查。不建立固定資產臺賬,責任人不落實,長期不清楚,存放地點也存在未知數,久而久之賬存物亡,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