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比較容易得痔瘡,但很多得了痔瘡的準媽媽,卻不愿用藥治療,理由是害怕用藥導致流產等意外發生。其實,治療痔瘡的藥物種類較多且用法各異,并非都是孕婦“禁忌”。
當孕婦患痔瘡出現出血癥狀時,可使用含有復方角菜酸酯成分的栓劑,直接放入肛門。該成分是海洋生物提取物,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如果是肛門感染引起膿腫,可用十味金黃膏直接涂在膿腫處,它的主要成分為中藥黃連、黃柏、大黃等。
如果肛門處形成了裂口、創面,則可使用促進創面愈合的藻酸鈣敷料,一天敷兩次即可。使用上述藥物時,除了復方角菜酸酯,其他的藥只能涂抹于痔瘡表面等肛門外皮膚,而不能直接放入肛門中。
對于常用的痔瘡膏,孕婦則要謹慎使用。因為痔瘡膏由麝香、牛黃、珍珠等藥物組成。其中,麝香有活血散結、止痛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麝香還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孕婦使用后容易發生流產或早產。因此,孕婦選用痔瘡膏時,最好不要選用含麝香成分的。此外,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擅自用藥,以免引發意外。
據《醫藥星期三》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