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衍鯤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
今年70歲的他,祖籍山東,1955年參軍去了云南,1958年復員后考上大學。畢業后,傅衍鯤回到山東聊城,當了一名高中語文老師,直到退休。
本該頤養天年之時,傅衍鯤卻選擇了另一條驚心動魄的道路:
深入金三角毒區臥底11年,與緬甸邊境上大大小小十多個軍閥司令“稱兄道弟”,向禁毒部門提交了數百件真實可靠的毒情報告……
“鋌而走險”
老人說,臥底是個提著腦袋闖天下的活。10年前,老人來“金三角”做臥底時已經快60歲了。早年傅衍鯤就在云南邊疆當過兵,因此有很多戰友和朋友在中緬邊境,這為他進入“金三角”活動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當傅衍鯤真正來到“金三角”的時候,他發現,受毒品危害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甚至全世界都在受著毒品的危害。此時,禁毒在這個老兵的心中上升為一個公民的責任。
深入虎穴
為了取得毒梟司令們的信任,傅衍鯤時常去毒梟家中做客,很快與各大軍閥毒梟稱兄道弟。
1993年夏初,他和當時的公安部緝毒處以及云南省有關部門建立了聯系。緝毒處領導曾提出經費補助問題,被傅衍鯤一口回絕了。性格剛直的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向毒梟宣戰。
自此傅衍鯤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曾是大毒梟昆沙的座上客;曾在果敢毒梟楊茂良家中長期“閑居”,傅衍鯤逐漸摸清了他們的底細,為國家禁毒機關繪制了“金三角”地區毒品加工廠的分布詳圖。
傅衍鯤拖著年老多病的身體,跑遍了“金三角”的角角落落。十年之間,歷險無數,向禁毒機關提供了數百件翔實的情報。
打掉“內地金三角”
1995年,傅衍鯤一度住在毒品重災區云南省鎮康縣城內,租了戰友馬某的飯店。飯店樓下有一家河南人開的饅頭房,每天都有大量的河南人來此吃住,或者過路歇腳。傅衍鯤的家鄉——聊城鄰近河南,說話也類似河南口音,加上相距不遠,便被他們認作老鄉。時間長了傅衍鯤熟識了其中的一些人,逐漸從他們口中了解到,這些人全是農民,大都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地區和緊鄰安徽省阜陽地區的臨泉。此三縣的位置呈三角形,有不少人經營毒品,被人戲稱“中國內地的金三角”。當地毒梟以每人3000元的價格,雇傭農民身體藏毒。
傅衍鯤在搜集到大量材料之后,及時上報公安部。同年,公安部組織了毒品清剿大會戰,這gFfZR3QwQSBtZPeva5wPYA==個跨兩省三縣的大毒瘤被一舉鏟除。
販毒的秘密
1996年,傅衍鯤經朋友推薦到了佤邦的大毒梟鮑友祥那里,被安排在一個姓丁的司令手下。
丁司令很快就安排給他一個生死攸關的任務:和丁司令的親信西村到南部去接一批制毒藥劑。傅衍鯤認為這是一個深入了解制毒過程的好機會,便欣然前往,與西村一起到了緬甸北部的茵萊湖。
誰知西村背叛了丁司令,還要殺傅衍鯤滅口。他提出與傅衍鯤一起到湖中小島上參觀,途中,他故意將小船弄翻,把傅衍鯤丟下水,自己溜掉了。他以為四周是水,即使傅衍鯤當時沒被淹死,時間長了也必死無疑。
擅長游泳的傅衍鯤悄悄摸到一堆水草下躲避起來,冰冷刺骨的湖水凍得他牙齒直打顫,妻子、孩子、家鄉……很多事一古腦地襲來,他的腦子亂了:難道我真的要死在這里?
求生的欲望讓他鼓足最后一點力氣,游到附近一個只有十幾平方米大的小島上,小島上有很多人家割下來的蘆葦,他用凍得直哆嗦的手拿起蘆葦綁在一起,綁了很多把,然后做成筏子,直到天亮才浮上岸。幾個路過的和尚發現他時,他已經奄奄一息。
2004年12月,仍隱藏在緬甸的傅衍鯤有事要去北京,提出讓曾經救過他一命的聊城老鄉小黑跟著去。但毒梟不同意,想把小黑留在那里當人質。臨走前,傅衍鯤囑咐小黑:少喝酒,少說話,莫貪色,等他回來。
小黑答應了。在他離開后,毒梟們對小黑酒色相加,終于把他拉下水,從他口中套出了傅衍鯤的一些秘密。也是命不該絕,當傅衍鯤辦完事要回緬甸時,一名在毒梟手下工作的廚師過境來買肉,恰好在海關遇到了他。廚師很緊張地告訴他說:傅先生,你不能回去了,你回去就沒命了。傅衍鯤后來才知道,毒梟已經在院子里搭起席棚,架起長案,打算用最殘忍的辦法對付他——凌割,一片一片地割下他身上的肉……
得到消息的傅衍鯤立即掉頭往回走。
2004年12月31日,在請示公安部后,傅衍鯤離開“金三角”,回到祖國。
(舒 紅摘自《南京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