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國家對社會生產領域中軍工產品的生產限制取消,其財務管理及成本核算面臨著新的挑戰。筆者通過對軍品生產單位的成本核算作了分析,希望對相關單位有所啟示。
和平、發展合作是時代潮流,但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臺海局勢還存在變數,要保持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防工業。軍工科研企事業單位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產的骨干力量,加強軍工科研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尤為重要。
一、軍工科研企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現狀
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軍工科研單位不但要完成特定的事業任務,還要為市場生產各種產品,按照市場規則參與市場競爭,按照市場價值規律運行。但是由于軍工科研單位與企業成本核算內容和方法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下面筆者先對目前我國軍工企事業單位報價及軍方的審價依據進行簡單介紹。
軍品生產單位目前的報價方式主要是:產品價格=(制造成本+期間費用)
×(1+5%),即實際成本加5%利潤的定價方法。其中,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軍品專項費用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對比以前計劃經濟時期完全不考慮利潤的做法,目前的定價機制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
軍方審查工作的費用依據是完全按照審價前一年度的實際支出情況,同時考慮部分調整項目進行確認的,因此報價單位前一年的有關費用支出數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保證軍方的審計認可度及產品價格,必然導致軍品生產單位增大審價前一年度的相關費用,導致產品報價與產品本身成本造成一定的失真。同時由于軍品產品研制與批生產階段撥款分離,無法將技術含量及無形資產部分量化到產品價格中,因此,其產品最后的定價也是根據制造成本考慮5%的利潤確定,而不根據市場供求和本身價值規律給予一定的利潤空間定價。
二、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發展趨勢
(一)非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參與與滲透
十六大報告關于“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競爭、評價、監督和激勵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的論述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國家相關部門已發出通知,允許非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產品的競爭,軍品生產單位面臨激烈的競爭,因此迫切要求完善各方面的管理。
近日由國務院批準的《關于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投資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投資體制改革是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件,是建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是軍隊武器裝備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創新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投資支持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是必要的,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也要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統籌協調,擴大開放,引入社會資金,加強投資監管,推動國防科技工業開放式發展,這是新時期國防科技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是中國50多年來首次專門針對國防科技工業投資體制進行的改革。國防科工委就實施《關于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投資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了部署。如,放寬社會資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