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樂活”了嗎
■每天堅持瑜伽、普拉提或者太極拳這樣健康自然溫和的輕慢運動。
■不抽煙,也盡量不吸二手煙。
■注重自我修養,學習,善待他人。
■盡量選擇食用有機食品和健康食品。
■不亂扔垃圾,看到別人扔垃圾,也會撿到垃圾桶里。實行垃圾分類回收。
■親近大自然,選擇環保并且自由的“有機旅行”方式,不破壞環境,自覺保護生態。
■電腦、電視等電器不使用時關閉電源。
■舊物捐贈,將自己多余或無用的物品捐贈給福利組織。
■向家人、朋友推薦對環境無害的產品,例如環保汽車。
■隨身攜帶環保筷,呼吁少砍樹。
■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者步行,減少廢氣污染。
■節約用水,一水多用。
■積極和他人分享樂活生活。
阿蒙最近買了一輛電動環保車,他在車的顯著位置噴上幾個醒目大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愛護我們的環境。”阿蒙就是典型的樂活一族。如今,像阿蒙一樣的“樂活族”已經不在少數。繼“奔奔族”(社會壓力大、熱愛玩樂卻玩命工作的族群)、“SOHO一族”(網絡時代的個體戶)、“K客”(推崇想象力加行動力的一群)幾類當代族群后,倡導健康新生活的“樂活一族”正浮出水面,并逐漸被社會關注。
樂活新趨勢
所謂樂活,就是在消費時,會考慮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對生態環境的責任心。事實上,這是一個西方傳來的新興生活形態族群。
“平時,我會注意吃什么、如何吃,不吃高鹽、高油、高糖的食品;我會經常運動、適度休息、平衡飲食,不把健康的責任交給醫生;我會注重自我、終生學習、靈性修養并關懷他人;我會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廢氣污染;我不抽煙、拒吸二手煙,支持無煙環境的政策;我會減少制造垃圾,也實行垃圾分類與回收;我會試著使用對環境友善的化學產品,例如使用環保清潔劑;我會向家人、朋友推薦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例如環保汽車;我會隨身攜帶環保筷,貢獻己力,少砍一棵樹。”阿蒙說。如果你具備這些要素,那么,你也是“樂活”一族。
不僅如此,在注重自身生活環保的同時,“樂活族”還會致力于地球的環保。目前,很多城市有類似于“環保志愿者”推行環保的組織,他們樂此不疲,既認真呵護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還努力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宣揚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讓更多的人去重新思考生活和重新審視時尚。
全新的生活態度
“雖然我還沒有偉大到要拯救地球,但是我也希望并且努力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態。”阿蒙開玩笑道,從某種程度上說,“樂活一族是物質滿足之后的反思”。
換言之,樂活并不是高尚階級才能擁有的,一個貧窮的人也可以有貴族一樣的生活姿態,健康快樂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的沈立博士也表示,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符合“樂活”的特點。“‘樂活’是西方后工業或后現代潮流與中國傳統的天然生產與生活方式的交會融合。”魯迅的話似乎印證了這一點:我之所謂生存,并不是茍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并不是放縱。
更新主張
“樂活族”的出現,應該會讓崇尚過度消費的“月光族”和“新貧族”感到汗顏。因為前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經濟。
在我們周圍,漸漸地出現了一些手工制作的雜貨店,其強調的是“非大量制作”、“多樣性”和“環保”。據一位小店主說:“我們不是單純在賣產品,而是在經營人與人之間日常生活的情感。”在身心靈成長課程中,一些人要花錢去聽“如何處理憤怒”課程。課堂外,強調身心靈音樂的CD攤位也爭取不少訂單,而練習瑜伽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樂活族”的時尚人士每個周末進行一次農家樂生態旅游,并觸到商機,專門組團往返于農場,為“樂活”會員組合包括蔬果、肉類、豆腐等“綠色食品百寶箱”,甚至外銷到海外。
“其實無論選擇哪一種‘樂活’生活方式,首先必須對生活抱著‘樂活’態度,有一個環保的心態,能用心去體會與營造自己的‘樂活’境界,這才是‘樂活’的核心。”阿蒙說,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樂活族”,就必須對生活有正面、積極的想法,遇到挫折能夠樂觀面對,在任何時候都知道“對生活自信,對別人關心”;否則,無論多么支持環保,自身卻無法“環保”,怎能“樂活”?
“樂活族”情結
健康
生理健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有機產品,即我們常說的“綠色食品”。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通過有氧運動原則來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它指的是每分鐘心跳130次以上、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當我們持續這樣的運動時,體內會分泌大量的腦內啡,讓我們感覺非常快樂、舒服。另一種方式是間歇性的運動,例如快跑5分鐘、再慢跑5分鐘。這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類似,像我們平常上班要遲到就快跑,但進辦公室一屁股坐下來就兩個小時不動。
心理健康:親密關系——與家人、另一半的關系。這跟你現在有多少交往的對象沒有關系,而是跟你未來能不能長久經營一段感情有關系。
社交關系——與朋友間的互動。這跟你有多少張名片、手機里有多少號碼沒關系。而是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找個人聊聊,多少人是你有把握只要你撥電話,他就能放下手邊的事聽你說。
與工作的關系——跟你賺多少錢、管多少人沒關系,只跟一個問題有關系,就是你有多少樂趣在工作中。衡量的標準就是:今天你如果中了頭彩,那么周一你還會去工作嗎?還有就是:遇到心理障礙有必要的話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經濟
過去,一般人對可持續經濟的看法是,要環保,勢必會增加成本,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但是,現在的環保車卻成為最時尚的潮流,這樣一來,銷路就變得非常好。好萊塢明星布萊德?彼特已不再開他原來的豪華轎車,改開油電混合車……
另類醫療
另類醫療的興起,代表個人愿意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而不只是讓醫生決策。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療方法如針灸、按摩、氣功、催眠、香熏、音樂、灌腸已被主流醫學接受。大家也比以前更關心健康問題,并更積極地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
個人發展
如何把自己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樂活族”更關注的是自我實現,并且遵從適可而止的生活態度。而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課程,吸引著許多成功的女企業家和有一定經濟能力的白領的關注。
生態生活
生態旅游作為綠色旅游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在當今壓力巨大的社會,生態生活必然成為“樂活族”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既融入大自然,又促進當地經濟持續發展,何樂而不為!
我們還可以如此理解“樂活族”:這群人是樂觀、包容的,透過消費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實踐,不僅做好事(Do good)支持環保,心情也好(Feel good),個人也真正健康、有活力(Look good)。
據《健康新視野》
編輯 / 張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