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廖弟德,四川石油管理局物資總公司檢測公司辦公室主任,2007年1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模范公安民警家屬”。妻子徐曉琴,重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二郎派出所副所長,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殊榮。女兒廖健宇,重慶市經開區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民警。
今年4月7日,星期六。廖弟德照例起個大早。一夜春雨,滋潤了陽臺上的花草。看著片片新綠,老廖心情不錯。一家人早把這個雙休日安排得滿滿的:給女兒剛裝修好的房子做清潔、添家具,買東西去含谷鎮看望癱瘓在床的老丈母……妻子太忙,女兒還小,平時難得有空湊在一塊。老廖還暗自加了一件活兒:做好吃的,慰勞母女倆。
被笑聲、歌聲和鍋碗交響曲充盈的三口之家,平靜,實在,讓老廖心里的幸福像花兒一樣。和妻子徐曉琴結婚25年了,平凡的日子見證了夫妻倆那些青春年華,那些苦難艱辛,那些風風雨雨……
相親相愛
山水養人。1977年恢復高考,17歲的廖弟德從重慶郊區白市驛農村考入成都理工大學(當時為成都地質學院)。1.72米的個頭,身子墩實,為人憨厚。大學期間,廖弟德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在青木中學讀書的徐曉琴。一來二往,書信不斷,兩顆年輕的心越靠越近。1981年7月,廖弟德回重慶過暑假,兩人確立戀愛關系。那時,徐曉琴已在冬筍壩派出所(現銅罐驛派出所)任片警,被稱為“冬筍壩上最漂亮的警花”。分別生活在成渝兩地的他們,雖然嘗盡了相思之苦,卻也品嘗到了愛情的甜蜜。每周收到對方的兩封來信,是兩人最幸福的時刻。1982年初,廖弟德畢業被分配到位于西昌的四川省地礦局攀西地質大隊,同年底,和徐曉琴步入婚姻殿堂。莫說新房,小兩口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婚禮在派出所會議室舉行,只有同事和家屬參加,簡樸,溫馨,花費不到50塊錢。擁著美麗的新娘,廖弟德決心一輩子全力照顧她、理解她、支持她——正是帶著一份丈夫灼熱的愛和對人民警察的敬意,廖弟德光榮地加入警屬行列。
浪漫的愛情變成了柴米油鹽。天各一方,有一個完整的家,是廖弟德和徐曉琴最大的愿望。1984年冬,女兒廖健宇出生。望著妻子日漸消瘦的身子,廖弟德既難過,又心疼。他覺得自己欠妻子太多,萌發了調動工作的念頭。為了就近照顧妻子,他選擇了專業比較對口的冬筍壩重晶石粉廠。兩年后,廖弟德正式調入當時屬于四川石油管理局物資供應處的重晶石粉廠,成了一名石油人。一家子總算在一起了。在派出所單身宿舍擠了一年多以后,他們拿到石粉廠一間不足30平方米老房子的鑰匙。窄,光線不好,廖弟德卻高興得像個孩子:“有真正的家了!”
由于工作出色,廖弟德很快被任命為辦公室主任。事情雖多,廖弟德卻堅持擔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照顧雙方老人和孩子,做家務,忙里忙外。女兒上學期間,每次家長會都是廖弟德參加。后來有人議論,說孩子沒有媽媽。望著女兒委屈的模樣,廖弟德一面安慰她,一面不得不解釋說:“愛人是警察,忙,沒空來開會。”
像是嫉妒一家人幸福似的,無情的疾病突然降臨在徐曉琴身上。因為身兼治安內勤、行政內勤和戶籍內勤三職,徐曉琴本就貧血的身體越來越吃不消,三天兩頭就感冒、暈倒,身上還多處出現紫色斑塊。1991年夏天,當徐曉琴再次暈倒在辦公室,廖弟德說什么都不準她再拖下去了。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從那天起,他天天為妻子熬中藥,送到派出所,監督她喝下才離開。妻子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他每天都要從家里背著妻子步行l公里多路到醫院輸液。憑著廖弟德頑強的毅力和執著的愛,幾年后,徐曉琴的病情奇跡般好轉,體重從35公斤逐漸恢復正常,連醫生都感到吃驚。
徐曉琴患病初期,有人私底下勸廖弟德,與其拖著這個負擔,不如放棄,選擇新的生活。廖弟德說,照顧妻子,是他唯一的選擇。
廖弟德就這樣和徐曉琴相親相愛,平凡,瑣碎,充滿溫情,充滿感動。
相偎相依
“既然走到一起,她的事就是我的事。”廖弟德說,“不要讓別人說閑話,事情沒做好,瞌睡都睡不著。”作為一名警屬,耳濡目染,徐曉琴的工作作風,深深影響著他。看著妻子早出晚歸,有時甚至半夜才能回家,累得連飯都吃不下,廖弟德很擔心她的身體,決心想辦法給她幫忙。
有一年冬天,徐曉琴所在轄區成立了一支義務巡邏隊,隊員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一天晚上例行巡邏時,天氣陰冷,雨下得特別大。徐曉琴不曉得他們會不會去巡邏,始終放心不下。望著漆黑的天,聽著急促的雨聲,看著妻子疲倦卻堅定的眼神,廖弟德決定陪妻子去看看。冒著大雨,走到離家1公里的集合地點,廖弟德老遠便看見所有的隊員齊刷刷地站在屋檐下。原來,大家根據經驗,猜到徐戶籍肯定會來巡邏,于是都冒著寒冷早早等著。廖弟德很感動,他終于明白,妻子拼命工作的動力,正是來源于了解她、支持她的群眾。
1996年4月,徐曉琴調到高新區公安分局石橋鋪派出所。派出所轄區地形復雜,而她每周有三天半時間都在所里辦理身份證,下段機會少,對片區情況熟悉較慢。為此,她只好犧牲休息時間走家串戶,身體又開始出現異常。看著妻子的忘我勁頭,廖弟德突然想到,畫地形圖正是自己的強項,如果把妻子管轄的片區畫成平面地形圖,即使不出門也能“下片區”!
