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孫大午集資案”為例進行分析,說明在現有的融資體系下,中小企業應根據本企業所在產業、所在發展階段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企業的融資模式。而且,既可以是一種模式,也可以是多種模式的有效組合。
一、案例簡介
2003年下半年,一起非法集資案引起了金融界、學術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民營企業家孫大午為了籌措企業發展和興辦義務教育所需資金,在無法獲得銀行正常貸款的情況下,以高于銀行利率、不收利息稅等手段,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累計達1.8億余元,被河北省徐水縣公安局逮捕;同年11月,被地方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緩刑4年,定于是日釋放。這起非法集資案不僅因為其典型性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而且暴露了我國金融業存在的諸多弊端,進一步說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融資問題亟待解決。
(一)艱難創業
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成立于1985年。那時,大午集團所在地是一片荒廢的果園,有一座廢棄的磚窯和數十個墳包,村里以每畝6元的價格招標,在沒人承包的情況下,孫大午的妻子劉惠茹承包了這塊叫做“憋悶疙瘩”的荒地,啟動資金只有2萬元。
(二)無可奈何的民間集資
企業要發展,最重要的是資金。此后多年中,孫大午年年申請貸款,年年落空。1993年,大午集團還是一家小型飼料廠,想投資100多萬元購買一套現代化的生產設備,求助于銀行,被拒。
1995年,孫大午申請50萬元貸款辦農民技校,還是沒有貸到。近20年來,大午集團只拿到過兩筆因為榮譽而特批的政府扶持性貸款。一次是1995年大午集團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最大的500家私營企業之一,河北省農業銀行貸給了250萬元;另一次是1996年孫大午被評為河北省“養雞狀元”,農行又一次貸給了180萬元。除此而外,想得到其他貸款就難上加難了。
2000年,孫大午想籌資1200萬元建設一個1000畝的葡萄園,需貸款600萬元,被拒。后來,大午集團與當地銀行完全斷絕了關系。萬般無奈中,孫大午在向律師咨詢后,轉而向公司職工和周圍農戶借款。但他沒有想到,律師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行為,卻讓他背上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
(三)無言的結局
2003年11月,孫大午被地方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緩刑4年,定于是日釋放。
二、案例分析
(一)大午集團集資案反映出的主要問題
1.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的發展瓶頸在于融資難,資金貧乏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通常難以獲取本身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特別是通過法律允許的渠道來獲取資金來源非常困難。
2.金融機構的金融工具匱乏
作為金融機構,在政策允許和風險控制的范圍內,需要創新金融產品及渠道來解決類似大午集團這樣的中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資金困境問題。
3.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欠缺
作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相關機構,在類似大午集團集資案這樣的典型案件所反映的問題中表現出來的是:相應有效政策及法規制定者這一角色的缺失和被動。
(二)“孫大午集資案”引發的啟示
1.“大午集團集資案”的企業內部啟示
從上述孫大午集資案的是非經過和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啟示:中小企業融資應該采用靈活的、多元化的融資策略。
對于大午集團來說,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可以采用靈活的融資模式,還可以同時采用多種融資模式。
(1)在創業初期,可以采取租賃融資的方式
在本案例中,1993年,大午集團還是一家小型飼料廠,想投資100多萬元購買一套現代化的生產設備,求助銀行,被拒。在這種情形下,大午集團需要資金,其實并不一定非要求助于銀行,可以通過租賃公司,采用租賃融資的融資方式獲得自己需求的設備,然后通過設備創造的財富返還租金,達到既融資又融物的目的。如果大午集團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假設),還可以利用風險投資,得到相應的資金,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
(2)在公司早期成長階段,可以通過信用擔保融資
在大午集團發展的早期成長階段以后,大午集團可以通過信用擔保融資。雖然銀行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意貸款給大午集團,但是如果大午集團走“曲線救國”道路,利用以信用作擔保的中介公司,應該可以達到融資的目的。
(3)在企業快速發展期,可以走直接融資的途徑解決資金問題
對于大午集團來說,當其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還可以采取直接融資的方式融資。在本案例中,2000年,孫大午想籌資1200萬元建設一個1000畝的葡萄園,需貸款600萬元。在這種情形下,大午公司其實可以選擇多種直接融資方式。
第一,可以通過“二板市場”直接融資。
在這種情形下,大午集團完全可以選擇“二板市場”直接融資。對于日益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二板市場的設立可以直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第二,可以通過“參股融資”直接融資。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而遭遇資金瓶頸時,企業的創辦者可以通過出讓自己的部分股份募集所需要的資金,換取更大的發展機會。
2.“孫大午集資案”的外部啟示
(1)從金融機構方面看
金融機構應該不斷創新和拓展新的金融融資途徑和渠道;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最有效的方式無疑是以中小金融機構貸款和企業自有資金為主,應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
(2)從政府及其政策方面看
對政府而言,當務之急就是疏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優先解決中小企業在直接融資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這是解決當前中小企業最突出的融資難題的一條事半功倍的辦法,而且見效較快。相對于別的國家來說,中國最缺的是大量面向中小企業的專業投資公司。這些專業投資公司能夠把老百姓手中的錢積聚起來,以專業的方式尋找好的中小企業,并把賺到的錢拿回來與投資者分享。國際經驗證明,大力發展面對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公司或基金,能較快、較大規模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因此,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是解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三、“孫大午集資案”對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選擇的思考與啟示
(一)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模式
企業的成長具有生命周期。一般而言,企業的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種子階段、創業階段、成長階段和發展階段。
中小企業無論是處于成長階段,還是處于成熟階段,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可選擇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向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不同來源資金的籌集難易程度、資金成本和風險也各不相同。
從中小企業各成長階段的融資策略來看,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不同、不同階段的風險不同、資金需求量及類型、市場開拓以及企業成長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不同,其融資的策略也不盡相同。有的階段以某種融資策略為主,有時綜合運用多種融資策略。因此,應按中小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融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選擇適合企業的融資模式。
(二)不同產業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從融資的角度看,中小企業可以分為制造產業型、服務業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區型等幾種類型。不同產業類型的中小企業風險不同、資金需求量及其類型等各不相同,其融資特點不同,對融資渠道和條件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應根據其產業的不同特點選擇相應的融資模式。
四、小結
不同產業中小企業的融資各有特點,相同產業的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和狀況的不同其融資方式也不同,而且同一企業在不同階段其融資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選擇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
對于融資模式的選擇,不應拘泥于一種或幾種融資模式,而應根據本企業所在產業、所在發展階段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企業的融資模式。可以是一種模式,也可以是多種模式的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