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的到來必然引起對人力資源的重視,人力資源會計也就成為公司會計的一個重要部分。針對目前我國理論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實務中的問題,筆者做了總結和思考,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以從客觀的角度來把握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質。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在企業中越來越重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型企業而言,最重要的資本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財務資本,而是人力資本或智力資本。人力資本拓展了傳統的資本概念,將企業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整合在一起。人力資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種以員工及其知識為基礎的資產”,即人力資產。
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是公司的重要資源,目前許多正規的國內外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部,聘請了專業的人力資源專家進行評估人才和策劃人才的引入機制。同時在管理會計方面,專設了人力資源會計,進行人力資源核算,并提出一些激勵人力資源的建議,比如員工持股計劃,經理股票期權制,關鍵技術人員的技術入股以及員工培訓計劃等方法,這些都是建立在人力資源產權基本特征及派生特征的基礎之上的管理策略。作為人力資源會計,它的基本職能就是為這些策略提供正確、可靠的信息,并不斷地完善,同時為社會宏觀調控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筆者就人力資源會計作為一種為社會及投資者提供信息的功能作一細致的闡述。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目標
(一)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人力資源決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
企業管理當局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考慮制定人力資源的發展戰略。在知識經濟環境下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必須依靠人力資源會計提供會計信息。
(二)向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制定正確的投資和信貸決策所需要的信息
企業投資者關注的不再是單一的財務資本信息,他們要求企業披露有關其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和知識產權等有利于保持企業長期戰略性競爭優勢的軟資產方面的信息。人力資源會計就是要提供包括人力資源信息在內的更完整的信息,以便于投資者和債權人全面地分析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財務資源三大資源的投資比例和投資效果。
(三)向政府主管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反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細胞,必須披露有關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為了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爭取社會公眾和企業職工對企業經營的有力支持,企業必須自覺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即企業在謀求其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同時,必須兼顧企業職工、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人力資源會計是反映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的一個主要信息來源。
二、計量方法
(一)人力資源成本會計
現行會計制度將人力資源支出一律計入當期損益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人力資源會計正是要改變這一做法,使會計信息更具真實性和相關性。實務中依據計價標準的不同,又可分為三類,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工資報酬折現法。
1.歷史成本法
一個企業為擁有或控制一項資產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使用、保障和離職等投入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人力資源成本計量的方法可以從人力資源原始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三方面具體分析。這些費用的資本化即為人力資源的歷史成本。在這種方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