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2日,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位于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院內的小國反興奮劑中心總投資8000萬元左右,面積達到55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反興奮劑檢測中心。從2008年7月27日奧運村開村之日起到北京奧運會結束,約4500例的興奮劑檢測工作將全部在這里進行,這個工作量比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增加了30%,其問將會有來自中外15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在這里進行興奮劑檢測工作。
現代奧運會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強”,這個口號激勵了世界各國的人們不斷強身健體。然而,這個口號背后也潛藏著巨大的利益,一些違背了奧運精神的運動員為了獲得這些非法利益,不惜鋌而走險,服用運動賽場上的違規“毒品”——興奮劑。興奮劑的使用從倫理道德上違反了體育運動的公平原則,也損害了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因而遭到全世界體育界和醫學界的極力反對。為此,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和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不斷修訂法案,開發新的反興奮劑技術,以便更有效地打擊頂風作案的違法運動員。
公元前興奮劑就出現在賽場上
當記者喬安娜找到安靜文雅的塔尼婭時,簡直有些不相信她已經和數百個運動員的尿液打過交道了。塔尼婭是從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開始興奮劑檢測工作。她說:“興奮劑不是現代運動教練的新發明,它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興奮劑最早出現在非洲土著的宗教儀式上,后來被一個歐洲探險家帶回歐洲,公元前3世紀的一次古代奧運會上,一位運動員在賽前服用了一種能夠讓人進入迷幻狀態的毒蘑菇,在比賽前他就顯得與其他運動員不同,只見他紅光滿面、興奮無比。當裁判一聲令下,這位服用了毒蘑菇的運動員就率先沖出跑道。而且越跑越快,直到終點也沒有疲勞的感覺。結果他獲得了這個項目的金牌。”
1865年,有報紙首次報道了荷蘭游泳運動員在橫渡海峽的比賽中服用了興奮劑,1886年在法國600公里自行車比賽中,一名運動員因服用過量興奮劑而死亡,這是世界上第一位因為服用興奮劑致死的運動員,大約100年前的現代奧運會中,鴉片提取物曾經被用于賽馬,后來被禁止。在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奧運會,當時美國馬拉松運動員托馬斯,西柯斯依靠賽前飲用摻有砷和生雞蛋的白蘭地在比賽中奪取勝利,并獲得金牌,這也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有案可查的服藥選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為了讓士兵能夠承受反復轉移與晝夜作戰的生理負荷,曾命令士兵服用興奮劑,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興奮劑開始廣泛應用于競技體育運動中,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苯丙胺成為運動員選擇的目標,是當時濫用最多的一種興奮劑,1960年羅馬奧運會100公里自行車比賽中,丹麥運動員詹森因服用過量苯丙胺和煙酸醇的混合物而猝死,1967年環法自行車賽上,英國杰出自行車運動員辛普森也因服用過量苯丙胺而死于比賽中。
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奮劑從化學制劑發展到生物制劑。紅細胞生成素(EPO)、重組生長激素(HGH)等較多地被運動員采用,1984年奧運會上查出12例興奮劑陽性,使用合成類固醇的占91.6%。1986年漢城亞運會也出現類似趨勢,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加拿大短跑運動員本,約翰遜尿檢呈陽性而使100米金牌得而復失,成為轟動世界的大丑聞。
在巨大利益和名譽的誘惑下,運動員們互相效仿,濫用藥物之風愈演愈烈。塔尼婭說:“興奮劑問題雖然早就暴露出來,但是直到40年前才引起官方的重視,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過后。國際奧委會的官員們發現滿地都是運動員用過的注射針頭,那時他們才痛下決心對付興奮劑。”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第一次實行興奮劑檢查,結果發現兩起違規事件,保加利亞-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因被發現服食了興奮劑一類藥物而被除名;瑞典隊在現代五項中獲團體第三,因隊中運動員漢斯岡納爾·里里安瓦爾飲酒,在檢查中發現他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規定限度,結果名次被剝奪。在那些需要力量和耐力的運動項目中,被查處使用興奮劑的運動員最多,濫用興奮劑最嚴重的項目依次為自行車、田徑、舉重、游泳。
尿檢讓興奮劑無處可藏
