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一切為了香港明天更美好

7月1日上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并發表講話。他指出,中央政府關于香港大政方針的宗旨,就是為了香港好、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為了香港同胞好、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胡錦濤強調,10年來,我們在實踐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堅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第二,堅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第三,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是香港最重要的主題,也是廣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心愿。第四,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只要香港各界人士秉持講大局、講團結、講包容的社會共識,始終以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就一定能夠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共享發展成果。
普京:訪美,不因“龍蝦”嘴軟

7月1日至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美國進行訪問。布什在位于緬因州肯納邦克波特的父母家中用美味龍蝦招待了普京。此次“龍蝦峰會”,雙方就伊朗核問題、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等問題舉行會談。布什宣布兩人在伊朗核問題上達成“共同信息”,即反對伊朗核計劃,但有關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問題,普京仍認為沒有必要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系統。他建議,可以通過擴大歐洲反導系統和邀請北約參與,取代美國這一計劃,俄方為此愿意貢獻出位于俄南部地區的一座新建預警雷達站。此前6月初在八國集團峰會上,普京曾向布什提議,俄美共同使用阿塞拜疆加巴拉雷達站,以取代美國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但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表示,加巴拉雷達站可作為美國反導系統的補充,但美國將繼續推進原定計劃。
金正日:各方應落實起步階段行動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7月3日在平壤會見了正在這里正式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楊潔篪指出,9·19共同聲明和2·13共同文件應該得到全面落實,希望各方認真履行各自承諾,全面均衡落實起步行動,穩步推動六方會談進程向前發展。金正日表示,朝鮮半島局勢近來出現了一些緩和跡象,各方應落實起步階段行動。當天,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表示,朝鮮已同意讓國際核查人員前往檢查寧邊核設施的關閉情況。據悉,IAEA特別理事會準備于12至14日期間派遣六至八人抵達朝鮮進行相關的監督活動。
朝核問題近來似乎朝著和緩的方向發展。朝鮮6月中旬邀請IAEA工作代表團訪問朝鮮。6月25日,朝鮮宣稱,朝在澳門匯業銀行被凍結資金問題已得到解決,朝鮮開始履行會談達成的2·13共同文件。6月21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團團長、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訪問了朝鮮,并與朝方討論了在7月上旬舉行六方會談團長會談和8月初在菲律賓舉行東盟會議期間召開六方外長級會議的可行性。而且,對于朝鮮通知提供重油燃料的韓國和IAEA“在關閉寧邊核反應堆之前至少要先給朝鮮一些重油”的要求,美國已表示不會反對。但是,也有“異議”,那就是日本。對此,朝中社稱,從日本過去和現在的言行來看,日本是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不安定因素。
另據韓國通訊社報道說,如果朝核問題取得進展,美國國務卿賴斯年內可能訪問朝鮮。
“醫生幫”:襲擊英國,給布朗“下馬威”
英國首相布朗6月27日接任后,陸續發生三起汽車炸彈攻擊未遂案——6月29日,英國警方曾在倫敦市中心兩輛近距離停放的奔馳轎車內發現了大量的汽油、釘子和煤氣罐。倫敦的希斯羅機場隨即取消了大量前往美國的航班。30日,一輛燃燒著的汽車撞向英國格拉斯哥機場大樓前廳,車上的兩名嫌疑人當場被捕,其中一人被嚴重燒傷,所幸沒有造成其他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這是英國面臨2005年“七七倫敦地鐵爆炸案”以來最嚴峻的恐怖威脅。
據悉,在恐怖襲擊陰謀中,“醫務工作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被捕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中都是英國國家醫療保障系統醫院里的外國雇員。其中,有兩人是來自印度,其他嫌疑人則分別出生于伊拉克、約旦和沙特阿拉伯。事發后,英國內政部宣布,將國家安全警戒水平提升至最高級別——“危急”狀態。英國新首相布朗表示,倫敦不會屈服于“基地”組織制造的恐怖威脅,更“不允許任何人破壞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他表示,這些被捕的“醫生恐怖分子”都與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有聯系。但值得一提的是,布朗在聲明中絕口不提“伊斯蘭”或“穆斯林”恐怖分子,這與前任布萊爾不同。布朗還宣布,將組建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隨時應對恐怖威脅。有消息說,布朗即將與在野各黨商討加大反恐執法權限,諸如將現行的拘留28天延長至90天等。
馬利基:伊拉克武裝不要聽從駐伊美軍指揮
7月2日,伊拉克總理、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馬利基強調指出,沒有伊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批準,伊武裝力量不要聽從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命令。輿論認為,這是伊拉克政府成立以來第一次命令伊軍不要聽從駐伊美軍的指揮。馬利基還表示,“多國部隊必須對薩德爾城發生的事情作出解釋”。
所謂“薩德爾城事情”,是指1日以美軍為首的駐伊多國部隊在薩德爾城采取的一次軍事行動——駐伊美軍發言人說,在薩德爾采取的軍事行動是為了清剿“與伊朗有聯系的武裝分子”,26名武裝人員被打死,17人被逮捕。這位發言人還強調,受傷者是因為他們向美軍開火才被打傷,被打死的都是“恐怖分子”。但伊拉克警方和醫院方面卻說,被打死的基本是老百姓,而且都是在自己家中被打死的。輿論認為,如此草菅人命,在于惡化的伊拉克安全局勢使多國部隊成了驚弓之鳥——有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剛過去的6月份,是伊拉克戰爭以來“美軍最黑暗的時刻”,共有101名士兵死亡,但是,伊拉克人死得更多——大約有1227名平民、190名伊拉克警察和31名伊軍士兵死亡。
安倍:美國投放原子彈,日本至今不予原諒

7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任命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首相助理小池百合子為防衛大臣,以接替任因“原子彈言論風波”而辭職的久間章生。小池百合子也因此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防衛大臣。據悉,曾為著名美女主播的小池百合子立場右翼。2004年以來,她已經不止一次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
久間章生是6月30日因麗澤大學演講的話而致禍的。他說,“長崎遭美國原子彈襲擊后的確經歷了悲慘的災難,但是二戰由此而宣告結束,從這個方面想,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是‘無奈之舉’。而且美國投下原子彈有阻止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目的。”而且,久間表示不會在此事上記恨美國。此話一出,立刻招致日本輿論的強烈抨擊。盡管久間為之道歉,并對自己言論被曲解感到遺憾。但安倍首相還是申斥其要“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日本民主黨、共產黨、社民黨和國民新黨四個在野黨一致要求首相罷免久間。在野黨一致認為,久間的言論實際上是在允許使用核武器。民主黨干事長鳩山由紀夫甚至強調,“如不罷免久間,首相將與之同罪”。
久間的“原子彈言論風波”尚未平息,美國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特使羅伯特·約瑟夫(前副國務卿)3日表示,“我想幾乎所有歷史學家都同意,(美軍投放原子彈)結束了這場或許還將導致數百萬日本人喪生的戰爭”,重申美方認為投放原子彈是正當的。對此,日本官房長官鹽埼恭久表示,日本政府希望弄清美方本意。安倍首相表示,美國投放原子彈奪去了很多生命,很多受害者至今仍忍受著原子彈爆炸造成的后遺癥的折磨,日本不能原諒投放原子彈的心情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