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以“省得浪費”、“反正就剩一點了”等為借口,吃掉盤子里的最后一點食物呢?盡管你已經飽了。
作為美國康奈爾大學食品與商標實驗室的主任,布萊恩博士近日在他的新書《不動腦筋的飲食》中就提出:為什么我們吃到的東西總比我們需要的多?研究發現,一些細小的因素是引誘你沖動進食的罪魁禍首,如:電影院爆米花桶的大小,餐廳燈光的亮度,甚至是參加聚餐的人數。久而久之,每次多吃的一口食物就會變成你身上的脂肪。你不能指望身體會發送信號(就像肚子疼那樣)讓你停止暴食,畢竟每天多攝入200或300卡路里并不會讓你的身體感到不適——它只會讓你變胖,僅此而已。因此,如果你可以在進餐時抑制沖動,戰勝這些誘惑,繼續保持細嚼慢咽,并學會避開下面這些陷阱,那么,不用節食和運動,一年也能輕松減掉5公斤!
陷阱一: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進餐
你所鐘愛的那些食物極有可能是讓你長成水桶腰的元兇。薩姆休斯敦州立大學的約翰?卡斯特羅教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你與另外一個人一起進餐時,你會比自己單獨進餐多吃大約44%的東西。如果是和12個人吃飯,大約會多吃76%。因為當你全神貫注交談時,你會忘記自己到底吃了幾個豬肉卷。
坐在一個吃飯很快的人旁邊,你也會不自覺地加快速度——吃得更多。吃飽了的信號從胃里傳送到大腦大約需要20分鐘的時間,所以當你繼續狼吞虎咽的時候,很有可能已經吃飽了。
有時良好的習慣也是罪魁禍首。等著其他人用餐結束后一塊兒離開餐桌,這樣你就很容易拿起第二片面包或是甜點——盡管你已經飽了。
解決方法:如果可能的話,與一位吃飯速度比較慢的人鄰座以保持你自己的進食節奏;留一些食物在盤子里,別人就不會再勸你吃更多的東西了;吃自助餐時,在餐桌旁幫大家遞東西,而不要坐在位子上等別人給你遞過來一大盤食物,這樣你可以自己決定拿多少食物。
陷阱二:大的容器和盤子
在超市見到自己喜歡的食品總買最大包裝的,看電影也是買最大號的棒棒糖,這些都是省錢的好辦法,但也是健康殺手。專家們在芝加哥的一家影院調查發現:在一定時間段內,買大桶爆米花的人數是77個,占試驗總人數的53%,多于買中號桶的74人;另一個調查則發現,用大號盤子盛通心粉,會讓人比平時多吃20%~25%。
慎重挑選你的容器:盤子或碗的尺寸越大,你裝的食物也就越多,吃的也就越多。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進行的一項試驗證實:志愿者們用35盎司的碗盛出的冰激凌,比用17盎司的碗盛的多1/ 3。
解決方法:當你外出吃飯時,選擇低熱量的開胃菜,分一部分主菜給你的同伴。你也可以只要半份主菜(部分餐廳會提供這項服務)。
如果服務員不能精確地把握分量,可以要求在菜品端出來前分一半在外帶的盒子里。如果你在家里吃飯,把晚餐放在普通的沙拉盤子里(直徑7~9英寸),而不要放在傳統的12英寸大盤子里。
陷阱三:昏暗的光線,快節奏的音樂
昏暗的光線可以削弱自我控制能力,讓你放松對自己進食量的關注。它同時會讓你在餐桌附近長時間徘徊,時間越長,你吃的甜品就越多。許多餐廳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借用暗淡的燭光能夠使你多要一份甜品或者一杯紅酒。
有時候,背景音樂也是一個問題。例如在快餐店里,他們希望你能在短時間內吃完飯然后離開,于是他們播放的音樂速度一般為每分鐘120~130拍。其中的道理就是:快節奏的音樂會使你的進食速度加快,同時你也會吃得更多。
解決方法:不管你是享用圣誕晚餐還是簡單的晚餐,調亮燈光,放一支輕松的曲子。
陷阱四:電視
你停留在電視前的時間越多,就越容易長胖。在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時,你會陷在故事情節之中,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究竟吃了多少東西。一項有73個志愿者參加的試驗顯示:人們看一個小時電視吃掉的東西,要比看半個小時的電視吃掉的多28%。
解決方法:如果你打算在電視前消磨掉大量時間,那就在手邊放一小份食物——芹菜、胡蘿卜、水果或是沒有黃油的爆米花。只吃這些東西,這就是防止你事后后悔的良方。
據《生命時報》
編輯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