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商人向一位法官借了10萬元錢
不還,法官威脅要打官司,結果可想而知,商人將必輸無疑,但是,結果卻是法官被送上了法庭。2007年9月7日,曾任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的李軍,因受賄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這是怎樣一起蹊蹺的案件?
法官看錯人 借錢收不回
俗話說:“朋友不借錢,借錢不朋友。”李軍本覺得此話有點過頭,但在損失了10萬元后,方知此言不謬,因為這10萬元的緣故,他和好朋友張山變為死對頭。
2006年3月,張山向李軍借10萬元,說有急用,請李哥務必幫忙,否則他就沒有活路了。他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年之內還清,因為他們是相處了10來年的好朋友,關系鐵著呢,何況此事還有另一個老朋友在旁作證,而且他還寫了一張借條,手續齊全,怕什么呢?
到了這份上,李軍想:他怕什么呢?誰敢借他的錢不還?他是法官,而且還不是普通的法官,是民事審判庭的副庭長,專門管欠債打官司之類的事情,有理無理都由他說了算。只有別人怕他,哪有他怕別人欠債不還的?更何況有借條押著,不怕他賴賬,于是他就借給了張山lo萬元錢。
轉眼間一年期限到了,他找到張山要求還錢,他以為只要自己開口,張山馬上會把錢送到他手上,而且還會請他吃頓飯,感謝他的支持。誰知張山卻說:“李哥,最近兄弟手頭一時緊張,湊不齊,你再等幾天吧。”幾天后,他再跟張山要錢,張山依然是那句話,依然是一副誠懇的表情。李軍心里有了疑慮,但還是覺得,他不敢跟一個民庭領導耍花腔吧?他又一次放走了他,但不客氣地說:“你給我聽清楚了,我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再不還錢,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李軍以為,這話一說,張山再也不敢跟他耍花招了,可沒想到,他過幾天給張山打電話,他竟敢不接,再打就關機,過兩天干脆就停機了。李軍很吃驚:這小子竟然真敢跟法官叫板,交往10來年了,沒看出這小子還有這一手。
一天,張山終于被這位法官劈胸揪住,他不由得結結巴巴地問:“李哥,你你這是要干什么?”“告訴你,別把客氣當福氣。”李軍憤怒地說:“我正式警告你,再不還錢,我明天就上法院起訴你。”說完推開呆若木雞的張山,昂然而去。
檢察找上門 幫助找問題
10萬元錢被賴賬,庭長的尊嚴被冒犯,這讓李軍氣得不行。他整天焦慮不安,嘴上都起了一層泡。
2007年4月2日,李軍正坐在辦公室里生悶氣,傳來兩聲敲門聲,他聽聽聲音彬彬有禮,像是張山,不由得心頭一陣輕松:看來這小子終于知道厲害了,不敢再耍花招。來還錢了。他等對方再次敲門時,才去開門。
但是,門口站著的不是張山,而是法院紀監部門的負責人,李軍一時愣住了。那負責人與他三言兩語后便閃開身,露出身后兩位表情嚴峻的檢察官。
檢察官亮出工作證,公事公辦地說:“有些事情需要你協助調查,請跟我們走一趟。”李軍稀里糊涂地被帶到檢察院,接受了檢察官的詢問。
檢察官和氣地問:“你和張山有什么不正常的經濟往來?”
這一下正問到了他的痛處,他憤恨地說:“這小子欠債不還,我恨死他了。”
“他欠你多少錢?”李軍一時愣住,思考了一下:借給別人10萬元是不是多了點,會不會讓檢察官覺得我太有錢了?后來想想我一個法官,有正常收入,有個10來萬存款也不算稀奇,便理直氣壯地說:“他欠我10萬元,還有借條在我這里,但他就是不肯還。”
但是,檢察官卻不同情他的遭遇,只管問他還有沒有其他不正常往來。檢察官不緊不慢地讓他再想想。
驀地,他想起一件事來,頓時像被冰水激了一下,渾身打了個激零:難道……
這表情自然沒逃過檢察官的眼睛,他們問:“是不是想起什么來了?”
此時,李軍已猜到是什么地方壞事了,但他知道這事更不能說,說出來后,損失的可就遠遠不止10萬元了。唉,為人應該豁達點,這10萬元就不要了。就當是喂狗了吧,無奈,檢察官不這么想,他們好像知道他有這件事,問出的每句話都像子彈,他越應付漏洞越多,最后自己都覺得不對頭了,只得住嘴。
兩個檢察官還是盯著他看,不斷地提示他注意自己的漏洞,要求他補漏,或者作出合理的解釋,李軍掙扎著解釋了幾句,很快黔驢技窮,只得交代了10年前與張山的一段交往。
執行要回報 得款三十萬
10年前,李軍已經在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不過,那時候他還沒到民庭,而是在執行庭做執行員,執行是法院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前面法官們判決下來后,能不能將法律的意愿變為現實,或者說法律的愿望能不能最終得到實現,就全看執行員了,否則,判決就是白紙一張。
1997年,張山跟人打了場官司,標的額很大。最終法院判決對方賠付他200多萬元的違約金,像一般人一樣,張山以為贏了官司以后,法院會自動將錢送到他手上,誰知過了一段時間,不見好事上門,他跑去一問,原來法院還有個執行程序,判決下來后你若不申請執行,這官司打了也是白打,贏了也是白贏。而且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就是前面法官判你贏了,若是執行法官發現對方無物可供執行,可以中止或終結執行。
張山明白后如夢初醒:原來以為贏了就行呢,真要實現目標,還得再下一番工夫。看來還得跟執行法官再套套關系。沒想到執行法官架子很大,對他說執行難度極大,簡直就沒辦法執行。
有哪些困難?多啦,比如說找不到他怎么辦?他畢竟在遙遠的南方,難道會像傻瓜一樣在那里等著我們去找他?找到了他不讓執行怎么辦?若是他再弄一幫人把我們圍起來,到那時,還不知道是誰執行誰呢!
