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相濡以沫,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親生孩子。為了讓養女的未來生活有保障,他們為養女設置了“家庭儲備金”。然而有一天,當心存私欲的丈夫違背了當初的承諾時,她寧可舍棄婚姻也要養女幸福。這是怎么回事呢?
沒有親兒,我有養女也快樂
1998年6月,貴州省天柱縣的青年夫婦吳必明、楊春秀來到新晃縣城做食品批發生意。夫妻倆起早貪黑、不辭辛勞地打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小日子過得甜甜美美。但幸福之余,有一絲淡淡的憂愁卻悄然爬上吳必明與楊春秀的心頭。原來夫妻倆結婚好幾年了,可是楊春秀卻一直沒有懷孕。身為家中獨生子的吳必明總感到一絲遺憾。有一天,吳必明終于鼓起勇氣向妻子提出兩人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楊春秀同意了。醫院的檢查結果證實,楊春秀患了不孕癥。自此,楊春秀覺得不能為丈夫生育一男半女而愧對丈夫。可是由于夫妻倆感情深厚,丈夫吳必明并沒有責怪她。后來,楊春秀到處尋方問藥,藥吃了不少,但總不見效。一天,楊春秀對丈夫說:“我們沒有親生孩子,就去收養一個吧!”吳必明表示同意。2000年3月吳必明和楊春秀收養了一名女嬰。夫婦倆為孩子取名吳惠,并到相關部門辦理了領養手續。自從有了孩子,原本冷清的家里頓時平添了許多歡笑。每當回到家,看到在懷里咯咯輕笑的女兒,一種無以言狀的幸福感就會在夫婦倆的心里彌漫開來。
為妻治病丈夫動用“儲備金”
2001年3月,女兒吳惠已經一歲多了。由于她曾被遺棄,染上的傷寒癥一直未能斷根兒,時常發燒感冒。為此,每年都要為她花不少錢。但夫妻倆發現,孩子雖然身體不太好,可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一天,楊春秀與丈夫商量:“女兒雖然不是我們親生的,可我們一定要對她好,況且,女兒也聰明,今后準是一塊讀書的料。我們現在節約一點,每月給她存上一筆錢,她今后用得著。”對此,吳必明表示贊同。從那天起,夫婦倆省吃儉用,每月定期為女兒存500元錢,夫妻倆約定:無論什么情況,夫妻倆都不能私自動用女兒這筆錢。他倆有時開玩笑說,這筆錢是女兒的“儲備金”,只有在女兒遭遇風險時才能將此筆存款進行“兌付”,以解燃眉之急。
2004年6月的一天,吳必明的父母來看望兒子,背著媳婦,老兩口不停地嘆氣。雖然沒說什么,但吳必明知道父母的心思,他們盼望兒媳能夠生個一男半女。可面對這無奈的現實,吳必明也是左右為難。
2004年8月的一天晚上,吳必明與妻子在家里看電視,電視劇講的是一位養女長大后,非要離開養父母重新回到生父母身邊的故事。當楊春秀為劇中女孩的悲歡命運悄悄流淚時,吳必明內心卻掀起了波瀾:要是養女吳惠今后也像這樣,我們不是把她白白養大了嗎?他心底不禁生出一股涼意。當晚,吳必明一夜輾轉反側未能成眠,父母哀怨的眼神也不停地在他的眼前晃動。他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治好妻子的不孕癥,讓妻子生下自己的親生骨肉。第二天,吳必明鄭重地向楊春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誰知楊春秀卻說:“我這病不是沒治過,醫生都說沒希望了,咱們還瞎折騰個啥呢?”妻子的態度讓吳必明很傷心,一連幾天他都不與楊春秀說話。為了不讓夫妻冷戰繼續下去,楊春秀妥協了。見妻子答應了,吳必明非常高興,他向妻子保證:“如果你生了孩子,我一定對吳惠和現在一樣好,絕不偏外她!”不久,吳必明聽人說,貴陽市有位老中醫治療不孕癥的醫術十分精湛,于是他帶著楊春秀趕到貴陽。可是,吃過花了兩千多元從老中醫那里買來的藥后,一點效果都沒有。
