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律師論壇
在銀川開幕
9月1日,第七屆中國律師論壇在寧夏銀川市召開。來自境內外的1200多位律師界及法學界人士匯聚一堂,研討中國律師業“構建和諧社會與律師使命”。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構建和諧社會與律師使命”。兩天會期中,專家學者和律師代表以演講、分論壇和專題辯論的形式,圍繞和諧、發展、公益、事務、管理五個方面的內容深入探討。
人民檢察史展覽
正式開展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史展覽于9月5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正式開展。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賈春旺為人民檢察史展覽揭幕,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張耕發表講話,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邱學強主持揭幕典禮,副檢察長胡克惠、趙虹、王振川、朱孝清、姜建初,中紀委駐高檢院紀檢組組長石生龍,檢委會專職委員戴玉忠,以及高檢院機關各內設機構、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揭幕典禮,并參觀了人民檢察史展覽。
展覽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以照片和實物展示了70多年來人民檢察制度的創建、探索、曲折、重建的發展歷程,突出展示了恢復重建后的近30年間,檢察機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積極貢獻。
新刑法典標志
刑事法制現代化
9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在“紀念新刑法典頒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指出,1997年的新刑法典在我國刑法發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它標志著我國刑事法制的現代化。
朱孝清指出,新刑法典在我國刑法發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如果說1979年刑法適應了我國由亂到治的需要,標志著國家走向法制的話,那么,1997年刑法則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與1979年刑法相比,1997年刑法不僅僅是條文和罪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對人類刑法文明成果的吸納和刑法理念的更新,它標志著我國刑事法制的現代化。
“紀念新刑法典頒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舉辦。與會專家對新刑法典頒布施行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對我國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全國檢察機關技術部門
首屆心理測試培訓班舉行
全國檢察機關技術部門首屆心理測試培訓班9月12日在洛陽舉辦,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00余名學員將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
這個培訓班是為了貫徹《人民檢察院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和《人民檢察院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根據檢察機關心理測試技術人員資格管理須經高檢院統一組織的培訓考試等程序要求而舉辦的。培訓班將系統地組織學習心理測試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介紹有關案例應用以及交流經驗。經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將獲得合格證,作為確認心理測試技術資格的必備條件。
第三屆中國—東盟
法律合作論壇開幕
第三屆“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9月13日在重慶開幕,中國法學會會長韓杼濱、重慶市市長王鴻舉分別致辭。來自中國和東盟10國的政界、工商界、司法界、法學界的120余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重慶市檢察院代理檢察長余敏應邀出席。
此次論壇分別展開三個專題的討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法律問題、中國與東盟各國法律制度之比較和中國—東盟各國在法律實務領域的合作。
高檢院制定
機關文明禮儀公約
最高人民檢察院9月中旬出臺《高檢院機關文明禮儀公約》,號召高檢院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全體人員共同遵守,為全國檢察機關作出表率,以實際行動貫徹全國檢察機關加強作風建設研討班暨檢察長座談會精神,提升機關干警的文明素養,共同建設和諧機關。
《公約》規范了出入高檢院機關、接待群眾、文明用語、儀容儀表、辦公禮節和環境衛生等十種基本行為規范。高檢院機關有關負責人指出,這些行為規范對于提高干警素養、規范機關秩序和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另據了解,為大力宣傳《公約》,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氛圍,高檢院機關還開設了精神文明網,及時報道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情況,推動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
我國10年立法188件
自從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正式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來,中國治國依據之“法”得到不斷完善。統計表明,10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188件法律,通過了82件法律解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
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在9月14日舉行的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10周年座談會上介紹的。據了解,根據近年來我國社會變革中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一批事關經濟發展全局,關系不同社會群體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使多年的難題得以解決。
此外,近年來,我國還先后修改了義務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制定了勞動合同法等法律。通過不斷完善社會領域立法,加大了對社會中處于弱勢地位社會群體的權利保護,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積極促進社會和諧。
據了解,為了使法律能夠客觀和公正,我國每一部立法除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外,有的法律還通過舉行立法聽證會,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等方式,傾聽社會不同群體的意見和建議。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首次列入考試
為期兩天的第六次國家司法考試15日在全國統一開考,國家司法考試首次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列為考題。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臺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納入國家司法考試的內容。4月,司法部修改《國家司法考試大綱》,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納入了國家司法考試的重要內容。
國際學者研討
證據理論與科學
“證據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9月15日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發來賀信,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張耕等出席開幕式。
肖揚在賀信中說,建立完善的證據制度,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深入開展證據科學研究,促進證據法學和法庭科學的緊密結合,將對證據理論的發展和證據制度的改革作出貢獻。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認為,要確保司法公正,必須構建完善的證據規則體系。我國現行證據制度條文粗疏,還沒有形成一個較完整的邏輯體系,對于證據問題的認識和研究應當不斷深化。
此次研討會為期兩天,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以及北京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學者和司法部、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門的100余人參加研討。
第十二屆國際檢察官
聯合會年會暨會員大會
在港開幕
為期4天的第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大會17日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此次會議的主題是“與各方的聯系:責任承擔、具透明度和獨立自主”,會議將著重探討檢察官與社會各個層面的關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政府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約100個司法管轄區的450名首席檢察官、司法部長、總檢察官及檢察官出席了開幕儀式。
檢察機關五年反腐
為國家挽回損失217億
從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了解到,自2003年至2007年7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處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36570件157569人,其中5萬元以上大案82162件,查處縣處級以上干部11557人,其中地廳級干部791人、省部級以上干部32人。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17.76億余元。
