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曹啟泰
本期嘉賓
李奧貝納中國區策略總監 沈柏屏
《華聲在線》總編輯孫虹鋼
上海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副總監陳雯欣
劉邦相:
十四年前的情人節
小倩,還記得14年前為了約會你,我跑到外面給你打電話的事情嗎?當時我們在同一個辦公室,我前后左右都有人,所以我只能偷偷溜到外面的空位子上給你打電話。
2月14號,我想利用這個時間來約你,結果你竟然很爽快地答應了,我很意外,因為前幾次都被你拒絕。我們當時在臺北市東區的一個酒吧,是你喜歡的酒吧,我們坐在一個靠柱子的位置,還記得當天你蠻高興,可是你知道嗎,為了準備那天跟你約會,我把腦子里面知道的笑話全部抖了出來。
只記得你笑得很開心,可是真不記得我講了什么。雖然說我現在的記憶體cpu是8286,可是真的,那天還是讓我記憶深刻。
十四年后的情人節
在這今天值得紀念的日子,很抱歉因為我工作要出差,不能跟你一起共度情人節,我只能借這個節目,麻煩主持人,幫我將禮物轉達給你,希望你會喜歡,最后祝你情人節快樂!
李倩玲,群邑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1981年考入臺灣文藻外語學院,1990年獲得伊利諾依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1990年到1997年加入臺灣智威湯遜任媒介策劃,1997年到2002年加入臺灣最大的媒體公司,傳立媒體,2003年擔任傳立華東及華南區董事總經理,2003年升任傳立中國區首席執行官,2005年出任群邑中國首席執行官,2006年李倩玲榮獲中國經濟女性人物杰出成就獎。
目前,群邑在中國的客戶超過100家,2002年購買量超過80億,群邑以其專業的市場表現,已成為中國實力最強大的媒介代理集團。

喂奶時有放威士忌的沖動
主持人:在情人節來上節目的老板很特別,她是一位女老板,情人節當天把她的愛跟我們一塊來分享。
沈柏屏:我聽過她的名字,聽過這個人,以前傳立只是一個公司,她的出現讓傳立有了一個明確的符號和面孔。
孫虹鋼:像她這么優秀的女人,按我們的話說,她居然不是剩女。
陳雯欣:我認識倩玲很長時間,倩玲是天秤座,工作和家庭她卻能平衡好。她的個性非常豪爽,很和藹讓人如沐春風,其實她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她千杯不醉,而且一定要威士忌。
主持人:酒量是練的還是天生的?
李倩玲:我覺得是天生的,因為我是山東人,我父親很會喝酒,所以我小時候爸爸用一根筷子蘸一蘸,一口一口喂我。
主持人:你也這樣教你女兒喝酒?
李倩玲:沒有,不過喂她喝奶的時候有一點沖動,想要放一點點威士忌在里面。
主持人:談談女兒。
李倩玲:有一天她回家說,媽媽我的牙齒搖得很厲害怎么辦,我就拿衛生紙抓著她的牙,嘣的一聲拔了出來。通常孩子嘣出來會哭的,結果她說看看,牙掉了真好,這是我第一次徒手拔牙。
主持人:勇敢的媽媽,不對,應該是勇敢的女兒,真是遺傳了你的個性。聽說生女兒的前一天你還在上班?
李倩玲:真的,工作做到最后一天。我女兒是4月15號凌晨1點21分出世的,我始終做到4月14號的晚上7點半下班,回家吃飯,洗完澡9點鐘開始陣痛,然后隔天的1點21分生下女兒。
主持人:然后聽說你還約了一個客戶3點在床邊見?
李倩玲:對,因為那個客戶要來送奶粉。
主持人:我想先問雯欣,你跟倩玲是什么關系?
陳雯欣:最早我們在臺灣認識的時候,我是她的客戶。
主持人:從客戶的角度,你怎么看這一切?
