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這里陣列一下,國內經管類圖書這些年來是如何忽悠人的,我在網上搜了一百多本書,90%以上“來自”美國的大師們:
其中關于“戰略”的有:
《紅海戰略》、《藍海戰略》《與藍海戰略之比較》、《藍海戰略本土化實踐-24個開創新市場的成功故事》、《競爭戰略(波特競爭三部曲之一)》、《積極思考的力量》、《戰略中心型組織》;
關于某種“力量”的有:
《職業化團隊:基業長青的源動力》、《卓越背后的力量:玫琳凱公司9大領導要訣》、《積極思考的力量》、《中層執行力訓練》、《影響力》、《營銷想象力》、《談話的力量》、《自驅力》、《即戰力》、《習慣的力量:》;
關于“世界”的有:
《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車”和“橄欖樹”的視角》、《世界是平的嗎?》、《華為的世界》、《無國界的世界》;
關于“領導”或“管理”的有:
《管人的真理》、《德魯克管理思想精要》、《沉靜領導》、《有效領導力》、《中道管理:M理論及其應用》、《硬派管理》;
關于如何“贏”的:
《贏利模式贏天下》、《贏之道:杰克.韋爾奇的4E領導藝術》、《步步為羸:高效突破創業7關》、《輸贏》、《贏在影響力》、《贏(杰克·韋爾奇)》、《大公司CEO最有效的盈利技巧》;
關于“溝通”的:《說服:全球頂尖企業的商務溝通之道》、《有效溝通:管理者的溝通藝術》、《3分鐘完成溝通:高效實用的69種技巧》;
關于“博弈”的:
《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人人博弈論》;
關于“卓越”的:
《把信送給加西亞:一種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追求卓越的激情》、《紅軍精神:從優秀員工到卓越團隊的行為準則》;
關于“創新”的: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偉大的企業如何持續創新》、《讓思想沖破牢籠:一堂震撼人心的創新思維課》;
老板和員工都希望對方看看的:《26個策略留住核心員工》、《激發員工24策略》、《你在為誰工作》、《你是哪種人》、《記住你是誰:15位哈佛教授震撼心靈的人生故事》、《別做正常的傻瓜》、《細節決定成敗》、《比知識還多(CoRT思維技能訓練)》、《責任第一:在美國西點軍校脫胎換骨》、《早上10點之前完成工作》、《做最好的自己》、《忙要忙到點子上》、《老板是怎樣煉成的》、《咖啡:一種從容和諧的職場智慧》;
關于“組織”的:
《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國人為什么組織不起來》;
甚至,還有直接關于如何“忽悠”的:
《忽悠-營銷人都是故事大王》!
以上只是列舉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已經看到足可令人精神分裂的效果了,很多書雖然名稱撼人耳目,其實內容大同小異。更多的書你看了書名和目錄,就知道你從中所獲得的東西,整本書不會告訴我們更多。
但是沒有一本不是“大有來頭”和顯赫背景,至少在宣傳文字中是這么寫。
戰略、力量、世界、管理、組織、贏、溝通、博弈、卓越、偉大、創新、策略、成敗、智慧、震撼、激發、修煉……忽悠!
這些積極向上的詞匯,構筑了一個擬人化的,來自中國工商群體的精神地圖——它是貪婪的、吵鬧的、充滿控制幻想和虛火上升的,幾乎每個毛孔都滲透著來自美國的欲望和垃圾。
出版界牢牢抓住屬于自己的盈利空間,在工商階層最荒蕪的精神世界和最渴望出現奇跡的地方狠狠地揮動自己的十字鎬。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它們正在支援外來商業文化的侵襲,而不是相反——引導中國工商界建立自己的商業傳統與文化體系。
這就是為什么“忽悠”這個詞匯會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它就像一個暴發戶,因為有了錢,幾乎沒有什么不是它得不到的,它在瘋狂流行中終于淹沒了其他的詞匯,以至于當我們在討論“全球化”這個詞匯時,也像是在議論一個謠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是這樣的表達:
我又出去忽悠了一圈!
我又被忽悠了!
你真是個大忽悠!
他這人很能忽悠!
這次可被忽悠慘了!
別聽他們忽悠了!
就是這樣,這個世界正在發狂,正在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