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結合實際,介紹了幾種降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負的納稅籌劃方法。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包括平時按月發放的工資、數月獎金和全年一次性獎金。筆者就其中的月工資和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籌劃問題談一些看法。
按照稅法規定,個人所得中,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16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實行最低稅率為5%、最高稅率為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當你取得的收入達到某一檔次時,就要支付與該檔次稅率相適應的稅額,工資越高,要納的稅也就越多。因此,要降低稅負,可以通過周密的設計和安排,使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較低的稅率。
一、通過實行雙薪制降低稅負
根據國稅函[2002]629號文件的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指按國家規定,單位為其雇員多發1個月的工資)后,個人因此而取得的“雙薪”,應該單獨作為1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對“雙薪”所得原則上不再扣除必要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納稅。但是如果納稅人取得“雙薪”當月的工薪所得不足1600元的,應該以“雙薪”所得與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合并減除1600元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職工每月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的應納所得稅額具體計算如下:
應納稅額=(月工資薪金收入-1600)×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1:張三每月工薪收入5200元,扣除1600元后為3600元,應適用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為第三級,相對應的稅率是15%,速算扣除數為125。具體算式為:
(5200-1600)×15%-125=415元
張三在此收入水平下,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4980(415×12)元。但如果企業按照稅法規定對職工實行“雙薪制”,情況就會有所變化。
例2:張三每月工薪收入4800元,年終時另外取得一個月的工資4800元作為“雙薪”,全年收入水平不變。他的應納稅額計算如下:
每月應納稅額=(4800-1600)×15%-125=355元
“雙薪”應納稅額=4800×15%-125=595元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355×12+595)=4855元
可見,例2雖然全年發放的工資薪金總額與例1一樣,企業沒有增加工資支出,但實行雙薪制,比不實行雙薪制為職工節約了125元的稅款。“企業可以通過實行雙薪制,為職工節約稅款”,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一結論呢?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例3:張三每月工薪收入3600元。
企業不實行雙薪制時:
每月應納稅額=(3600-1600)×10%-25=175元
全年應納稅額=175×12=2100元
企業實行雙薪制時:(雙薪為3415.58=3600×12÷13)
每月應納稅額=(3323.08-1600)×10%-25=147.31元
“雙薪”應納稅額=3323.08×15%-125=373.46元
全年應納稅額=(147.31×12+373.46)=2141.18元
即實行雙薪制反而會使職工多繳41.18元的個人所得稅。那么每月的工資薪金多少時,實行雙薪制才能節約稅款呢?通過演算發現,3675元是一個轉折點(演算過程略),在每月的工資薪金為3675元時,無論是否實行雙薪制,全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款都是一樣的。當每月的工資薪金少于3675元時,實行雙薪制就不能起到節約稅款的作用,反而會使職工多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結論一:當職工每月的工資薪金超過3675元時,企業實行雙薪制,可以為職工節約稅款。
二、通過合理安排月工資、薪金及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發放,節約稅款
所謂年終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員工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員工發放的一次性資金。當然也包括我們俗稱的年終加薪以及實行年薪制和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