據介紹,2006年中央部署治理商業賄賂行動以來,檢察機關積極參與這項斗爭。全國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突出工作重點,突出民生關懷,大力查辦發生在工程建設、醫藥購銷等重點領域、行業的商業賄賂犯罪案件;國家公務員利用行政審批權、執法權索取、收受賄賂的案件;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等。
2006年至今年7月,高檢院對65件重大典型商業賄賂案件掛牌督辦;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涉及國家工作人員商業賄賂犯罪案件16691件,查處處級以上干部2224人,其中廳級以上干部156人,涉案總金額23億余元。
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
首屆年會開幕
自訴訟法學研究會去年在杭州“分家”后,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9月21日在蘭州召開了首屆年會。年會主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刑事訴訟法修改”。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戴玉忠出席會議。他在大會發言中認為,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修改刑事訴訟法律制度,但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修改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就是要堅持憲法原則。他指出,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是由其憲法地位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的法律監督職能、法律監督的程序和方式是法定的。
來自全國各高校、有關司法實務部門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年會。與會人員圍繞“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與原則”、“構建和諧社會與完善刑事訴訟制度”、“死刑案件程序的完善”、“刑事證據規則的構建”等分議題進行分組討論。
我國將推進
社會保險法立法進程
勞動保障部部長田成平9月22日表示,社會保險法立法時機已經成熟,當前要進一步推進社會保險法立法進程。
田成平在中國社會保障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社會保險等重要法律還未制定,社會保障實際工作中缺少法律依據或可依據的法律層次不夠。經過多年探索,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將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的時機已經成熟。
刑事訴訟法研究專家透露
刑訴法修改
可能以修正案形式出現
“刑事訴訟法修改可能以修正案的形式出現。”刑事訴訟法研究會2007年年會上,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卞建林透露說,“原定今年10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對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審議可能也要推遲”。
卞建林表示,大幅度修改刑事訴訟法法典立法成本很大,而以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則立法成本較低。在年會上,一些學者對以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刑事訴訟法表示“不滿足”,他們認為,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不同,刑法的修改一般只涉及個別具體罪名,而刑事訴訟法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修改一處,可能就需要很多相關程序均作出相應改變。但也有學者表示,從國情出發,從穩定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地修改刑事訴訟法可能更切合實際。
胡克惠強調:
為女檢察官成長搭建平臺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中國女檢察官協會會長胡克惠24日在中國女檢察官協會三屆二次理事會上透露,全國有7名女檢察官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她要求各級女檢協要在各級院黨組的領導下,為女檢察官的成長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團結帶領姐妹們自強不息、追求上進。
胡克惠說,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今年在《關于女檢察官發展狀況調查情況通報》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要更多地關心女檢察人員,特別是女檢察官的工作、學習和健康,照顧她們的特點,更好地支持女檢察人員、女檢察官在檢察事業發展和維護司法公正、社會和諧中發揮作用。這一批示體現了高檢院黨組對全國女檢察人員,特別是女檢察官的關心、愛護和對女檢察官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賈春旺會見
英國檢察長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國首席大檢察官賈春旺9月24日會見了英國檢察長肯?麥克唐納一行。
賈春旺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對肯?麥克唐納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說,近年來隨著中英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兩國檢察機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中英兩國檢察制度雖然不盡相同,但兩國檢察機關的交流與合作為各自檢察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對肯?麥克唐納先生對兩國檢察機關的交流合作的支持表示贊賞。他表示相信,英國檢察代表團的這次到訪,將使中英兩國檢察機關的交流與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英國檢察長肯?麥克唐納對賈春旺檢察長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說,作為檢察長,這是他第三次來到中國,每次都受到了中方的熱情接待。他認為中英法律界的密切合作有益于促進相互的工作。他說,英方高度重視與中國檢察機關的合作與交流,希望這項工作今后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
構建和諧檢察機關
應做好“七個統一”
9月25日至26日,檢察機關“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法律監督能力建設,構建和諧機關”理論研討會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機關黨委書記張常韌在會上強調,黨的先進性建設和法律監督能力建設,是檢察機關黨建工作的永恒主題,各級檢察院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體檢察人員,指導檢察工作實踐,使檢察機關黨的建設、隊伍建設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全國人大法律委主任委員楊景宇稱
我國不存在“行政壟斷”
我國不存在所謂“行政壟斷”的問題,“行政壟斷”的提法是不科學、不準確的。29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學習貫徹反壟斷法視頻報告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這樣說。
楊景宇在作反壟斷法學習輔導報告時特別強調,反壟斷法意義上的壟斷是經營者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一種行為。行政機關并不是經營者,也不從事經營活動,因此,不存在所謂“行政壟斷”的問題。
楊景宇說,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是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有些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突出的表現是實行地區封鎖。對此,反壟斷法專設了“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一章。
據悉,明年8月1日反壟斷法實施時,“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等一些必不可少的配套規定將及時出臺,與反壟斷法同步實施。
1103名處以上干部
涉商業賄賂被查處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振川9月29日在中央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1月至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商業賄賂犯罪案件8040件,與去年同比上升近20%,涉案總金額10.3億余元。其中,大案5328件,涉及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1103人,涉及國家公務員2181人。
物權法等一批新法
10月1日起實施
《物權法》等一批新法律法規將從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批新法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人們的權利從此將更有保障,生活也將更加方便。
《物權法》的制定實施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它首次明確了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物權法》分5編19章247條,內容覆蓋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不動產登記到居民住宅的停車位、電梯、水電管線的歸屬和維護,為百姓生活提供安全的保障。
此外,《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范》、《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等一批新法規也將于10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