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球創造的機緣
讓現任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豪講述他最得意的高球故事,不是他在比賽時“蒙”了幾次第一,而是他在球場上揀到一塊“寶”——現任均瑤集團總裁黃輝,就是他在湯臣高爾夫球場結識的球友。
在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逝世后,王均豪很長一段時間的情緒非常低落,陷入低潮,過了很久,王均豪到高爾夫球場上,“那時候我碰到黃輝,我們經常討論人生和職業規劃這些話題,彼此慢慢有了深入的了解。”黃輝表述的關于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一些理念,王均豪深以為然。
在后來黃輝離開他當時就職的畢博后,王均豪有心邀請他加盟均瑤集團,“我心里有了邀他加入均瑤的想法后,就對他更加留意。我一直從打球的細節來觀察他的個性和決策能力。”有沖勁、有激情、心態平穩,打球善于選擇方式,該沖的時候沖,該冷靜的時候冷靜——這是王均豪對黃輝高爾夫球品的總結。有一次,明明可以選擇3桿平穩拐彎避免落水,黃輝卻選擇了280米直攻,果然一舉成功。“每打一個球,都需要對當時的態勢和自己的球技有個準確的評估,然后采取措施。黃輝有這樣的智慧。”這些細節令王均豪從心里欣賞黃輝,也更下定了邀請他加入的決心。
在王均豪看來,打球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甚至是工作狀態:“有人會特別仔細,對每一桿都會非常認真,那平時他工作肯定也會很在乎;有人打球大大咧咧,工作時也是這樣,對細枝末節不是很在意;有些人很古板,拿著球就上,平常工作也是這樣;還有一些人拿著球左看看,右看看,那么決斷也會很慢。”
從球品看人品,在高球場上,王均豪找到了一個優秀的事業搭檔。
高球帶來的驚喜
王均豪的第一次下場就非常具有戲劇性。當時他在約60米外揮了一桿,球就不見了。他到處找球,工作人員也一起找了大半天,怎么都不見蹤影。最后,大家突然發現,那個球原來已經被打入洞中。“第一次我就抓了只小雞!”無疑,王均豪的高爾夫生涯有了一個快樂的開始。
熱愛高爾夫運動的王均豪幾乎每周都會去打上一場,他說,“高爾夫對我而言,是最快樂的運動,每次把球包放上車都是我快樂的起點”。

一次冬天,王均豪應邀參加“民營企業對話世界·溫州對話世界500強”活動,并在仰義高爾夫球場與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的老總及其他企業家進行了高爾夫聯誼賽,打完85桿,王均豪就匆匆趕往機場,在路上他對司機開玩笑:“說不定我能得個第一。”20天后,王均豪才從當地報上看到消息——《王均豪以85桿獲得第一名》。
充滿快樂,充滿驚喜是王均豪理解高爾夫的最大魅力所在,一場球就像一程濃縮的人生,喜怒哀樂盡在其中。他說,“往淺里說,打高爾夫能讓你結識眾多的球友,大家在一起談談生意,談談人生,很快樂。從深層的意義上理解,高爾夫是修煉人心的運動,浮躁、急切的心情打不好球,心態越是平和,越能正確決策,取得勝利。正如人生的辯證法。”
都說做企業亦如打高爾夫(Golf)一般——綠色(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友誼(Frendship)缺一不可。
滿眼的綠色意味著寬闊的視野,不洞悉市場便難談開山立業;而氧氣如同良好的運營機制,保證置身其間的人力、資金、技術圓滿運轉;陽光則是企業的遠景,吸引有識之士努力向前;友誼卻意味著在激烈的商業博弈中,審時度勢,分清敵我,以求合作共贏,而每次揮桿的仔細考量則如同審視一單具體的買賣。球場即商場,這也就是王均豪積極投身于這項在平靜中砥礪意志的紳士運動的一個原因吧。
高球收獲的健康
“雖說高爾夫確實能夠起到調整自我、交流溝通、認識新朋友的作用,但我更看重它對健康的幫助。”王均豪不斷強調健康的重要性,“高爾夫對健康好處太多了,球場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氧氣吧和健身場。一局球18洞要走10公里,血液循環會加快,身體會出汗,對身體健康是大有幫助的。而且高爾夫還對身體綜合協調能力有一定要求,一局球90桿,每一桿都有好有壞,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態,沉著、冷靜、集中地打好下一桿球,不計較一桿的得失,這對心理健康也是大有鍛煉。”
他談到大哥王均瑤的突然去世,使他更加關心健康,不僅僅關心自己的健康,還有家人朋友的健康。他經常在各種場合勸說同行們“注意健康、注意休息”,由于商界人士往往工作緊張勞碌、壓力超負荷,更要注意“通過合適的運動將透支的健康補回來”。
都說喜歡高爾夫的人,是勇于接受挑戰的人,因為他們無畏各種球道障礙的挑戰;喜歡高爾夫的人,是懂得自愛的人,因為他們懂得享受大自然的悠閑與雅趣。王均豪正是這樣的人,他非常愛笑,人很開朗,高爾夫對他而言,不只是一種單純的運動,更多的是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