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愛稱自己的國家是“世界的小紅點”。這“小紅點”上綠樹掩映,到處鳥語花香。每條主干道的不同車道之間均以樹木相隔,路口的環島姹紫嫣紅,候車亭頂棚覆蓋著紫色三角梅或黃色迎春花,就連行人天橋和路燈柱也爬滿藤蔓,綴滿花朵。雖然上世紀60年代城市化啟動之初,新加坡也像許多剛起步的工業國家一樣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污點”,但是經過幾十年痛苦的掙扎和不懈的努力,“小紅點”終于成就了今日“花園城市”的美好景象。
雖然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精心的城市規劃卻令人感覺不到擁擠。無論是工廠區還是居民區,高樓大廈之間都建有花園,空地都鋪上草坪,城市里常會出現只有在動物園才能見到的漂亮小鳥。這樣的成就首先源自完備甚至苛刻的環境立法。新加坡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十分詳實——大到國家建設,小到吃喝拉撒,無一不被覆蓋。去新加坡旅游一定要格外小心,要是把平時養成的不良習慣帶了去,不僅大把銀子會流落他鄉,甚至連出關都可能會成問題。對于那些在景區信手涂鴉者,“小紅點”會毫不留情地施以鞭刑;對于那些三次以上亂倒垃圾者,警察讓他們穿上寫有“垃圾蟲”字樣的黃色夾克衫清掃大馬路,使受罰者顏面掃地……針對破壞環境與公共衛生的種種行為,“小紅點”有著極其詳盡的罰款條例,其罰金之高堪稱世界之最。看一看下面的罰金榜吧:
隨地吐口香糖、吐痰、亂丟垃圾者,罰1000新元(1新元約合5元人民幣);
禁煙區抽煙者,罰1000新元;
行人闖紅燈或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者,罰500新元;
在地鐵或公交車上吃零食或喝飲料,罰500新元;
上公廁沒沖水,初犯罰150新元,再犯罰500新元;
亂停車罰200新元;開臟車罰200新元;
公園里隨手摘花罰500新元,喂猴子罰1000新元……
這些罰款告示隨處可見——沒有人能以“不知道”來為自己的違規行為辯解。違規者會收到一張罰單,如果不按時交付罰款就會受到法院傳訊。眾所周知,新加坡對口香糖有著嚴格限制。1992年,考慮到口香糖殘渣可能影響到地鐵和電梯的操作及其帶來的城市清潔問題,政府頒布了進口及銷售口香糖的禁令。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1年監禁和最高1萬美元的罰款。十幾年過去,新加坡人早已習慣了沒有口香糖的生活。有趣的是,有的口香糖“發燒友”會坐半個小時的車去趟馬來西亞,在那兒盡情地嚼口香糖,把這等平常事看作一種奢侈。
雖然處罰嚴厲,新加坡人卻并非冷酷無情。記得有一次在公交車上,看見司機指著一個香港女生手里的大可樂杯用英文說了一句話,女生沒有明白,司機又說了幾遍,女生還是沒明白。這時候,公交車里出現了好幾種語言的解釋:普通話、粵語、福建話,女生終于通過粵語明白了:公交車里不可以喝飲料。她急忙下車將它丟進垃圾桶再返回車內。再看司機和乘客們,一個個心里似石頭落地一般的滿面釋然,也許大家都覺得保持車內衛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吧。
今年,由于新加坡的登革熱發病率已達到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為了控制登革熱的傳播,新加坡政府宣布從2008年2月起,凡是家中有蚊子滋生的居民都將被罰100新元,重犯者罰款200新元。沒想到吧,家里有蚊子都要被罰款!為了不讓蚊子吸走血汗錢,如今人人都在按照衛生部門發放的小冊子賣力地做清潔工作。
嚴厲的懲罰制度只能遏制破壞環境的行為,更多的時候,新加坡以細致入微的環保宣傳與教育的方式,引導大家在生活中實現環保。走在熱鬧的街頭,隨處可見各種有關環保的宣傳畫、海報,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也引導市民注重環境問題。環境教育還被列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每所學校至少要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并評選一名學生作為“環保大使”參與各種宣傳活動。自1990年以來,新加坡每年都要開展“清潔綠化周”活動,推動各個環保團體、學校與公司參與環境保護,鼓勵每個人對環境負責。政府把新生水廠(將生活、工業廢水凈化后,其品質接近蒸餾水,目前新生水已占整個新加坡用水量的25%以上)、垃圾島等環保工程作為環保教育基地,要求所有機構組織員工、學校組織學生前去參觀,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國家環境局還在組屋區(由政府建設,以低廉價格面向本國公民銷售的住宅)設立垃圾回收桶。回收桶設在步行范圍之內,方便住組屋的居民。一些志愿者還主動上門回收廢棄的舊家具或舊電器。
生活在“必須保護環境”的氛圍之中,“小紅點”的居民們都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今年4月開始,新加坡將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三定為“自備購物袋日”。國家環境局呼吁公眾在光顧超市或商店購物時,每索取一個塑料袋捐出一角錢給新加坡環境理事會,作為推廣環保活動的基金。該活動受到民眾踴躍支持,僅從4月到7月舉行的4次活動中,便籌得約7400萬新元。
在選擇住房時,新加坡人也不忘為環境保護獻一份力。新加坡政府建屋發展局推出的“綠色組屋”,雖然價格偏高,但國民還是踴躍認購。不但因為該建筑群綠化充足,更重要的是其構造充分體現了節約能源的理念。組屋屋頂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力將在夜間為走廊和停車場等公共場地提供照明。屋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用于接收和儲存自然降水,供清潔工清洗走廊和垃圾箱。住宅單元的洗手間安裝了一種新型的節水馬桶——水箱上方設有洗手的水龍頭,沖水后干凈的水會先從水龍頭流出供人洗手,然后流入水箱蓄積起來,供下次沖馬桶時用,真正實現了“一水兩用”。 此外,“綠色組屋”的建筑材料都是再循環材料,成本遠遠高于一般的建筑,但還是很快獲得了公眾的廣泛認可和積極支持。許多買主表示,如果能夠為節省資源作些貢獻,不會介意多花一點錢。
新加坡人常用原總理李光耀的話來警示自己:“100年或50年后,我們將陷入非常嚴重的處境。我也許不在了,但我的孫子還在。”的確,環境保護不僅是個現實的話題,也是個長遠的議題。“小紅點”的環保計劃已經安排到了2060年。僅憑這一點,“小紅點”就注定會保持它的美麗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