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沈陽一品參行來了兩位年輕人。這兩兄弟是“放山人”,也是耿博聞的老客戶。“放山人”就是對在山中采集人參的人的專稱。
大林從懷中取出一個一尺多長的木盒,放在柜臺上,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中躺著一支罕見的大鮮參,參有兩個蘆頭,糾纏在一起;參的左邊像一條騰空欲翔的金龍,右邊像一只聞歌而舞的彩鳳,合在一起正好應了“龍鳳呈祥”的好兆頭。
耿博聞雖然才三十出頭,但已經隨他的父親耿聊生跌打滾爬了十幾個年頭。真正的野山參在原始森林中,歷經半個世紀乃至上百年的風霜雨雪,參上會有一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靈氣”。耿博聞憑他十多年來練就的火眼金睛,用直覺的“第一眼”在瞬間就作出了判斷,這不但是一支上好的“純貨”,而且參齡在百年以上,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
小林有點不耐煩了,說:“老板你到底要不要啊,想要就開個價,不想要我們另找別家。”
野山參交易有個行規,賣參的人不開價,價要收參的人開。收參人“開價”可是個斗智斗勇的過程,如果開的價太低,傷害到對方的自尊,放山人拔腿就走,本來有利可圖的生意可能會“黃掉”。開的價太高,萬一看走了眼,說不定會血本無歸。
耿博聞在心頭惦量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說:“三千兩!”林家兄弟對看一眼,合上木盒的蓋子,抱起木盒轉身就走。耿博聞連忙說:“三千兩已經是天價,那你們開出個價來聽聽?!贝罅蛛p眉一揚,說:“八千兩!”“什么?八千兩!”耿博聞驚叫起來。小林笑了起來,說:“城西寶源參行開出了白銀八千兩的高價,因為你是我們的老主顧,所以先給你看看貨?,F在官府以萬兩重金為彩頭,設下野山參王擂臺賽,邀請東北各大參行參賽。我們這支純貨可是五形俱全,品質怎樣你應該比我們更清楚吧?嘿嘿,我們還以為你目光更加獨到呢!”
耿博聞的額頭忍不住淌下汗來。宮中每年的野山參用量是越來越大,而參資源卻是越來越少,負責采辦官參的地方官府,萬般無奈之下,設下野山參王擂臺賽,強令各大參行必須參賽,想借此機會采辦到幾支像樣的純貨向皇上交差。有人預言,這次大賽將對各大參行重新洗牌,拿不出上品純貨參賽的,會首先遭到淘汰。
耿博聞本來就在為店里拿不出一支像樣的野山參而煩心,要是能在擂臺賽上一舉奪魁,不但有萬兩白銀的重獎,而且從此在同行中聲名鵲起,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他沉吟一下,說:“八千兩也太離譜!你們可不可以再通融一下?”
小林果斷地說:“少一兩也不賣,耿老板你自己拿個主意吧!”耿博聞猶豫了一會兒,咬牙說:“好,那我買下了!先‘過水’再付錢。”
“過水”是野山參交易中的行話,新鮮的山參表面上有一層淺淺的泥色,收參人買下鮮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參進行“過水”,反復清洗,看是否有破綻。這一洗,就像被擦亮的明鏡,這支野山參越發顯得儀態飛揚,參須總長有三尺多長;一過秤重達9兩2錢4分,已超過“七兩為參,八兩為寶”的標準,十分罕見。耿博聞滿心歡喜。
七天后,野山參王擂臺賽隆重舉行,遼寧布政使李大人親自主持,全省一百三十六家參行參賽,二十位資深“參把頭”組成評委組,經過兩天的品評,一品參行選送的“龍鳳呈祥”野山參傾倒眾位參把頭,一舉奪魁,并將作為貢品進獻給皇上。一品參行不但可以得到一萬兩白銀的重獎,還將獲賜當今圣上御筆親書的“野山參王”匾額一塊,這可是參行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布政使李大人親自頒獎,耿博聞春風滿面,上臺剛要接過匾額,突然有人大喝一聲:“等一下,一品參行有作弊行為,這支‘龍鳳呈祥’是拼接出來的假貨!”這話石破天驚,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大吃一驚,耿博聞更是心頭一震,回頭一看,說話的竟然是大林、小林兩兄弟。他驚訝地說:“這支野山參不是你們賣給我的嗎?”