說干就干。廖弟德利用自己學地質出身的專長,頂著重慶8月的烈日,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時間,到片區現場勘察。他邊走邊畫臨時平面圖,回家后,再一一描在數十張白紙上,再一張張按順序拼貼在一起。花了半個月時間,這份足有兩米寬的社區地形示意圖終于完成了。地形圖不僅詳細地標注了居民樓棟號、單元號,還把居委會、容易出現違法人員的重點區域等用不同顏色標出,甚至哪里有一棵大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樣的地形圖有兩份,一份貼在家里,一份貼在派出所的辦公室里。在丈夫的幫助下,徐曉琴迅速熟悉了片區情況,并在一年后的“四知”(知名字、知年齡、知住址、知家庭情況)考核中,以全部100分的成績,列全市第一。
2002年的一天傍晚,妻子剛下班進屋,接到通知說轄區有人跳樓。正在廚房的廖弟德趕緊給女兒留下一張留言條,就和妻子朝現場跑。原來,那個準備輕生的男子未經領導允許,將公家買的新車開回家停放時,不幸被盜。償還不起18萬元的高額賠款,他欲一死了之。為了穩住對方,夫妻二人輪番做他的思想工作。“兄弟,你我都是男人,就該負責。我們的生命不僅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金錢損失了固然心痛,但如果你的行為讓父母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那就太不負責任了……”4個小時后,在廖弟德的耐心勸導下,跳樓男子最終放棄了輕生的念頭,緩緩走下高樓。現場所有人都松了口氣,廖弟德和徐曉琴卻累得口干舌燥。
由于經常陪同妻子巡邏,廖弟德被妻子的同事和轄區居民戲稱為“編外警察”。
相濡以沫
春去秋來,花落花開。
2003年初,徐曉琴擔任了二郎派出所副所長職務。廖弟德深知妻子擔子更重,責任更大。他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照顧老人,管好家庭,不讓她操心。廖弟德知道,自己為妻子多做一點,她就能為社會、為群眾做得更多。25年來,徐曉琴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公安內勤,成長為重慶乃至全國優秀戶籍民警代表,獲得了不少榮譽。她說,自己之所以能放手投入工作,只因家中有個好丈夫。
“榮譽是相輔相成的,需要相互支持、理解。我從不認為妻子的成績是我的功勞,而是她自己用汗水換來的。”聽到廖弟德笑呵呵地這么說,徐曉琴倒有些不自在了:“說實話,我常對老廖感到愧疚,這個家,全靠他忙里忙外,一個人撐著。”“這么多年,日子都是這樣過來的。”廖弟德擺擺手,連忙打斷,“夫妻間,本來就該互相體貼和關心啊。”
2007年1月24日,廖弟德畢生難忘:這一天,他光榮出席“全國模范公安民警家屬”表彰大會,作為其中兩名“男警屬”之一,他在大會上代表來自全國的38名“模范警屬”發言:“……記得有一首歌唱道‘你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對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其實這正是我的心聲。我愛妻子,為她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我常想,如果我能為她多做一些,那么她就能為社會、為群眾多做更多。黨和政府給了曉琴很多榮譽,轄區的群眾對她也是交口稱贊,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20多年過去了,如今,曉琴已經走上派出所領導崗位。我們的女兒長大成人,也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與媽媽并肩戰斗。而我還是我,一個和妻子心貼心、手攜手的男人,一片妻子身邊默默無聞的綠葉,一座妻子身后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