見自己沒能懷孕,楊春秀認為丈夫也該死心了。誰知丈夫非但沒有就此罷手,反而像中了邪一般。吳必明一有時間就到處向人打聽治療不孕癥的藥方,還專門到郵局訂了好些報刊。報紙雜志一到手,他就馬上往上面瞅,如果發現相關的藥方或是廣告,他就會欣喜若狂,不是寫信,就是打電話咨詢。看著丈夫這樣不惜血本,楊春秀覺得很心痛。她勸丈夫算了,不要再折騰了。如果你認為我不能生育,你想離婚,我成全你。誰知吳必明在妻子面前信誓旦旦:“這輩子我不會與你離婚的,我給你治病并不算什么錯,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會努力去做。”見丈夫這樣說,楊春秀一時倒還找不出反駁的話語。后來,吳必明的做法越來越荒唐,一些以騙人為生的江湖游醫都可以成為他們家的座上客。對此,楊春秀很不滿。就這樣,一年多來,為了治好妻子的不孕癥,吳必明不顧妻子的反對,將家里的積蓄幾乎用了大半。生意上的事他也無暇顧及,全部丟給妻子一人打理。養女更是很少得到他的關愛。然而,楊春秀由于過度勞累,加上不斷服用治療不孕癥的各類中西藥,她的身體非常虛弱。2006年3月1日,吳必明聽一位朋友說,有個女人原來也是一直未孕,后來,她到深圳市一家專治不孕癥的專科醫院,花了幾萬元錢最后終于治好了,生了一個健康的女孩。這個消息不啻于一劑強心針,吳必明聽后十分興奮。他懇求妻子楊春秀:“這是最后一次,如果沒有希望,以后我再也不為難你了。”楊春秀責怪他:“你非要把我們的家底掏空是嗎?本來是沒希望的,你非要這么折騰!”吳必明說:“錢我一分都不掏家里的,是我向別人借的,把你的病治好了,我哪怕打工做苦力我自己還,絕不拖累你!”沒有辦法,楊春秀只得跟隨丈夫趕往深圳。經過那家醫院的細致診斷,結論是,楊春秀的不孕癥目前沒有辦法治愈。夫妻倆只得回到縣城。回到家的當晚,非常失望的吳必明借酒消愁,邊喝邊說:“這輩子我不治好你的病,我死都不甘心!”
2006年7月7日,養女吳惠突然發高燒,需要送進醫院治療。當時吳必明不在家,楊春秀只得一個人將女兒送進了醫院。當她回家去箱子里翻給女兒存錢的存折時,卻發現存折不見了。楊春秀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此時,吳必明回到了家,楊春秀問他看到存折了沒有。吳必明說在他的身上,他說他向別人打聽到貴州一個地方有位草醫,專治不孕癥,不如去試試,看有沒有效果。這些年來,不論吳必明干什么,楊春秀從來沒有與丈夫翻過臉,她覺得丈夫都是為了他們倆好。如今,她覺得丈夫太自私了,當初約定,哪怕天塌下來,誰都不能動養女這筆錢,誰想到丈夫竟然背著她將存折拿走,這下她再也忍不住了,與丈夫吵了起來。吳必明辯解說,存折上面總共有34000元,他個人并沒有花一分錢,其中用去的6000多元全部是給楊春秀看病花的。楊春秀一聽更加憤怒,自己不能懷孕的事實已被多家醫院多次證實,可丈夫就是不相信科學的結論,非要拿錢折騰,而且還動用了女兒的這筆“儲備金”!楊春秀當即要吳必明交出存折,可吳必明只從身上掏出600元錢說:“這些錢你先拿去給女兒交住院費,剩下的由我保管。”楊春秀知道,存折在丈夫的身上,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愿拿出來的,因為他已經如同中了邪一般想要楊春秀生一個孩子。
