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牙疼隱藏著致命危險,匪夷所思的牙疼讓患者輾轉求醫。患者高燒不退,痛不欲生,下頜頸部腫脹,膿液難以清除,被緊急送往河南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口腔科專家緊急會診,詳細診斷,小小牙疼引發了一場牽連頸部和胸腔的大手術。
患者楊某是駐馬店某藥廠的工人,據他愛人楊女士說,他平時有吃糖的嗜好,牙齒本來就不好,又不注意口腔衛生,因此經常牙疼。
2007年5月下旬,楊某突然覺得右側下頜智齒疼得厲害,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他整夜睡不著覺,口腔腫脹,連吃東西都十分困難,著實感受到了牙疼的錐心刺骨。他平時極少生病,幾年都沒去過醫院,感冒發燒扛一扛就過去了,看來這次牙疼沒有那么簡單。
他開始吃藥,一連5天口服螺旋霉素片等消炎藥,疼痛一點也沒有減輕,病痛把他的身體折磨垮了。5月25日,他拖著病痛的身子在家人陪同下慌忙到廠里衛生所輸液,一連5天,高燒不退,牙疼也不見一絲好轉,半邊臉腫脹,連嘴都張不開,無法進食。疼痛難忍的時候,他痛苦得在病床上翻滾,用頭撞墻,這些舉動讓家人恐懼。他們連忙把楊某送進市里的醫院進行治療。醫生說,牙齒感染,頜下膿腫,立即為他進行膿腫切開引流沖洗并抗感染治療。5日之后,楊某體溫居高不下,并出現頸部腫脹、胸痛不適,病情不斷惡化。情況緊急,他們在當地醫院的幫助下,將患者緊急轉院治療。
經急診CT等檢查,患者被診斷為下行性壞死性縱膈炎(DNM)。胸外科醫師說,如果不及時治療,下行感染得不到控制和逆轉,將會導致多臟器衰竭,危及生命。
患者入院次日,經胸外科與口腔科醫生會診,完善必要檢查后,醫護人員為患者實施急診手術。手術采用胸腔鏡行上、下縱膈膿腫切開引流,并安放上、中、下三根胸管,以保證術后引流通暢,徹底清除膿液并用大量沖洗液沖洗膿腔。
一場漫長而復雜的手術結束后,楊某內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至正常,狀況逐漸好轉,目前正在穩步恢復中。
醫師說,下行性壞死性縱膈炎(DNM)病源最常見的是第一或第三磨牙感染導致的咽喉頸部膿腫。如果不加以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將會導致不可控制的敗血癥和致死的暴發性感染。
大多數牙源性感染是多種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厭氧菌一般是需氧菌的10倍。這些混合菌群的協同作用促進感染的侵襲性和毒性。感染具有快速性、進展性和致死性,是多菌種協同的劇毒感染,一些微生物具有劇毒因子使病程具有暴發性。感染擴散快,導致細菌性休克、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DNM早期常表現為牙源性感染,大多可以進行根管治療、拔牙或其他牙周治療而消除。早期癥狀為發熱、疼痛,如果感染持續發展成膿腫,還會出現面部腫痛。當磨牙膿腫破潰后下頜區域可能受侵,口部疼痛,吞咽困難,流涎,舌和口底水腫,此時仍可通過治療牙齒而消除。當感染進入頸部,患者頸部腫脹,難以轉動,顱神經麻痹等,如果感染沿氣管前間隙、內臟后間隙蔓延,造成嚴重胸內感染,到達縱膈,則會影響全身各系統,導致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發熱、白細胞增多等,危及生命。對于那些存在疾病隱患的患者來說,保護牙齒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DNM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時診斷,經常是頸部感染引流后出現敗血癥時才被明確診斷。文獻報道,DNM死亡率達40%,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據《家庭醫學》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