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時,72歲的高大爺突然感到心口劇痛,疼痛向肩部蔓延,隨即大汗淋漓,經檢查,高大爺是突發(fā)心肌梗死,經搶救,病情才漸趨平穩(wěn)。近些天,醫(yī)院心、腦血管病房病人比平時多了許多。
高溫天氣惹禍端
人們通常都以為冬季氣溫低,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其實在一年四個季節(jié)中,有兩個心腦血管患病的高峰季,一個是氣溫在0℃以下的隆冬,一個是氣溫在33℃以上的盛夏。據臨床研究證實,當氣溫超過33℃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很大影響。
雖然夏日氣溫高,人的血壓會降低,但由于血流速度加快,一般是冬季的3~5倍,人的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所以夏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特別是天氣持續(xù)潮濕、悶熱時,心腦血管病人就會明顯增多。就拿腦溢血來說,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蒸發(fā)掉的汗液使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就會出現(xiàn)血凝現(xiàn)象,血管容易堵塞,甚至導致血管破裂。同時在高溫環(huán)境里,人的情緒容易激動和緊張,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這樣就更容易引發(fā)腦溢血。
夏季空氣濕度高,經常出現(xiàn)“桑拿天”,濕悶的空氣中,水含量增加,氧含量下降,心腦血管病人難以忍受缺氧狀態(tài),也很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天氣燥熱,晝長夜短,人們休息不好,這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的誘因之一。
勞逸結合避危險
大部分的心腦血管疾病都發(fā)生在上午9時到10時,因為一天當中,這個時間段人的血壓最高,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時刻,因此這個時間盡量少出門。
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在清晨鍛煉身體,因為這時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和血糖較高,大量活動易加重心臟負擔,鍛煉身體可在傍晚暑熱消退后。
夏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臨床證明,午休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一個好方法,吃過飯半小時后,有30分鐘的午睡,就能使心肌梗死的發(fā)病和死亡危險減少30%。
心境平和多喝水
夏季氣溫高,體液消耗過多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又一個重要原因。體液消耗多使血液流速減緩,造成血壓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或腦中風、心肌梗死等,甚至因失水過多,引起體內酸堿不平衡造成中毒,這些都能危及生命。因此,別等口渴才喝水,要適時補充水分,就是夜里也應在床頭放杯涼開水,以便隨時飲用。
同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夏季要多吃些清淡食物,保持平和的心境,盡量少考慮繁雜、涉及眾多人際關系的煩心事,以免情緒緊張,誘發(fā)疾病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心慌、氣短、頭暈、頭疼、半身麻木、頻頻打哈欠等癥狀,不要掉以輕心,這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先兆,應及時就醫(yī)。
據《東方今報》
編輯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