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今年剛滿40歲,一年多來她總是感覺到膝蓋痛,走平路時還沒有多大感覺,上下樓梯時就會感覺特別痛。用手掌按壓髕骨的時候,膝蓋骨下竟然出現沙沙的摩擦音。在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髕骨軟化癥。
據河南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孫永強教授介紹說,髕骨即是我們常說的膝蓋骨,髕骨軟化癥是髕骨的軟骨損傷引起的退行性變化。人體關節的活動,有動力系統也有靜力系統。骨骼是靜力系統,就像杠桿;肌肉是動力系統,就像拉動杠桿活動的繩索。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靜力系統是上端的股骨和下端的脛骨,動力系統主要是覆蓋在股骨前方的股四頭肌,髕骨位于股骨和脛骨組成的膝關節的前方,它就像安裝在井邊的轆轤一樣,自身受到各個方向的力,起到改變股四頭肌力線和加強股四頭肌強度的作用。髕骨和股四頭肌是結合在一起的,隨股四頭肌的收縮而活動,就會不斷摩擦膝關節面。
由于膝關節過度疲勞或反復的半蹲位工作或扭傷、長期摩擦,髕骨軟骨面受到磨損、剝脫、缺損,導致髕骨軟骨面骨質裸露,從而引起髕骨軟化的一系列癥狀。該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常自覺膝痛或膝疲軟無力,以上下樓梯最為明顯,尤以下樓最困難。休息后癥狀消失,活動則加重。
孫永強教授說,由于髕骨軟化癥是一種損傷性退行性疾病,應避免能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各種活動,如半蹲位工作、打低位太極拳、滑冰、滑雪及老年健身園里的蹬腿鍛煉等。做好預防的同時也應進行適當鍛煉,以直腿上抬鍛煉為主,即將膝關節盡量伸直,停6~10秒鐘,蹬得發酸時然后慢慢放松,每天可做50次;游泳是一項對關節有保護作用的運動項目,可以經常參加;避免負重的膝關節屈伸活動,如上下樓或爬山運動;大小便時采用坐便;女性患者要少穿高跟鞋。
該院骨病科郭會卿副教授說,患了髕骨軟化癥后,患者宜多食黑豆、核桃仁、動物脆骨、蹄筋等,疼痛期不宜食用辣椒、芥末、胡椒粉等刺激性食物。可用蟾酥、丁香、細辛、雪上一枝蒿各等份,粉碎為末,醋調敷患膝,5天更換一次,4次為一療程,或用粗鹽500克熱敷膝蓋處。
據《中國中醫藥報》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