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安全合作、共同發展日益成為亞太地區共識。“四國同盟”不顧這一歷史趨勢,尋求以同盟體系主宰東亞安全秩序,其表現出的排他性必將加深其他國家的疑慮并導致對抗,最終結果只能是其本身成為區域內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8月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日本大力展開游說行動,積極謀求在亞太地區組建由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組成的新戰略對話機制“四國同盟”,并與美、澳、印三國舉行了局長級磋商。但令日本失望的是,澳大利亞和印度對此態度消極,美國的態度也很“謹慎”,連下一輪磋商的日期都未能敲定。這表明,日本的這一新構想在啟動伊始便已遭遇挫折。
針對中國意圖明顯
2006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的安倍晉三在其出版的新書《致美麗的祖國》中首先提出了“四國同盟”的戰略構想。安倍認為:“印度、澳大利亞都與日本擁有共同的普遍價值觀,崇尚自由與民主主義,尊重法制與基本人權。如果日、美、印、澳四國能從戰略角度協商如何努力合作、以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共同擁有這種普遍價值觀,那將是最理想的。日本有必要為此發揮主導作用。”就任首相后,安倍更是多次強調民主價值觀在日本對外政策中的作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