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讀書甚少,但卻善于思考,更喜歡觀察、歸納和尋找,為此常常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筆者最想告訴同學們的一句話是:“相信自我,堅定信心”。
距CPA考試的時間已經很短暫,為了讓同學們找到一條更好的走向成功的捷徑,筆者想對同學們說一些心里話,不管這些話是自己以往的成功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對于同學們來講并不重要,筆者所企盼的是同學們能從這些話語中感悟真諦,更希望同學們聽后能“撥云見日,柳暗花明”。下面就如何很好地調整心態,尋找自我、把握方法、適應環境、考前支招、答題謀略等方面談一談粗淺的看法,以供廣大同學借鑒和參考。
一、調整心態
所謂調整心態就是要做好思想上重視、精神上放松的心理調試,不能背著過重的包袱走進考場,更不能脫離現實,好高鶩遠,而應當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在筆者以前接觸過的一些考生中,有部分考生心理負擔過重,如有的考生講:“這次如果考不上,我將無法抬頭見人,也將無法面對現實。”假如你也有如此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你能盡快地從烏云密布的陰影中解脫出來,以一種“平衡、平靜、平常”的心理狀態,渡過這短暫而又漫長的非常時期。
二、尋找自我
在筆者接觸過的考生中,大部分考生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考生已經失去自我,走向誤區,更有甚者幾乎到了起早貪黑不睡覺的地步,但到頭來還是名落孫山,遠離成功。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考生沒有按規律辦事。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會計職稱與會計從業資格的考生,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記憶能力,而要想提高記憶能力,就必須要找出最佳記憶時間,因為每個人的最佳記憶時間是不相同的,有些人在清早,有些人在夜晚,而有些人恰恰在中午,同學們不妨測試一下,盡快確定自己看書記憶的最佳時間。
三、掌握方法
“有法則成,無法則亂”這句話道出了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運用一些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考場應試能力。常見的學習方法有:比擬法;圖示法;歸納法;分析法;比較法;公式法;體系法和勞逸結合法。
四、適應環境
考場中陌生的面孔、被動的角色、有限的時間、臨場經驗的不足以及知識擁有量的不夠,都使許多考生感到很不適應,所學知識難以得到正常的發揮。更有一些考生,在考場除了緊張就是恐懼,結果不是“無言以對”,就是“一片空白”。這種現象通常被叫做“考場不適綜合癥”。如何消除恐懼、保持平衡,以保證正常發揮,是眾多考生所關心的話題。根據自己在學生時代的考場經驗,筆者將消除考場不適應綜合癥的靈丹妙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穩定考場情緒(早到考場,不慌不亂);處好鄰里關系(遠親不如近鄰);學會表情語言(以贏得監考老師的理解和認可)以及力求兩性合一(原則性和靈活性相互統一)。希望同學們能慢慢領會其中真意,在考場中感受到天時、地利、人和所帶來的好處。
五、考前支招
第一招:學會運用概率。在一份標準化的試卷中,判斷題的正確答案為“×”的占60%-80%。也就是說一份有10道判斷題的試卷,如果已經將其中的六七道題劃上了“×”,余下的若沒把握,就劃“√”。
第二招:切忌畫蛇添足。對于計算題,問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計算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企盼老師能給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改卷老師不喜歡這類畫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第三招:別忘酌情猜測。在無法確定答案的情況下,請看清試題評分要求,如試題未注明要倒扣分數,即使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題目,考生也一定要猜測答題,因為答對的幾率有50%,切莫放過這種撿來的分數。
六、答題謀略
考生答題能否成功,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完全取決于考生的答題謀略(也就是答題籌劃)。答題謀略通常包括:合理分配答題時間(以求速度);認真選擇答題順序(先中間,后兩邊);熟練掌握答題步驟(做到有條不紊)以及力求重視答題效果(以便穩中求準)。在考場上,無論考題難易,答題目的都應當非常明確,即60分萬歲。此種答題法叫保守答題謀略。考生如果能采用此種謀略,應當說是成多敗少。
另外,考生能否答好計算分錄題和綜合題,是決定考生成敗的關鍵所在,下面就此類題的特點,談一談筆者的認識,以供同學們參考。考題中的計算分錄題和綜合題,有難有易,層次不一,容易的計算僅僅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方法與計算公式的應用,而較難的考題表現為一種方法的深入與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因此答好此類題必須建立在日常大量練習的基礎上,而不能臨陣磨槍。特別是對綜合題,一要認真審題,明確已知條件和答題要求; 二要掌握做題方法和程序;三要認真計算;四要詳細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