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武林外傳》播火了,大家都熟悉了核心人物老板娘“佟湘玉”的飾演者閆妮。其實,在演佟湘玉這個角色之前,閆妮還參與拍攝了《健康快車》這個情景喜劇,她在劇中扮演一個需要大段大段給人講解醫學知識的護士,所以,對于健康,閆妮自然有話要說!
健康處方一:
管住自己的“口”
閆妮拍完《健康快車》這個情景喜劇后,成了半個健康專家。因為她在劇中飾演一個護士,一些健康知識就被她當臺詞背熟了,而且那個劇中的臺詞量還相當大!拍攝《健康快車》給閆妮最大的感觸是“病從口入”,所以她說要想少得病,就得管住自己的口,不亂吃,要吃就吃純天然純綠色的。綠色的觀念在閆妮的腦海里根深蒂固,她說自己采購時要選綠色食品,吃的時候要選綠色食品,而且不僅要求內容要綠色,外表最好也是綠色的。
管住自己的口,閆妮說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她從“病從口入”引申到“煩從口出”。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而要心理健康也要管住自己的口!她說一般情況下,人們都覺得有什么煩惱,有什么痛苦,只要一股腦兒倒出來就輕松了,甚至可以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傾吐。其實她發現,每當她拍戲累得看滿大街的房子不是房子、樹也不是樹,滿腹的牢騷逮誰跟誰說時,發泄完了再看大街,房子更不是房子,樹更不是樹,一句話,更煩!于是她總結:說出你的煩惱,只會把一點不快變成一堆不快。當你絮絮叨叨給別人述說你的“不幸”的時候,實際上你是在放大自己的不快,你越是說得多越是覺得自己真的不幸,可能就會把原本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給強化了。
所以閆妮提倡想把“垃圾”倒給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先忍一忍,事后可能會慶幸,壞心情既沒有“污染”別人,也留住了自己的隱私。在閆妮看來,自己對自己的危機干預才是最有效的。就像得胃病,吐出去不見得痊愈,自己能夠正常消化才算健康。
健康處方二:
讓自己真的傻
《武林外傳》火了,閆妮演完這部情景喜劇后,得出的另一個與健康沾邊的結論就是“傻”真好,“傻人有傻福”,“傻人最健康”!給觀眾帶來樂子的喜劇角色,看上去似乎都很傻,可就是這傻乎乎的勁兒,卻是制造健康的最佳元素,因為健康來自快樂,而幽默制造快樂!
只要不拍戲,閆妮一天到晚就讓自己傻乎乎地想高興的事,挖空心思地想高興的事,就是半小時后有一頓蘭州拉面等著她,她也能高興三十分鐘。頂著一頭睡得左右支棱的頭發就出來見人,穿著睡衣就捧著飯盒進了餐廳,等等,對閆妮來說都是平常事。弄得她給人的感覺成了個一天到晚都能“哈哈哈哈”的傻女子。不過,閆妮倒覺得這沒什么,反倒覺得“傻”是自己的健康資本。
閆妮平時最愛做的傻事是用“三換”來換好心情,換衣服、換臉、換發型。然后當她目標不明確地穿梭于商場、美容院,傻乎乎毫無主見地讓別人裝扮自己,看到自己有時候不惜把自己打扮得怪里怪氣時,她心情會快活不少,而且壓力也不知不覺跑光了。
健康處方三:
強迫自己“規律”
都說毫無規律是一種簡單,沒有規矩不要約束,但在閆妮看來,真正的簡單卻是一種“規律”,按部就班反而簡單了。而且有些規律是必須遵循的,不能老是跟規律擰著干,那樣身體不能“遵循自然”可能要咽下自己種的苦果,所以她經常“強迫”自己規律起來。
做演員的生活是難以規律的,往往是不分晝夜,忽冷忽熱、忽星星忽太陽、饑一頓飽一頓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不拍戲,閆妮就不知所措,該睡覺的時候肚子餓了,想吃飯的時候半夜三更了,想和朋友聊天別人正是工作時間,想購物商場打烊了……好像什么都亂了套。于是她就強制性地叫自己規律,經常想想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狀態,甚至遙想到自己在媽媽身邊做女兒時的按部就班。比如早起早睡,黎明即起看看早間新聞,迎著朝陽揮舞幾下手腳,她覺得一天都有知識有精神。比如按時就餐,就是一個人吃飯她也四菜一湯地認真對待,甚至在操刀時都要有模有樣地“扮”上,弄得自己像個等級廚師。
這個“規律”不僅體現在日常作息,還讓她延伸到做人的態度上。比如要聽話。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有些中規中矩的人生道理,平時總是難免過耳就忘,閑暇時她就認認真真地從思想深處翻檢出來學習。她說,如果說規律的生活益身,那么規律地做人就是益心益性的,遵循好的人生規律,就能得到健康和快樂。所以她時不時就拿什么“珍惜今天”、“寬容待人”、“學會遺忘”、“臉上有了笑容,就容易讓別人接近你;心里有了笑容,就容易接近別人”等等教育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由著性子找不痛快。她覺得人的不開心就像火苗,不想辦法熄滅,就可能燒著自己也燒著別人。
據《今日健康》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