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包裝盒不僅標注著使用方法,還羅列了詳細的不良反應。可就是這不良反應,卻難住了不少患者,甚至造成中途停藥。
比如,常用的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其說明書中有一條描述是藥品可“致突變、致畸形、致癌”,看著就讓人背后發涼。速效感冒片、百服寧、撲熱息痛等感冒藥的說明書中,對不良反應的描述則是:可出現幻覺、精神紊亂,偶有語言含糊不清等。
看完說明書,這些不良反應著實讓人害怕,這藥到底該吃不該吃?
對此,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藥劑科谷青藥劑師解釋說:“每種藥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其發生率只有萬分之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藥品不良反應、禁忌證越多,說明對這種藥的認識越徹底,臨床運用的范圍較為廣泛,相對來說這類藥品應是安全、可靠的。”
因此,患者不要因為懼怕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就排斥使用某種藥,或隨意停藥。患者看病或者買藥物時,應清楚自己的病史、過敏反應等,并嚴格遵照醫囑服用。
據《健康時報》
編輯 / 趙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