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直轄十年,3000多萬巴渝兒女又昂首走進“特區”元年——就在我們開始邁入“求突破、上臺階、大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時刻,國務院正式同意重慶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在隆重慶祝重慶直轄十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重慶發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洋在講話中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建好“新特區”的決心——
重慶設立直轄市的十年,是改革開放、開拓奮進的十年,是滄桑巨變、春華秋實的十年。十年來,重慶市綜合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庫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十年的成就充分證明,中央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十年的實踐也充分表明,重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是具有堅強戰斗力的,重慶廣大干部群眾是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今日的重慶,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全市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今日的重慶,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八萬平方公里大地處處洋溢著生機和活力;今日的重慶,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在昂首奮進。
今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到重慶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既充分肯定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又明確提出了重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發展方向和思路,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重慶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重慶廣大干部群眾的殷切期望。不久前,國務院同意重慶市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重慶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平臺。希望重慶市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又好又快發展之為、立率先全面小康之位,以和諧社會建設之果、惠廣大人民群眾之利,努力把重慶加快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為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解決重慶面臨問題的根本途徑。要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通過又好又快發展破解難題、化解矛盾、攻克難關。希望重慶在全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走出一條大城市帶大農村、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新路。
要著力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的特大城市,作為連接中西部的重要戰略樞紐,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更好地帶動和服務于西部大開發。
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把重慶建設成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基地。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勵創新、激勵創造的市場環境與政策體系,努力建成長江上游地區科技創新中心。要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推進區域聯合與協作,使重慶成為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成為各類人才充分集聚的投資創業熱土。要加快城鎮建設,努力實現城市規劃科學化、城市建設集約化、城市管理現代化。
要積極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努力為全國積累經驗、提供示范。重慶城鄉二元結構突出,進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意義和指導作用。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是全新的課題、艱巨的任務,需要開拓創新的精神和膽略,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決心。希望重慶大膽試驗、勇于實踐,依靠改革求突破、上臺階、大發展。要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艱苦努力,盡快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全國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要共建共享和諧社會,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更好的實惠。和諧凝聚力量,和諧創造幸福。重慶市具有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并存的特殊市情,必須堅持不懈地推進和諧重慶建設。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優先發展教育衛生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黨中央、國務院極為關心三峽庫區移民生產生活問題,要認真落實后期扶持政策,使庫區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著落、脫貧致富有盼頭,同心同德建設富裕和諧的新庫區。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公仆意識和節儉意識,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始終保持腳踏實地的作風,凝心聚力干實事、求發展,讓重慶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沐浴和諧幸福的陽光。
回顧十年的奮斗歷程,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的美好前景,我們信心百倍。黨中央、國務院將繼續關心和支持重慶直轄市的改革和發展。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重慶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振奮精神,艱苦奮斗,拼搏進取,一定能夠開創重慶改革發展的新局面。重慶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摘編自回良玉《在重慶直轄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