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隨團出訪俄羅斯。在莫斯科,我們入住的賓館條件不錯,但住下來后卻發現,洗手間里的手紙顏色是“黑”乎乎的,顯得檔次很低。
在后面的行程中,無論是機場、餐館還是景點的洗手間,里面提供的統統是這種“黑”乎乎的手紙。我忍不住去問開車的小伙子伊萬,手紙為什么都這么“黑”?伊萬說,這是紙漿的本色。為了環保,在生產時沒有加入漂白劑、熒光荊,所以顯得不那么潔白。顏色雖“黑”,但質地卻不差,并不影響使用。
細細觀察,他們生活中“本色”的東西還真不少。比如綠化,城市中沒有多少刻意種植的草坪和花圃,隨處可見的是成片的小樹林。這些自然生長的樹木雖然不那么漂亮,但綠化城市、凈化空氣的功能卻比花草強得多,無需澆水、剪枝等人工維護,節省資源和成本。
相形之下,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到城市建設、小到個人消費,有不少行為偏離了生活本色。
(陳聶薦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