林家兩兄弟也不理會他,上前向李大人行了一禮,說:“我們賣給一品參行的是兩支參,一支叫‘龍行天下’,另一支叫‘鳳舞九天’,如果我們沒有猜錯的話,這支‘龍鳳呈祥’應該就是那兩支參拼接出來的,請大人明鑒。”
耿博聞的心頭閃過一絲不祥的預感,可那支參他細看過無數次,他十多年練就的法眼也看不出半點破綻。當下定了定神說:“大人,不要聽他們胡說,難道在場那么多的參把頭,就沒有一位看得出來嗎?”他這話厲害,一下子把那些參評的參把頭全拉了過來,立刻有幾個參把頭罵林家兩兄弟是無理取鬧。
大林告訴李大人,耿家有一套祖傳拼接人參的方法,據說是用數十種樹脂煉成的樹膠,拼接人參可以做到天衣無縫,無人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但只要用蘇打水一浸就會原形畢露,李大人要是不信,一試便知,他們兩兄弟愿以性命打賭!李大人將信將疑,怕蘇打水浸壞了野山參王,一時拿不定主意。
小林眼珠一轉,說:“大人一定知道二十年前發生在吉林的事吧,小心重演啊!”李大人一怔,額上不由地冒出汗來。
二十年前,也就是嘉慶十五年,吉林進貢給朝廷的57斤9兩野山參中,經查驗,其中純貨才1斤12兩,其余的全是趴貨。嘉慶皇帝龍顏大怒,連殺官吏參商一百多人,震驚全國,就連當時采辦官參的吉林布政使林振威也在劫難逃,滿門抄斬。一想到這,李大人連忙命人NthS7a9J+AIFI00nSIqNljRKQxy3+SkdiAsVp2QPGxs=拿來一盒蘇打水,把“龍鳳呈祥”放入水中。在場所有的人全都屏著呼吸,緊張地盯著那支野山參王。耿博聞感覺自己的心快要跳出胸腔了一樣。
突然,只見野山參王的兩個蘆頭中間冒出幾粒細微的氣泡,美輪美奐的“龍鳳呈祥”竟然從中間斷開,一分為兩。“轟”的一聲,耿博聞腦中一片空白,差點翻倒在地。
李大人驚得面如土色,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氣得暴跳如雷,命人將耿博聞打入大牢,一個月后問斬,以儆效尤,并立刻查封“一品參行”。
耿博聞躺在陰暗潮濕的牢房中,連續三天水米未進。想到自己接管一品參行以來,盡管同行傾軋得厲害,但他待人處事小心謹慎,從來不得罪任何人。和林家兩兄弟已經做了五六年的生意,感覺這對兄弟不是惟利是圖的小人,才那么放心地花八千兩白銀買下“龍鳳呈祥”……他正胡思亂想著,聽到牢役在喊他的名字,說是有人來探監。抬頭一看,只見牢門外站著林家兩兄弟,他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力氣,從地上一躍而起,指著大林、小林破口大罵。問他們為什么要陷害一品參行。
林家兩兄弟等耿博聞罵累了,才冷冷地告訴他,因為二十年前那個錯把“趴貨”當“純貨”,進貢給朝廷的吉林布政使林振威就是他們的父親,而當時為林振威負責挑選官參的參把頭卻是耿博聞的父親耿聊生。耿聊生偷梁換柱,用大量的“趴貨”換下“純貨”,卻讓林振威去頂罪受死,他自己畏罪潛逃到沈陽,改名換姓,用偷換下來的“純貨”賣得的錢開辦了一品參行。林家兩兄弟二十年來,無時一刻不想著要替父親討回公道。大林說:“父債子還,天經地義。耿聊生已經不在人世,他欠下的債自然由你來償還。你家當初是怎樣陷害我家的,我們今天如數奉還!”
耿博聞驚愕地說不出話來,過了好半天才說,“原來你們就是林振威大人的兒子,家父生前一直在找你們。”小林哼了一聲,說:“是想把我們趕盡殺絕吧?”耿博聞搖搖頭說:“你我兩家的恩怨我不太清楚,家父一直不肯對我明說,只是他老人家臨終前再三囑咐我,如果有一天林家的后人找上門來,就讓我告訴你們,林振威大人有一些遺物,埋在他墳塋墓碑前的地下,他的墳墓就在參王廟后院的竹林中。你們走吧,我不想再見你們!”
