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個“棄學從文”的韓寒橫空出世,眨眼幾年間,冒出不少有獨特個性、樂于追求校園之外更廣闊天空的“叛逆少年”。
讓那些堅信“讀書才是王道”的人們大跌眼鏡的是,有一些早早離開學校、放棄高考,看似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的孩子,在離開校園后,不僅沒有迅速地沉淪,反而生活得從容不迫、有聲有色。甚至在同齡人還在忙著應付功課,完全無暇考慮自己的未來時,他們已經開始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腳踏實地地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課堂之外,真的能夠收獲更多嗎?關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唐天就是一個“不讀書的孩子”,讀高中的他離開學校,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把自己“下放”到最貧困、最偏遠的山區,去體驗一個城里孩子絕無機會體驗到的一切。
初來乍到——懷念家里的抽水馬桶
今年9月,唐天本來應該成為一名高三學生,和他的同學們一起迎接高考。但是,兩年前的一個決定,讓他遠離了這件事。
2005年夏天,唐天初三畢業,家里一位特殊來客的到訪,帶給他一個全新的機會。
來客是湖南少兒出版社的社長,也是唐天父親多年的好友。那時,出版社正在組一部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現狀的書稿,希望能找到作者深入山區實地調查寫作,卻苦于沒有合適的人選。
“我能不能做這項工作?能不能走到農村去,從同齡人的視角去觀察?這應該是一種很獨特的體驗吧?”唐天的設想加上爸爸的鼓勵成就了他一個大膽的決定——對,到農村去!
就這樣,即將成為高中生的唐天收拾行囊,來到他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張家界。雖然繼承了當記者的爸爸的開朗個性和冒險精神,但面對這次意義特殊的旅行,他全無把握。
出發前,唐天已經對旅途的艱辛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當他到達目的地時,還是被真正的“山村”嚇到了:山路十八彎,綿延沒有盡頭,去哪都得靠自己的兩條腿,正值七月酷暑,唐天沒走幾步就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放眼望去,村民的土房子低矮逼仄,與城市里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全然不同;隨便走進一戶人家瞧瞧,別說沒有電腦、電視、游戲機,就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空蕩蕩的土坯房里只擺著一張床、一張桌,幾個碗碟,屋子里的泥地上淌著污水。這里的一切向唐天這個城市來訪者展現了一種赤裸裸的貧窮。
“剛到農村的時候,真的很不適應。最不習慣的就是那里的廁所,不,不能說是廁所,只能說是坑——在地上挖個大坑,架上兩塊木板,就算是廁所。往那上面一蹲,臭氣熏得我差點暈過去,下面還有白花花的蛆,蚊子蒼蠅成群結隊朝我飛過來……這時候,好懷念家里的抽水馬桶!”唐天說,上廁所從此成為他每天最大的心理負擔,不憋到實在忍不住,他是不會輕易去的。
在最初的日子里,唐天每天都想:“什么時候能回去?”但同時,不知不覺中他也被改變了許多:因為常常頂著大太陽走山路,他變得健壯黝黑;原先在家里吃什么都不香,到了農村居然一頓能吃五碗米飯!后來,當他帶著滿身紅腫流膿的蚊子皰回到家里時,覺得自己經歷了一場蛻變。
“那是你在城市、在學校永遠體會不到的生活。我想,我有必要把它寫下來,給更多和我一樣從沒真正吃過苦的同齡人看看,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如此艱辛地生存著。只有當你了解到這些,才會對自己的生活多一點感恩。”正因如此,原先只打算利用假期零敲碎打地完成采訪任務的唐天,終于在讀了一學期高一之后下決心休學,全心投入這項重要的“事業”中去。
全心投入——為“留守兒童”中止學業
所謂“留守兒童”,就是指那些因為父母雙雙進城務工而被迫“留守”農村的孩子們,唐天的采訪對象正是這樣一群人。“作為從小被爸爸媽媽精心呵護的獨生子女,你很難想象這些孩子在遠離父母的情況下,是如何在貧窮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的。”
