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杯臺球決賽上,中國“神童”丁俊暉面對世界排名第一、自己的偶像奧沙利文,一開局打得非常拘謹,一度3比l落后。關健時刻,丁俊暉以少年老成的沉著冷靜,在奧沙利文打出最佳狀態的情況下,成功地控制了比賽節奏,實現大逆轉,成為繼希金斯之后,世界上第二位20歲之前拿下三座斯諾克王冠的選手。
丁俊暉的取勝,勝在他的實力,更勝在他過人的心理素質。兩強相遇勇者勝,如果較量雙方水準在伯仲之閥,制勝的關健已不單單靠實力和運氣。羅·克拉克是上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著名的長跑選手,他曾19次打破男子5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紀錄。然而,他卻在兩屆奧運會上遭遇滑鐵盧,僅獲得一枚銅牌,他也因此被稱為“偉大的失敗者”。不僅是克拉克,在歷屆奧運會中,有1/3以上被公認為實力最強的運動員沒能登上冠軍領獎臺,這成了體育界有名的“克拉克現象”。
“克拉克現象”實際上是心理素質大比拼的結果,而這也說明,心理素質是超越了實力之上的、起制勝作用的“靈魂”。
有記者采訪一位成功從火海中逃生的老人,人們都覺得奇怪:火災發生在一家劇院,當時,許多身強力壯的小伙子都未能逃出來,老人又是如何脫身的呢?原來,驚慌失措的人們爭先恐后朝兩扇大門擠,結果門被人流封死了,老人眼見從大門逃生無望,干脆靜下心來,仔細觀察火勢及走向,隨即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迎著火海繞過去!結果,在火場的背面,他發現一個小缺口……雖然,老人不具備年輕人跑、跳、擠的實力,但他憑豐富的經驗及沉著應變的心理,贏得了命運之神的垂青。
有句話說:“改變你所能改變的,適應你所不能改變的。”如果失利的結果無法改變,你還可以通過適應來調節,沒準也能曲徑通幽,重新獲得擁抱快樂的金鑰匙,進而成為下一步成功的必要條件。更多的是,在不斷失敗、參與、總結、適應的氛圍中獲得“實力”。須知實力的“靈魂”,總是在“減”的過程中綻現;成功的奇跡,往往在“放”的不經意間發生。
(楊梅薦自《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