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攢竹穴;魚腰穴;眉棱骨痛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11-0060-01
筆者近年來采用攢竹透魚腰治療眉棱骨痛20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52歲,病程最短20天,最長1年,其中左側疼痛13例,右側疼痛6例,雙側疼痛1例。
1.2 診斷標準 患者自訴眼眶疼痛,時輕時重,眶上切跡壓痛明顯,全部病例經神經系統,頭顱C7檢查排除顱內占位病變,并排除五官科疾病等器質原因及所致眉棱骨疼痛。
2 治療方法
治療期間停止其它治療,取穴:攢竹透魚腰,陽白,取患側,若雙側疼痛取雙側穴位。方法:選用1.5寸針具,皮膚常規消毒后,采用橫刺法,從攢竹向魚腰透刺,捻轉瀉法行針得氣,陽白穴常規針刺瀉法,接G6805型電針治療儀,采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30min,每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再行下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痊愈:疼痛消失。無壓痛感,3個月內無復發;好轉:疼痛消失,有輕度壓痛感,3個月內偶有復發但輕微;無效:疼痛無明顯減輕。
3.2 治療結果 經2個療程治療后,痊愈15例,好轉5例。
4 典型病例
張某,女,2006年7月21日初診,訴左側眉棱骨針刺樣疼痛5個月,復發1周,經頭顱CT及五官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診斷為眉棱骨痛。口服西比靈、卡馬西平片無效。伴有煩躁不安。舌紅,苔薄黃,脈弦,證屬肝膽風火上擾,氣血失和,治宜散風解痙,通絡止痛,予電針攢竹透魚腰,陽白,取患側,留針30min,針治10次后眉棱骨疼痛消失,伴隨癥狀減輕,隨訪3個月無復發。
5 體會
眉棱骨痛是眼科常見癥狀,初起顏面不舒,攢竹部位疼痛,指按該部疼痛加重,可伴有前額頭痛,本證屬“頭痛、偏頭痛、前額痛”范疇。《證治準繩》稱陰邪風,俗稱眉骨風,其疼痛多突然發作,呈陣發性疼痛,該部位是三叉神經的眼支,額神經的分支,經眶上裂入眶隨眶上動脈一同經眶上切跡或孔而出眼眶。眶上神經對疼痛比輕敏感,對于眶上神經疼痛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可能是有關神經周圍被激惹,使血管擴張,血流增加,導致周圍血管神經水腫等炎癥改變。
攢竹穴主治頭痛、眉棱骨痛、目眩等,魚腰穴主治眶上神經痛,目赤腫痛,陽白穴主治目眥疼痛,頭痛等。針刺三穴能疏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量,使經脈通暢,血氣和順。配合電針治療加強血液循環,增強新城代謝,促進炎癥滲出物吸收,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正常,達到止痛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