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強父弱”成隱患
1989年陶宇出生時,母親梅華是武漢市某銀行營業網點出納員,父親陶大凱是部隊轉業到銀行系統辦公室的科員,一家人的生活平靜溫馨。但隨著兒子長大,感覺生活壓力的梅華經過幾年的充電和拼搏,從出納員成長為一名會計師,還兼職成為一家企業的高級財務經理,收入不菲。事業有成的梅華也時常敦促丈夫努力升職,但性情溫和寬厚的陶大凱沒有野心,主動包攬了一切家務。
梅華本來一心希望丈夫能有所作為,自己回家相夫教子,如今卻只能逼著自己外出奔波,勞累不堪。每當她忙得團團轉,回家卻見丈夫優哉游哉地看電視時,氣就不打一處來,忍不住經常抱怨。陶大凱在妻子不滿的嘮叨中逐漸煩悶不已,爭吵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在這種“母強父弱”的特殊情勢下,小陶宇慢慢地長大,母親對父親的不滿和抱怨充斥了他幼小的記憶。
陶宇貪玩、不愛學習,連高中都沒有考上。2005年6月,梅華費盡周折托關系,花了幾萬元才把陶宇送進了武漢一所普通高中。
進入高中后,陶宇班里同學大都來自富裕家庭,16個男生就有12個家里有車,這讓他很沒面子。“我怎么生在這個家庭?我爸怎么不是當老板的呢?”
2006年5月7日,武漢的天已經很熱了。陶大凱開導著滿腹牢騷的兒子:“你多享福啊,有空調吹著,有電視看著。你看看多少人還在工地上勞動……”一聽這話,陶宇突然跳了起來:“人家老爸都賺錢買車,我連電腦都買不起。我現在才知道我家為什么窮了,就是因為我有個不上進的爸爸!”陶大凱驚得睜大了眼睛,父子倆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隨后,陶宇把梅華喊到他房里,一字一句地大聲說:“你趕快和爸離婚,我一分鐘都不想再看到他了!”梅華一愣,不認識似的看著兒子。見狀,陶宇理直氣壯地說:“你不是總嫌爸爸窩囊嗎,那還不如去找個大款!”梅華覺得心都寒了。
悲情父母苦澀妥協
陶宇在房里大吼大叫,屋外的陶大凱聽得字字真切。見妻子傷心地從兒子的房間走出來,他無限悲涼地說:“兒子要父母離婚,這真是世上奇聞哪!”
眼見事情演變到這個地步,梅華關起房門大哭了一場。雖然在嘴巴上,她對陶大凱極為不滿,但這么多年下來,溫和體貼的丈夫不辭辛苦地操持家務、照顧妻兒,如果沒有丈夫安排好家里,她哪能放手工作呀?只是脾氣急躁的她忍不住抱怨,沒想到卻在兒子身上種下了禍根,梅華悔得腸子都青了。
接連幾天,陶宇采取了各種偏執的做法,逼迫母親離婚。看著兒子尋死覓活地大吵大鬧,陶大凱和梅華商量后決定暫時屈服,去辦一個假離婚證。
2006年5月16日,陶大凱把“離婚證”丟到陶宇的床上,默不作聲地開始清理自己的衣服。陶宇冷冷地看著,心里有種暢快和復雜的情緒交織著。
偏執過后是失落
第二天放學回到家,他習慣性地四處看看,沒見爸爸熟悉的身影,在輕松的同時,卻也有股說不出的失落。到了晚上,他餓了,打媽媽的手機,梅華沒好氣地說:“我正滿大街給你找‘大款爸爸’呢,沒時間給你做晚飯……”陶宇忽然覺得無助和空落。
梅華深刻地反醒自己,為十幾年來一直不停地刺傷丈夫的自尊心感到痛悔不已,決心拯救兒子,拯救家庭。5月20日,陶宇放學回家無意中看到沙發上媽媽早上說要扔出去的東西,其實那是梅華故意找出來讓兒子看的陶大凱的許多本獲獎證書和軍功章。她要先培養陶宇對父親的尊敬和崇拜。陶宇一本本翻看,哇,原來爸爸在部隊時是個勇敢的英雄,他的心里忽然有點發酸。
第二天,梅華把家里所有的影集翻出來:“幫媽媽把這些照片都換出來,找到新爸爸就放新照片了。”然后對遲疑的陶宇看似無意地說,“你三歲時淘氣掉進了院子里的下水道,你爸爸把你弄上來,你們像對泥猴子……”“你五歲時發燒,你爸爸守著你三天沒合眼,累得住院了……”“你10歲學畫畫,非要畫黃鶴樓,結果你困得睡著了,爸爸舍不得叫醒你坐車,就背著你走回漢口來……好了,這些你都扔到垃圾桶去,沒用了……”陶宇接過照片,感到從沒有過的沉重。他若有所思地答應著,卻悄悄地拿到了自己的臥室。
第二天,他心事重重地去上學,在路上看到一對父子騎著自行車說笑著同行,陶宇的心又沉重起來。
幸福回歸
接下去的幾天,梅華都告訴陶宇:“叫外賣!以后沒人像你爸那樣耐心地每天親自給你做魚丸了……誰愿意像你爸那么傻,只為你能吃得營養,每天做飯那么辛苦哦!”她給陶宇講陶大凱曾怎么“傻”——熱心助人、打抱不平……“啊?好酷哦,老爸!”陶宇發自內心地歡呼。見媽媽盯著自己,他尷尬地笑著說:“其實,我爸也有許多優點。是吧?”梅華知道,陶宇對父親的尊敬已經開始了。
隨后,梅華勸說陶宇與心理咨詢師見了面。咨詢師告訴他說:“判斷一個家庭是否瀕臨破碎,要看夫妻之間的愛是否還在。其實你父母深厚的愛都藏在吵架背后……你可以觀察一下……”
陶宇回到家,見媽媽正在給爸爸收拾一些換洗的衣服,還燒了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打算送到奶奶家去。看到兒子回來了,梅華有些躲閃地停下來。陶宇心里有些愧疚。
7月2日,陶大凱和梅華都請了一個星期的假,一家三口從青島港出海游玩。陶宇往海船上跑的時候,一不小心撞到階梯上,撞傷了腿骨,痛得摔倒在地。陶大凱急得背起兒子就跑。到了醫院,陶大凱不熟悉地方,背著1.83米的兒子上上下下地來回找骨科、拍片子、上藥,沒一會兒全身都濕透了。梅華忙不迭地在一旁給丈夫擦汗。陶宇第一次近距離地觀察爸爸媽媽,他忽然發現,他們互相對視的眼神那么深情和默契。看著爸爸略顯駝背的身影,陶宇忽然心里柔柔的、暖暖的,他情不自禁地說:“爸爸,你辛苦了,陶宇以前不懂事……”陶大凱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陶宇大聲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請你們復婚吧!”他激動地和爸爸媽媽擁抱在一起……
(秦海薦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