“有一次,我走進一對姐弟的家,弟弟剛念小學一年級,姐姐也大不了多少。他們的房子很破舊,里頭什么都沒有,我不經意地抬頭一看,才發現房頂居然被燒焦了一半!我問他們怎么回事,那姐姐輕描淡寫地說:‘我爸在城里打工,我媽很早就扔下我們跑了。我四歲的時候就要帶弟弟,還要做家務,這屋頂嘛,就是那時候學做飯,不小心給燒了的。’天哪,四歲就要自己做飯!我四歲的時候,大概才剛剛學會自己吃飯吧……”
唐天說,農村的孩子勤勞樸實,特別能吃苦。對于那些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孩子來說,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一切重擔——砍柴、做飯、洗衣、喂豬,農忙的時候一樣要下地干活,收工回家還得就著昏暗的燈光寫作業。“即便生活這么累,即便沒有足夠的書本文具,即便每天為上學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即便教室又小又暗擠滿了人,夏天在里面悶久了,陣陣汗臭讓人忍不住犯惡心,他們讀書還是很拼命,因為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相比之下,城市里的孩子真是太不在乎自己擁有的一切了。”唐天不禁感嘆道。
當唐天背著數碼相機、提著手提電腦來到窮鄉僻壤,迎接他的有時是當地人的熱情——為他殺雞燉湯,抓起大把的花生、紅薯讓他帶在路上吃,但有時也有冰冷的目光。剛開始采訪的時候,唐天不知道怎樣才能親近那些孤獨的孩子,讓他們成為他的朋友,向他吐露心聲。“有一次,一個男孩看見我拿起相機要拍他,就一直跑一直躲,硬是不讓我拍,后來竟然還撿了石子來砸我。”唐天說,“幸好我發現這孩子喜歡溜溜球玩具,就趕緊去買了一個,在他面前耍了幾招厲害的,哈哈,他一下子就被我鎮住了,眼神里滿是崇拜!其實溜溜球是我在小學里玩的東西啦……”這個男孩后來成了唐天的好朋友,唐天要離開的時候,他還拼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門不讓唐天走。“他對我說:‘外面有鬼,你不要出去!’那神情好可愛,我知道他是希望我留下來陪他。”
從原先根本不會采訪——見一個人只能在小本子上勉勉強強寫下一兩百字,到如今跟人一聊就是幾個小時,不問清楚自己想知道的絕對不走,唐天收獲的不只是與人交心的技巧,還有人生閱歷。“以前都是當地的向導帶著我走,現在有時候我看他在一旁坐著無聊,就會讓他先回去,反正山里的路我也都熟了,自己可以搞定。”
兩年來,唐天先后到過湖南張家界、岳陽、常德等近10個地市的邊遠農村,拍下了超過5000張的紀實性圖片,寫下了大量文稿。唐天兩年前采訪過的孩子,如今有不少還與他保持著密切的書信聯系,有的后來到城里來上學,還給他打電話,跟他在QQ上聊天。因為看到他們的生活,唐天自己也開始有意識地改變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現在他會多幫媽媽做點家務,零花錢也不隨便亂用了。“男孩子嘛,都喜歡買點名牌運動鞋什么的,現在想想,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唐天采訪的那些孩子們,鉚足了勁、擠破了頭想要到城里來上大學,而他這個城市孩子,卻放棄了大好的讀書機會。“是啊,他們是永遠沒辦法理解我的。不過我覺得,為了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告訴別人,這么有價值的事情,耽誤我兩年學業還算值得。”
個性男孩——未來永遠在自己手里
如今,唐天的同學們忙著準備高考,他卻一個人放松地在家里寫作、整理照片和資料,覺得哪里還缺了什么素材,就背上背包再找個山村去轉轉。同學們知道他在寫一部20萬字的書,而且即將要出版,都覺得他“很酷”。但唐天說,他和同學走的是兩條路,并不能說誰的路就更好一些。“他們的生活對他們有意義,我的對我有意義。一個人可以不上學,但不能不學習。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我覺得我現在學到的東西比課堂上多,而且比數學習題冊上的東西有用。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我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能記一輩子。”
專心寫作的唐天其實也愛唱歌。今年剛滿18歲的他,正尋思著是否要報名參加下一屆“快樂男聲”,說不定舞臺上還有另一番天地。“唱歌、寫作,能同時進行當然最好……也不排除玩上一陣再重新準備考大學的可能,反正未來在我手里,走一陣再決定吧。”在唐天的語氣中,透著難得的輕松和從容,但不管將來干什么,爸爸的話會始終留在他心里:“做人兩點最重要:一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二是要有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