陳雯欣:我們兩個人工作都非常忙碌,所以我們常常用MSN聯系,女兒的照片她放在MSN上,其實女兒永遠是她心里面最重要的那個人,所以這點讓人很感動。
沈柏屏:人家講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你怎么看。
李倩玲:她這個年紀之前,可能還是比較黏媽媽。
孫虹鋼:你閨女心里面怕你嗎?
李倩玲:因為經常出差,所以回到家我就全心全意照顧女兒,對她的一舉一動非常清楚。
我這一輩子都是女追男的那種
主持人:你女兒的笑很像你,她一定有你的遺傳,你從你媽媽那得到了什么呢?
李倩玲:我媽媽個性非常開朗,她對我們的教育是很開明的,她會鼓勵我們女孩子爬樹,然后在院子里面玩所有男孩子會玩的,她并不覺得女孩子就要玩芭比娃娃。
主持人:李倩玲是非常坦然又直率的人,她把她珍藏的記事本很放心地交給節目組,里面有別人送給她的卡片、字條、情書。我念一小段,因為這是她父母親給她的惟一一張圣誕卡,當李倩玲在留學的時候寄給她的:倩,這是你爸爸出的點子,要寄賀卡給你,是不是很驚奇?考試考完了成績如何,應該不會很差。然后,有人要請你買兩藍色的筆寄來給他,他已經用完一包了。他是誰?
李倩玲:我弟弟。
主持人:你弟弟,對了,大老遠寄了一張圣誕卡叫你買兩包筆。
李倩玲:對,真正的目的是這個,但這是爸爸媽媽惟一的一張卡片。
主持人:你很喜歡留存記憶,所以你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你跟你老公怎么認識的?
李倩玲:我們是在智威湯遜一起工作時認識的,我們都屬于內銷型,就是銷不出去的內銷在公司里面,我這一輩子都是女追男的那種。
主持人:什么叫做我這一輩子都是女追男,你就一次。
李倩玲:不止。
孫虹鋼:我們特別關心你是怎么樣把他追到手的。

李倩玲:是這樣,我們同在智威湯遜工作,當時他是新進來的同事,我看到他氣質還不錯,就跟他講你還不錯等等,可是那時候是女有意郎無情,后來我說好吧,既然無情就算了。后來他來我們媒體部門上了一堂培訓課,我講課,他覺得我這個人爆發力很大,所以就開始對我有興趣了。2月14號情人節他打電話給我,他說晚上有沒有空出去吃個飯,想想好吧。這一吃就覺得這個人個性真的非常的好,很有趣,很風趣。就這樣,2月14號第一次約會,12月1號就結婚了。
主持人:當年定情的情人節紀念日,而你答應來上節目,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
李倩玲:這是一種博愛的心態。
主持人:你剛完整的回憶,這個里面有沒有任何加油添醋?
陳雯欣:蠻一致的,跟她七八年前告訴我的故事是完全一樣。
女性領導人身段很靈活
主持人:三年,完成了職場華麗的三級跳。舞臺上能跳,人生里能跳,職場里能跳,到底你憑的是什么?
李倩玲:我是2002年來中國傳立上海的,我2004年為什么升官,而2005年為什么升官,是因為通過兩年跟我同事的努力,我們整個營業額達到并超過了大概6個億美金,將近50億人民幣,那一年是我們第一年超過我們的對手實力媒體,它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然后第二個就是,我來到公司之后,在管理的制度上面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說我們建立自己的網站,成立了福利委員會,幫大家舉辦所有的Party、員工旅游等等。
主持人:讓工作變得好玩,讓大家愿意留下?
李倩玲:對對對。
主持人:這里面留得最久的就是你自己,你在這個公司里留了多久?
李倩玲:我前前后后17年,都在同一個公司同一個集團。
沈柏屏:現在傳立員工的流動大概是多少?