興奮劑被稱為競技體育中的惡性腫瘤,多年來困擾著國際體壇,屢禁不止。2007年10月9日,近年來最大的興奮劑丑聞有了結果,有“女飛人”之稱的美國女子短跑名將瓊斯因服用興奮劑,交出了她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奪得的3金2銅共5枚獎牌。她還因此將被禁賽兩年,并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瓊斯向美國法庭承認,自己在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間,曾服用過禁藥,并同意從2000年9月1日起至今的所有競賽成績都被取消,其間所獲得的獎牌,獎金也上交。11月20日,美國自行車運動員蘭迪斯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訴。要求取消對于自己兩年的禁賽處罰,并且希望可以恢復2006年環法自行車冠軍稱號,當然,像瓊斯、蘭迪斯等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不會跳出來“自首”,都得靠興奮劑檢測機構的嚴格檢查。
興奮劑檢測有尿樣檢查和血液檢查兩種取樣方式,自國際奧委會在奧運會上首次試行興奮劑檢查以來,國際上一直采用的是尿檢,直到1989年,國際滑雪聯合會才在世界滑雪錦標賽上首次進行血檢。迄今為止,尿檢仍是主要方式,而血檢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用來對付那些在尿樣中難于檢測的違禁物質和違禁方法。
興奮劑檢查程序主要包括選定接受檢查的運動員、采取檢祥和樣品分析3個環節。按照目前的興奮劑檢測技術,無論從經費、測樣時間,測樣精確度、工作人員水平等各個層面考慮,實現所有運動員全部檢查是不可能的,選定受檢運動員一般以比賽名次,是否破紀錄或抽簽結果作為取舍標準,也可根據特殊情況任意指定運動員接受檢查。
塔尼婭的實驗室里粘貼著一些運動明星的照片。塔尼婭執著籃球明星喬丹的掛像說:“瞧他多健康,從表面上來看是沒有服用興奮劑的。一些長期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我們從外貌上就可以觀察出來。比如,一些女運動員服用類固醇類藥物后,就會出現長胡須,聲音變粗,脫發等男性的特征。而男運動員服用類固醇藥物后,體內雌性激素分泌水平超過雄性激素,一些男運動員乳房發育起來了,特別搞笑。一些濫用生長激素的運動員的手腳會變得很肥大,牙根也會暴露出來。就像魔幻片中的怪人,”
喬安娜參觀了興奮劑檢測中心的尿檢室,發現尿檢室四面都有鏡子。塔尼婭說:“這些鏡子讓運動員的一舉一動都全部暴露出來,想作弊也不可能。”為了保證清白,運動員取樣之后自行領取尿檢瓶,檢測人員不能接觸那些取樣用具。尿檢瓶都有層層密封,運動員領取之后,首先要檢查它們的密封完好程度:尿檢瓶的密封包裝外還有編號,拆封后要認真核對A、B尿檢瓶、瓶蓋和包裝上的編號是否一致,為保證取樣真實,運動員要親手把封閉好的A、B瓶交給檢測人員。
塔尼婭從實驗柜里拿起一個大號的瓶子,那是一瓶黃色的液體,“這也是一份接受檢測的尿樣,不過它不是人的尿液,而是馬的尿液。”喬安娜有些不解地問:“馬為何也要接受興奮劑檢測呢?”塔尼婭說:“這一點也不稀罕。早在19世紀歐洲的賽馬比賽中,馬主和騎師為了贏得賭注,暗中將各種興奮藥物喂馬,因此,現在的賽馬比賽或者馬術比賽,我們都要對馬的尿液進行興奮劑檢測。”
現在的興奮劑檢測一般需要檢查兩份尿液,如果^瓶尿樣的分析結果為陽性,必須立即書面報告有關當局。興奮劑檢查機構的官員在檢查核對后,應立即書面通知有關單項體育聯合會,然后再按規定程序通知運動員及其代表團的官員,并盡快確定B瓶尿樣的檢測分析(復檢)在同一個實驗室進行,但由不同的人操作,反興奮劑機構、有關單項體育聯合會和運動員所屬代表團均可派人觀察檢測分析過程。如果B瓶的檢測分析結果仍為陽性,則該運動員的興奮劑檢晝結果即被判定為陽性。
2007年11月14日,塔尼婭參加了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為期三天的世界反興奮劑大會。這次大會對《世界反興奮劑條例》進行了修訂,新《條例》最顯著的改變之一是,對初犯的懲罰可由原來的禁賽2年提高到4年。另外,A瓶尿樣檢測結果呈陽性后該運動員即被自動禁賽,且檢測A瓶尿樣和B瓶尿樣之間的時限間隔縮減為一星期,新《條例》草案在經過各方代表討論后,又進行了若干修改,最后獲得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基金董事會成員一致同意通過,現行《條例》是2003年底通過,2004年1月開始執行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份統一所有運動項目的反興奮劑規章的文件。
生物芯片將檢測興奮劑
參觀完塔尼婭的實驗室后。喬安娜邀請塔尼婭去咖啡廳喝一杯,在優美的小夜曲中,塔尼婭對喬安娜說:“有時候我有些厭倦這份工作了,雖然我們現在有精密的電子儀器幫助我們檢測那些尿液,不需要像50年前的那些化學家那樣拿著各種試劑進行手動檢測,但是我覺得現在這些檢測有些太慢,而且會漏掉一些違規者,有些興奮劑在運動員體內的濃度極低,需要科學家開發員敏度更高的分析方法,要實現在奧運會上每個運動員都接受興奮劑檢測的目標。還是要在檢測方法上下工夫。”喬安娜說:“我聽一些科學家說,以后的生物芯片技術將代替現有的檢測技術,而且檢測結果將更快更準。”
生物芯片技術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的前沿交叉領域,它的特點就是在小面積上通過平行的反應帶來豐富的分析結果,最近,英國科學家已研制出通過熒光免疫分析方法進行興奮劑檢測的生物芯片,采用生物芯片進行興奮劑篩查,與傳統的檢測手段相比,可以直接將數據輸入計算機,迅速篩選出可疑的樣本,在此基礎上,再將可疑樣本送到精密的檢測儀器上進行復查,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一旦這項技術逐步完善,并應用到奧運會的興奮劑檢測工作中,它將對所有試圖使用興奮劑的運動員產生巨大的震懾力。
再次回到實驗室后,塔尼婭指著一大沓檢測材料對喬安娜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運動教練找科學家秘密研制新的興奮劑藥物,這樣我們用傳統的方法就不能查找出來了。其實,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都有自己的研究團隊,一些新興奮劑出現不久,我們就能夠發現。那些存在僥幸心理的運動員和他們的教練最終不得不吞下身敗名裂的苦果,當然,你剛才介紹的生物芯片技術將會減輕我的工作負擔,我非常希望這種技術早日得到反興奮劑機構的確認。”
編 輯 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