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放著一張妹妹從貴陽寄來的母親近照,照片上的母親很開心,看得出來,母親和我離開老家時一樣的開朗、健康,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心里很是欣慰。
我的母親名叫鄒德修,現已102歲了,年輕時在遂寧老家過著艱苦的生活,而父親長年在外為全家人的生計奔忙,家中的一切雜務都落在了母親的肩上,因此留下了許多病根,以致耳朵失聰,雙目幾近失明,但她仍然活得充實而愉快。老人現在的生活還能自理,記憶力還可以,家中老老少少的名字都記得一清二楚,還常常詢問他們的情況。母親很節儉,平時省吃儉用,她不僅這樣要求自己,還常以此教育后代。母親很愛干凈,平時總是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此外,老人性情開朗,對人和氣。母親之所以長壽,除了她自己的身體條件外,兒女的孝順也是重要的因素。
我們一共兄妹六人,三人居住在貴陽老家,我和另外兩個姊妹都在成都生活。我們遠在成都的子女,在老人過生日時都回家看望,向母親祝壽,陪陪母親。長年照顧母親的,就只有在貴陽居住的兩個弟弟和妹妹了。母親和二弟居住在一起,晨昏他們都照顧母親,每日煮中午和晚上兩頓飯;小妹每天早上都從家里過來給母親煮早飯,母親每天都能吃到新鮮可口的飯菜。有子女陪伴照顧,不感到寂寞,心情也很愉快。小妹常常幫母親洗衣服、被子,時時注意她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帶她求醫問藥。三弟隔天帶著好吃的食品,來看母親,陪她吃晚飯,給她吸氧。
母親有這么多兒女陪伴照顧她的飲食起居,和她說話,心情自然很舒暢。這種親人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愛,讓母親盡享天倫之樂,這才是母親健康長壽的原因。我們做子女的應該盡我們對父母的孝心,為養育我們的父母撐起長壽的天空,要像當年父母辛勤養育我們一樣地照顧他們。據《長壽》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