李倩玲:我們其實最大的兩個部門就是我們所謂的業務部,策劃跟購買的部門。所以策劃跟購買部門的流動率大概20%。
沈柏屏:假如你不站在CEO的角度來看,在這17年過程當中你肯定有不干了,走人這種想法?
李倩玲:一定會有。我跟所有的人都一樣,每隔兩年會覺得我好像在重復做同樣的東西,但我覺得這個集團好的是它每兩年大概就可以給我一個新的挑戰。
沈柏屏:你當時來是領導叫你來的,還是?
李倩玲:我自己要求來的。2001年12月的時候,我看到整個臺灣的廣告界很成熟了,我希望有一個新的挑戰,看到我們上海傳立董事總經理的位置一直沒有補上人,所以我就找我亞太區的老板,我說你會不會愿意考慮我?我12月找他談,2月底就正式宣布我要調來上海,然后4月底就全家搬到上海來。那個時候我在這個集團已經待了12年。
主持人:積累。
李倩玲:對,我跟這個老板工作非常久,他對我了解,知道我的長處在什么地方,我看到的是中國大陸的機會,然后因為我在臺灣分公司做總經理已經有了一些成績,所以讓他對我有信心。
陳雯欣:你2002年從臺灣來到大陸,全然陌生的一個環境,你可能遇到一些同事或者很難處理的客戶嗎?
李倩玲:其實我遇到過一個很大的危機,一個大客戶幾乎要跟掉了,因為對我們的服務不滿意。后來我找到客戶,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聽他談,事后客戶告訴我,他第一次看到媒介公司的領導坐到客戶旁邊愿意傾聽的,所以他沒有任何一點防御的心,或是要去抗辯等等。
我不喜歡女強人這個字眼,因為在某些時候你不能夠用強硬的態度去處理事情。我覺得女性領導人她有那個身段,她可以放得下。有時候她可以像姐姐一樣的聆聽,有時候像媽媽一樣的擁抱,有時候又可以像妹妹一樣的撒嬌,我覺得這就是身段很靈活的地方。
主持人:很方便,對不對?
李倩玲:對,方便但是不隨便。
希望變成一個整體傳播公司
主持人:你今天站在中國區CEO的位置,為所有的朋友介紹一下,到底媒體代理集團是什么概念,做什么服務?
李倩玲:簡單地講,對消費者,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對適當的人去播適當的廣告,讓你感動,這是我們做的工作。
沈柏屏:現在很多媒介購買都開始形成了,都開始在不同的集團下面自己組合起來,那有的人就講狼來了,因為從中國人角度來看,都是狼來了把這個媒介都瓜分了,但有的人也講是個鯰魚效應,使這個系統活起來,你是怎么看這個事情?
李倩玲:我客觀來看,國際性的公司來到中國,取決于它的態度,你的態度是不是要在中國扎根,你的態度是不是要利用你在國外的一些長處來規范這個產業,如果你是這樣的態度,那決定了你所有后面該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來這邊想要賺錢,只是為了想要賺錢,很短視的這樣一個態度的時候,我覺得那樣的態度在中國是不會成功的。
陳雯欣:現在有很多大型的公司,它們走向國際化的過程,還是愿意選擇本土的廣告代理或者媒體代理,因為好溝通。傳立是一個洋公司,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怎么打破這個隔閡,爭取到更多的客戶?
李倩玲:我覺得不管什么公司來到這邊,你入境就要隨俗,來這邊了解這邊客戶的需求。其實我們也有國內的客戶,像聯想,它其實就是一個典型,中國培養起來的企業要走出國門,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協助它,你走出國門的時候,你面對那些外面的狼,你該怎么辦,我們知道怎么樣處理這些狼的狀況,所以我們的結合就非常好。
孫虹鋼:我們老百姓聽到廣告二字就說,廣告等于忽悠,忽悠等于騙,騙等于沒有公益心,沒有公益心等于缺乏社會責任感。你覺得廣告人和騙子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李倩玲:我覺得廣告人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哪里,我找到可以回答你需求的產品,來跟你做推銷。
孫虹鋼:騙子也一樣。由名人代言的產品發生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層出不窮,當事情出現后,這些公司都說是廣告公司安排的。那廣告公司在其中是不是起到了推波助瀾,助紂為虐的作用?
