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對于被“周周樂IC卡”會員視為“財神爺”的洪大林來說,絕對是個黑色的日子。
早晨6時,居住在泉州市豐澤區某高檔花園6號樓607室的他,剛打開房門,一下子就涌進數十名早已等候在門外的“周周樂IC卡”會員,昔日見到他畢恭畢敬的“手下”,如今個個臉露兇相,將他擁入室內,要求他支付“勞務報酬金”。
“你們昨天圍了我家一天,我早晨剛想出去弄點錢,不想又被你們封在家里”,看著這批憤怒的“會員”,洪大林無奈地解釋。
“別裝蒜了,你不是說公司很有錢嗎,怎么停發我們勞務報酬一年多了?”
“你不是帶我們到福州某律師事務所作了公證,說好每個月先發一點勞務費給我們,可僅發一個月怎么就停了呢?”
“你吸收我們入會時是怎么承諾的,如今我們把家里的積蓄全部押進公司,你們‘大順’公司收錢后就‘拜拜’了?”
望著群情激奮的“會員”,小區物業保安也無法制止,無計可施的洪大林,見大家情緒沖動到了頂點,心想現在保命要緊,便極不情愿地撥打了110。
出警的泉州市公安局豐澤分局民警,詢問洪大林住宅被群眾圍堵的原因,他堅持不講,倒是圍堵的群眾,向公安機關控告了被洪大林等人以加入“周周樂HC卡”活動為名。騙取錢財罪行,于是,一個涉案上億元的變相傳銷案浮出水面。
模式翻新的變相傳銷
根據群眾的控告,泉州市公安局豐澤分局組織民警展開偵查。警方發現,從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間,洪大林伙同王中土、王又方等人,以大順集團總公司泉州分公司的名義,在泉州地區開展“周周樂IC卡”促銷活動。
他們的做法是:“周周樂IC卡”購買者到其公司指定的自動售貨機上刷卡消費,提取螺旋藻,靈芝膠囊等保健品,并以發放勞務報酬,業務津貼的方式,返還購買者一定數額現金。“周周樂IC卡”會員在填寫申請表,并交10元人民幣辦理VIP會員卡后,成為業務員。業務員可按“大順集團市場推廣計劃”標明的時間,得到每周返還的推銷IC卡勞務報酬:360元的健康卡每周最高返還30元,最快10周支付完,累計可獲得300元的勞務報酬;1200元的金卡每周最高返還90元,最快17周內支付完,累計可獲得1500元的勞務報酬;3000元的白金卡每周最高返還249元,最快20周內支付完,累計可獲得4980元的勞務報酬。
業務員在任何一周內售出5套以上IC套卡,可成為業務主管。并享受相應的津貼和提成,任何人繳3.6萬元押金后,可擁有一臺自動售貨機,并成為加盟商。加盟商除享有業務員、業務主管的待遇外,還可享受相應的津貼和更多的提成。加盟商擁有三臺以上自動售貨機和固定的經營場所,經向大順泉州分公司申請,可成立客服中心,客服中心除享有業務員、業務主管、加盟商的上述提成外,還可享受相應的津貼。
按這模式。參與人員形成業務員、業務主管、加盟商、客服中心,“大順泉州分公司”五個金字塔式層級關系,這種模式不同于普通的傳銷,它的“金字塔”形式是可以變換的,下線人員可以跨級。
警方偵查還發現,大順泉州分公司為引誘更多群眾參與“周周樂IC卡”活動,將廣西博白向當地群眾租用來的土地,故意說成是購買的,并對骨干會員施以小恩小惠,使他們成為公司的“免費廣告員”,還制定了自圓其說的推廣方案,聲稱“周周樂IC卡”活動宗旨是自動售貨流動終端。讓消費者越用產品越便宜,將廣告費用直接讓利于消費者。
其實,根據“周周樂IC卡”計劃,無論是首次消費還是重復消費,每銷售一套IC卡,即使螺旋藻等產品毫無成本,大順公司還要損失2800元左右。而據辦案民警調查,加入“周周樂IC卡”計劃的消費者,沒有人是沖著螺旋藻等保健產品而去的,所以,大順公司所謂贏利計劃建立在純消費群體之上的利潤,根本就是無水之源。無本之木,消費者的風險可想而知。一旦這種層層累積的資金鏈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斷裂,泉州分公司的1000多名會員,正是因為資金鏈的斷裂,再也領不到報酬了,發現上當受騙,才包圍洪宅的。
獵狐行動抓獲涉案人員
掌握案情之后,在泉州市公安局和豐澤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由豐澤區政法委牽頭,組織了有公安,工商、檢察,法院等部門參加的協調會,對該案以非法經營罪立案偵辦。泉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及時給予指導,并制定了代號為“獵狐”的行動方案,福建省公安廳以“2006(20)號”督辦令督辦該案。
大順集團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及財務等管理人員,大都系親屬關系:董事長王素云系總經理朱大文的岳母;財務總監艾麗系王素云的弟媳婦;會計洪大玲系市場總監洪大林的妹妹,為了查清全案,必須將上述涉案人員傳到公安機關。
警方首先從洪大林的妹妹入手。而此時,洪大玲聞訊哥哥出事后,急忙逃到深圳的大順集團總公司,請總經理朱大文幫忙。朱總拿出1000元錢,讓洪大玲在深圳避避風頭。一個多月后,洪大玲再去找朱總,不僅見不到人,連手機電話也打不通了。她走投無路,只好選擇回泉州向警方投案自首,警方從她保存的電腦備份中,查扣到了大順泉州分公司涉嫌傳銷的經營銷售數據。
洪大玲只是公司的會計,許多資料均在財務總監艾麗手中,2006年10月,警方得到線索,艾麗在廣東惠州市某住宅小區出現,于是泉州警方趕到惠州,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經過艱難的摸底排查和三天兩夜的蹲點守候,終于將艾麗在她的租住房內抓獲。
