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剛微微亮,老陳夫婦就早早爬起床開始他們“發財”的一天。
陳太太按照一周前就擬好的菜單,從大冰箱里取出材料,開始解凍、洗菜、切菜、分類。在廚房另一側,老陳一面在熱鍋,一面照著老婆整理好的食材一道道下鍋快炒。這一天,他們要準備好20道菜。
十點剛過,像變魔術般,20大盤菜已經整齊地擺在他們的“發財”餐車上。十一點整,老陳夫婦的“發財”餐車來到上班族辦公區,車才停下就有顧客上門。老陳說,大概下午一點半左右,20道菜就會賣完。他們夫妻倆每天大約工作8小時,平均月收入在10萬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2.5萬元)左右。
“發財車”(自由流動的售貨車)創業淘金術,目前正在全臺灣蔓延。
選對地點好賺錢
在一個工業區外賣了十幾年廣東粥的李坤原說得好:“地點不對,賣啥都不對。”要開“發財車”去發財,地點的選擇非常重要。李坤原進一步指出:“做我們這種小吃生意,有人潮是很重要的,通常工業區或者學校、商圈周圍,都是可以考慮的地點。”
早年經營自助餐店的小林10年前放棄了店面經營,在工業區周圍擺了個“發財車”,做的還是自助餐。小林這一賣就賣了13年,鼎盛時期的工業區一天就可以有一兩萬元的收入。
“發財車”雖然可以處處為市,不過,李坤原提醒想要切入市場的人:“不要傻乎乎地開了車子就往人家地盤里鉆,畢竟行有行規,大家都是辛苦做生意。”通常“發財車”主人彼此會有默契,如果賣的商品相似,就會相隔幾百米,或是在對街,以不影響先來者的生意為原則。一般而言,要來某地段做生意的話,雙方也會彼此先照面通知一下,以取得共識。
賣吃的就是王道
大部分“發財車”所販賣的東西80%以飲食為主。通常工業區周圍和學校附近最缺乏的還是餐飲,不管是早餐類的廣東粥、豆漿、三明治、漢堡等,還是中餐類的便當、面食、自助式快餐,都十分走俏。
臺灣101人力銀行創業加盟部副經理葉心綺也認為:“‘發財車’商品要不時做些改變,當然好吃才是‘發財車’立足的生存之道?!?br/> 統一取料省時間
一般人都不知道,做吃的生意,準備的時間比真正做生意的時間還要長,因此,為了減少準備物料的時間,符合顧客的口味,采取加盟方式,從統一的中央工廠購買材料也是一個途徑。雖然利潤相對被剝奪,但對想切入這塊領域的新手而言,能夠復制他人成功的捷徑,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據統計,臺灣10個自行創業者,5年后能存活下來的根本不到2個,但如果采取加盟,復制別人成功的模式,失敗率則不到20%。
其實,想要投入“發財車”淘金行列的人,無非是希望本小利多,哪負擔得起這些費用?不用擔心,臺灣市場上的“發財車”加盟大多不收取加盟金、技術轉讓等費用,以碳烤紅薯為例,只要向老板購買一只鍋爐,找好地點,加上一部“發財車”,便可以一圓老板夢了。
三餐通包一網打盡
有人選擇通過中央工廠取料,在市場搶得一席之地,也有人采取做完早餐做中餐的一網打盡策略,為自己多掙點銀子。老吳便是一個例子,他早上六點出門,賣完早餐后稍做休息,十一點又在原地賣起午餐來,這樣的策略也讓他荷包滿載。
葉心綺認為:“能夠將營業時間拉長,比如兼營早中餐,便能多一點營業利潤。”不過她也說:“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品種還是盡量以簡單為主,免得耗費太多時間,而失去了餐車最重要的美食基礎?!?■
(姚怡薦自《海外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