李倩玲: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告公司跟媒介公司其實也是受害者,因為沒有一個客戶跟你做產品解說。他會告訴我他產品好的地方,它的優點,那我們看到這個優點,我們看到有消費者需求,所以我們把這兩個東西連接在一起,但當你出了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只能背黑鍋,但是我們講態度決定一切,這個時候你就要快刀斬亂麻,這種客戶我以后沒有辦法接,因為他要求我去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情。
沈柏屏:這個行業總是廣告主、媒介、媒介代理,像三角戀愛一樣,有時候會糾纏不清。現在媒介這邊更亂,媒體多了三角關系就更亂了。特別趁著新的媒體出來之后,人家不要第三者代理在那,我們倆直接談吧,你看到了危機嗎?
主持人:怎么處理?
李倩玲:我們跟別的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我們掌握消費者整個心態的改變,消費者心理的層面,他在媒介使用的習慣,如果你單純只是從技術面來做的話,其實很容易被取代。所以我們走在我們廣告組的前面去了解消費者,怎么樣把這個策略轉換成對我的客戶有幫助的策略,這是我們最強項的地方。
沈柏屏:你這個能力賣給客戶的話,它付給你多少錢,你的利潤率有多少?
李倩玲:我們是用代理費的方式,根據項目來收費。
沈柏屏:那你的收費是不是比你的競爭對手高呢?
李倩玲:國際性的競爭對手我不敢說,但是跟本土的廣告公司或者媒體公司比起來,可能相對高一些。但是我覺得媒介公司未來不只是在服務費上面,而是整個媒介公司的商業模式得到一個轉型,因為按照我們這樣的收費下去,我們的利潤會越來越薄。
主持人:順著這個話題可不可以往前再走一步,那么下一步會是什么?
李倩玲:我們現在叫媒體公司,將來我們轉型以后希望變成一個整體的傳播公司,所以它不局限于只是像我們傳統定義的媒體,未來希望我們不要再被叫成媒體公司,而是被叫成是一個整合傳播的公司。
只要愿意,就可以爬得更高
主持人:假如要讓你的人生拼圖更完整,給你一個羨慕的對象,學習的對象,你會選擇一個什么樣的人?
李倩玲:我會選擇一個我比較認識的人,我羨慕的我推崇的。這個人短小精干,靠著到處賣東西來壯大他的產業。
沈柏屏:是女的嗎?
李倩玲:不是。
孫虹鋼:是老外嗎?
李倩玲:是。
陳雯欣:還健在?
李倩玲:是。
孫虹鋼:巴菲特?
李倩玲:不是。
孫虹鋼:默多克?
李倩玲:不是。
李倩玲:他是我們最大的母集團WPP集團全球的總裁。
主持人:為什么他會是你崇拜學習的對象?
李倩玲:我們這個集團前后才20年的時間,20年發展到全球最大的傳播的控股集團。他最令我推崇的地方就是他的眼光很獨到,他買的公司都是那種很前瞻性的公司,所以他的策略很清楚。但是他的身段又非常的低,他不是那種會擺架子的老板,他大概是少數幾個全球這么大的總裁卻沒有私人客機的。
主持人:你希望你將來的畫面是什么?
李倩玲:我希望能夠證明給自己看,以及所有的中國朋友看,中國人只要愿意,就可以爬得更高,這是我希望看到的。
主持人:對于很多年輕人要進入外企,你的建議會是什么?
李倩玲:抱著開放的態度去學習,前面的三年是最重要,三年之后要決定,哪一個方向是你的方向,然后就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