2006年12月1日,在廣東省江門市中遠大廈的惠州賽力仕科技有限公司里,泉州警方抓獲了企圖冒充四川人蒙混過關的泉州涉案人員王中土,當他聽到警察用閩南語對他說話時,嚇得直冒冷汗,苦笑著用閩南語說,“你們真厲害!”然后主動伸出雙手就擒。這時,在旁的一個叫朱盛文的男子見狀,急忙奪門而逃,但被早有防備的警察一把擒住,經過核對,該人正是泉州警方苦苦尋找的大順集團公司總經理朱大文。他說:“我知道遲早有這么一天,沒想到來得這么突然。”
原來,當天上午朱大文身帶12萬現金,從廣州趕到江門,準備與王中土等人商量,選擇異地“重操舊業”。沒想到正遇泉州警方追捕,被識破抓獲。至此,該案涉案人員,除董事長王素云在廣東揭西的別墅內因煤氣中毒死亡外,其他人員全部到案。
瘋狂斂財涉案上億元
在審訊室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令辦案民警吃驚,犯罪嫌疑人朱大文和王素云,于2002在香港注冊丁香港大順集團(在大陸沒有注冊),注冊資金為1萬元港幣,此后,又先后成立了深圳大順人實業有限公司,廣西大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大順健康快樂貿易有限公司、福建順昌大順健康快樂貿易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等20多家公司,朱大文對外以香港大順集團公司自稱,宣稱上述20多家公司是香港大順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但事實上,上述20多家公司都是朱大文、王素云以其個人的名義投資設立或控股設立的,公司之間毫無隸屬和投資關系,所謂的香港大順集團及其所屬子公司純屬子虛烏有。
為了達到迅速斂財的目的,2004年9月,朱大文制定了大順“周周樂IC卡”推廣計劃,并和其丈母娘王素云,先后糾集了犯罪嫌疑人洪大林、艾麗、王中土和王又方等人組成團伙,以福建大順健康快樂貿易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廣西大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大順人實業有限公司為名,在泉州地區采取以定期返利,高額回報為誘惑的手段,推廣“周周樂IC卡”促銷計劃,朱自任命大順集團總裁,而王素云則任命為大順集團的董事長,同時,任命洪大林為全國市場總監,棘任泉州分公司的第一負責人;王中土任泉州分公司總經理兼泉州分公司第二負責人;王又方任泉州分公司副總經理。三人負責在泉州經營推廣“周周樂IC卡”業務;艾麗任大順集團公司財務部長,具體負責“周周樂IC卡”銷售貨款的收取及財務賬目。在短短28周的時間里。以泉州市區為中心的一張傳銷網,迅速被編織了起來,1300多老百姓被卷入這張變相傳銷網中。
高額回報使入套者蜂擁而至。許多平時對保健品并不很關心的購買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購買IC卡。一周后,大順公司沒有食言,購買者按期領到了第一筆每套369元的勞務報酬,于是,嘗到甜頭的購買者,開始不斷投入購買,并呈現井噴式態勢。絕大多數參與購卡者,為了賺取高額回報利潤大量購入IC卡,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元,消費行為向投機行為發展,已趨向非理性化。
為收取“周周樂IC卡”銷售貨款,該傳銷組織以“艾麗”、“王中土”的姓名,在中國建設銀行福州,泉州分行等處開設了私人賬戶。自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艾麗”賬戶共收取傳銷貨軟達人民幣1.22億余元,而“王中土”賬戶共收取傳銷貨款達人民幣2081萬余元,
盡管“大順公司”自身“財源滾滾”,可它們至今還欠泉州會員勞務費7551萬余元以及這些會員購買91臺自動終端售貨機的押金327萬余元。
2007年9月12日,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法院以犯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朱大文、洪大林、艾麗、王中土有期徒刑13年、10年、9年、7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00萬元、800萬元,700萬元、600萬元,王又方和洪大玲犯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并處沒收財產500萬元和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承辦該案的民警告誡市民: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勇于下海試水的人越來越多,渴望在商海中掘金,獲得豐厚的利潤。為迎合這部分人的心理,一些打著“代理加盟”、“網絡營銷”幌子的“公司”應運而生,媒體、網絡廣告鋪天蓋地,條件優厚得令人心跳,充滿誘惑。然而,一旦有人輕信了這些宣傳,輕者血本無歸,重者觸犯刑律,在不知不覺中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泉州“6·30”特大非法經營案,就是一起由“加盟”演變為傳銷的典型案例。
編 輯 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