那我去執行,我沖在前面,有什么危險我第一個承擔,我就不信,有法院判決,他還敢硬頂?為了這200多萬元的純收入,張山決定赴湯蹈火。
你昏頭啦,我去執行是執法;你去就是搶劫,是犯法,最后錢弄不到。自己還得進去坐牢,還說讓人家坐牢,切!
那……張山畏縮了,這樣看來,還非得請這位執行法官親自出馬不可,但這法官怎么就遲遲不肯動身呢?他向“內線”打聽,那人說:“你想請他出動幫你執行,有沒有往他發動機里加油啊?”
張山恍然大悟,立即以最大的熱情找到執行法官,此時,他已知道此人叫李軍,張山對他說:“李法官,你放心,我這人做事會講道理的,只要你幫我把這錢追回來,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李軍朝張山看了一眼,沒有開口。張山見他不開口,知道碰上厲害角色了,只好狠心表態:“只要你幫我執行來這200萬元,我給你30萬元。絕不食言。”
得到保證的辛軍,說話也很痛快:“行,我也向你保證,一定想辦法幫你把錢執行到手。”執行是天下第一難的工作,但有了這30萬元作動力,李軍文攻武衛一起上,全心全意地認真執行,竟然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任務,200多萬元的違約金迅速落到李軍名下。
錢執行到了,并不代表立即就能到張山手上,李軍說法院還有什么規定,所以錢雖然到了,一時還不能給他,張山明白,這是要見真功夫了,再不把錢給他,那200萬元恐怕要因法律上的原因,在法院里待到牛年馬月了。
于是,張山從其他地方先籌來30萬元。當整整一包錢被遞到李軍手上時,李軍回送給他的是更大的一包錢。這真是場雙贏的好事,兩人都開心地笑了。
商人被逼急 無奈去舉報
李軍以為此事雙方已交割完畢,就把它置之腦后,加之執行工作任務繁重,后來又從執行庭調入民庭,整天審查那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民事案件,早把這件事忘到回法國去了。
但是,張山卻一直牽掛此事。近些年來,經濟秩序越來越規范,賺錢越來越需要高科技,高智慧,像過去那樣只要大膽并有吃苦精神,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時簽一紙合同就能賺200萬元,現在賺20萬元都難如登天,搞不好還連老本都搭進去。
越是難做,商人的心越是不平衡:憑什么我們苦死累活也賺不到錢,他法官禿筆一晃,游山玩水似的跑兩趟,幾十萬就進來了呢?這公平嗎?于是。他向李軍提出借10萬元急用,他的心思實際上很明白:當初我幫了你30萬元,現在弟兄們困難了,沒叫你把30萬元全拿出來,拿出三分之一來幫幫弟兄們又有什么呢?
沒想到李軍不識趣,不僅天天逼著他還債,還一再威脅,再不還就要上法院告他,張山清楚,只要李軍一告,他就非輸不可,李軍是民庭副庭長,走到哪兒法官不幫他說話?哪怕到外地去審,那些法院也會幫他,而決不會幫他張山,何況他還有借條在李軍手上,本來想討10萬元便宜的張山沒有退路了,他只好到檢察院來告發他。
而此時的李軍,已用這30萬元,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建了個別墅,規模不小,檔次很高,引起當地老百姓的極大反感:他們想砌個房子都千難萬難,這邊剛建好,那邊政府拆違辦就來扒個精光。他憑什么就占了幾百平方米,建了個跟皇宮一樣的別墅!告狀信如雪片般飛到檢察院,檢察院早就瞄上了他,覺得他的收支很不平衡,一直在搜集證據,而張山的舉報,正好促成他們迅速將這個貪婪的法官繩之以法。
李軍真是把腸子都悔青了:早知今日,去年他怎么也不會借給張山10萬元。而實際上,他更應該后悔的是,當初他就不應該拿那30萬元錢,商人的錢可不是好拿的,那是他的資本,是他賴以活命的支柱,你拿了他會讓嗎?不把這錢全收回去,他連覺都睡不安生;你想摟著錢睡覺,做夢吧。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2007年9月7日,李軍因受賄31.8萬元,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李軍沒有上訴,目前判決已經生效。
編 輯 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