公堂休夫,我為養女保權益
直到女兒吳惠出院,吳必明都沒有將那本存折交給楊春秀。想到丈夫這樣繼續下去,不但會使自己陷入丈夫設計的漫長的“生育軌道”,而且當初夫妻倆約定的為養女定期存入的“儲備金”也會從此消失殆盡。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假如今后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女兒怎樣生存?如果丈夫將家中的收入全部去作無謂的浪費與折騰,這個家怎么辦?痛定思痛,通過與丈夫離婚的方式對此筆“儲備金”進行保全的念頭在楊春秀的頭腦中冒出來。2006年8月18日上午,楊春秀來到法庭,她向法庭交了一份離婚起訴狀,要求立案并同時訴訟保全。對吳必明手中的存折進行扣押,或者是到銀行進行查封。她在訴狀中說,離婚并不是她的本意,其實如果不是丈夫心理產生了畸變,他仍是一個知冷知熱的好丈夫,只要他不再要她去治她的不孕癥,不讓她去活受罪,不去花那些無謂的錢,只要他將給女兒的存款拿出來共同保管,她就馬上撤訴,不予離婚。
雖然這只是一樁離婚案,但它背后的“含金量”卻特別高。從案件事實來看,他們夫婦其實感情并沒有破裂,如果貿然立案,也許事態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于是,法官決定暫時不予立案,但為了防止孩子的那筆“儲備金”流失,他們決定先到銀行進行訴前保全,然后再通知兩人到庭進行調解。
當天下午,法官趕到銀行,將那筆“儲備金”進行凍結。然后找到吳必明,向他送達了查封裁定書。接過裁定書,吳必明想不通,他不明白妻子為什么要法官將那筆錢進行凍結。他認為,自己給妻子治好病,讓妻子給自己生個親生兒女,這是非常正常的事。
2006年9月16日,法官召集吳必明、楊春秀雙方到庭進行調解。
吳必明怎么也想不到,妻子竟然要與他離婚。他馬上顯得語無倫次:“我不同意離婚,我給妻子治病并沒錯!”見吳必明還沒清醒過來,法官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當初,由于你妻子患了不孕癥,你們夫婦自愿收養吳惠,就得保證她健康快樂地成長。后來,你們夫婦約定,每月定期給女兒存上一筆錢,并約定雙方不得擅自動用這筆錢,從法律意義上說,這筆錢屬于你們的女兒吳惠所有,你們夫婦只是共同監護與管理,不能私自背著一方動用這筆錢。而且,你也知道你妻子的不孕癥無法治愈是經過正規醫院作出的科學結論,你為了給妻子治好不孕癥,不顧生意與家庭經濟,盲目地將妻子推上了一條沒有目的地的治療之路,不但花了很多不該花的錢,而且還讓你妻子受了很多苦。更重要的是,女兒吳惠在你心中再也沒有了位置!如果你繼續一意孤行,你面臨的將是夫妻分離、父女離散的悲涼境地!”
法官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吳必明低下了頭。最后,他向法官表示,從今以后,他不再這樣糊涂了,他要一心一意維持這個家,好好地對待妻子與女兒,再也不會給妻子“治病”了,只是請求妻子撤回離婚起訴。說著他將那本存折交到了法官的手里。
吳必明的真誠懺悔讓楊春秀終于放下心來,她沒有想到,法律竟然這樣管用,它把自己幾年來的苦惱一掃而光。于是,楊春秀當著法官的面收回了離婚訴狀。
2006年9月28日,吳必明與楊春秀帶著女兒吳惠來到法庭,他們對工作人員連聲道謝:“感謝法官,是你們挽救了我們的家!”
責編/紫君
E-mail:zijun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