眼看著行刑的日子就要臨近,耿博聞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生機,每天好吃好睡,心中反而泰然了。
這天,他剛吃過晚飯,突然感到腹中一陣抽搐,眼前一黑,砰的一聲,倒在地上就不省人事。等他再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又悶又熱,想翻個身也難,還不停地上下顛簸。用手一摸感覺四周全是木板。他突然想到一件可怕的事,難道自己是躺在棺材里?有人在食物中下毒,自己暈過去后,被當作死亡而埋了,那自己豈不是要活活地悶死在這棺材里?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涌上心頭,耿博聞用盡全力向上猛踹一腳。
哪知道棺材蓋并沒有蓋嚴,砰的一聲就飛了出去。耿博聞坐起身來,發現自己果然是躺在一口薄皮棺材里,棺材放在一輛馬車上,馬車正在茫茫林海中奔馳。車轅上坐著兩個大漢,背影非常熟悉。那兩個大漢聽到聲響,回過頭來,說:“你醒了?。俊眳s是大林和小林。耿博聞吃驚地說:“你們究竟想干什么,要把我帶到什么地方去?”
林家兄弟止住馬車,對耿博聞說:“下車休息一下吧,已經走了一天一夜,也有點累了?!狈龉⒉┞勛呦鹿撞?。耿博聞心想自己死都不怕,還怕你們再玩什么花樣。
突然,“撲通”、“撲通”兩聲,大林、小林雙雙跪在耿博聞的身前。耿博聞嚇了一跳,說:“你們想干什么?”大林說:“耿大哥,我們錯了,毀了你家苦心經營的一品參行,更讓你受盡折磨,從此無家可歸。不過你放心,只要有我們兩兄弟的一口飯吃,就絕不會讓你餓著!”
耿博聞見他們說話的態度誠懇,不像是戲弄人的樣子,心中迷惑起來。原來,林家兩兄弟那天從牢房出來,越想越覺得二十年前的事可能另有隱情,兩人一合計,就去參王廟把父親的遺物取了出來。這些遺物除了林振威當年寫的一些詩稿外,還有一份寫給耿聊生的手諭,父親的親筆字跡他們還是認得的。
看了這份二十年前的手諭,林家兄弟驚得面無人色,在心底固守了二十年的信念,像雷峰塔般轟然倒塌。一直以來,吉林和遼寧擔負著官參的采辦任務,由于無節制的采挖,野山參幾乎絕跡,品質上乘的純貨更是鳳毛麟角。而宮中對野山參的需求卻是越來越大,當官的一級壓一級,林振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萬般無奈之下,就寫了份手諭給參把頭耿聊生,要他以“趴貨”冒充“純貨”交差。
耿聊生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堅決反對,但林振威一意孤行,終于闖下彌天大禍。耿聊生冒死救出林振威的兩個兒子,又花錢托人贖出林振威的尸首葬在參王廟,那時大林和小林才七八歲。耿聊生將他們兩兄弟安頓在一處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改名換姓在沈陽開設了一品參行作為立身之本,掙錢養活大家。誰知過了五六年,林家兩兄弟突然失蹤,并留下書信,揚言一定會回來討還血債。耿聊生猜想他們可能知道了一些他們父親的死因而產生誤會。
了解了當年的實情,大林、小林知道自己錯怪了耿博聞,連忙找到布政使李大人,表示愿意用他們收藏的一支野山參,換回耿博聞的性命。李大人正因為收不到野山參,而被上司逼得焦頭爛額。再看林家兩兄弟的那支野山參確是從沒見過的參中極品,當即點頭同意,在他的心中一百個耿博聞也比不上一支野山參。
但耿博聞的罪行是眾目所見,死刑又是李大人親口所判,總不能平白無故說放就放。就讓牢役用藥迷暈耿博聞,對外謊稱耿博聞在牢中病亡,林家兄弟假裝替耿博聞收尸,用棺材將他救出來。小林說:“耿大哥,真是對不起你。那些當官的家伙真夠黑的,為了打通衙門上上下下各道關節,我們把你給我們的那八千兩銀子全花光了?!?br/> 耿博聞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中說不出的舒暢,哈哈一笑,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理解最可貴!我們本來就是失散多年的一家人,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一家人的團圓、和睦和理解!再說只要人還活著,雄心不老,就一定還會有再站起來的希望!”
?。ㄘ熅?鄧亦敏插圖/黃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