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衍生創業是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一種創業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衍生創業,其次,認為企業家衍生創業決策取決于創業的期望收益與成本,企業家衍生創業收益受到五個因素的影響:企業家能力的大小、小企業在創業區域的集聚情況、母體企業內部關鍵性資源的分布情況、母體企業對衍生創業的報復概率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衍生創業的成本取決于企業家在現有公司中職業發展與工資。最后,提出了企業家衍生創業決策的經濟模型。
關鍵詞:企業家 衍生創業 決策
創業企業的不斷涌現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大量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周邊創立,造就了中關村在中國的地位。在美國舊金山南端,一條不足1500平方英里的狹長谷地上,每年所創造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可以與韓國持平,在世界所有獨立的經濟體中名列第11位,它就是美國硅谷,惠普、IBM、英特爾、仙童、蘋果、施樂、雅虎、網景、亞馬遜書店等一大批全球新星企業的誕生成就了硅谷的繁榮。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新創立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其它企業或大學機構的衍生或裂變。
衍生企業創業的研究在西方得到學者們的關注。一些學者研究企業家衍生創業的動機,一些學者研究衍生企業與母體企業之間的資源聯系、衍生企業的生存能力等等。本文擬從企業家資源、母體組織資源的角度,提出
一個分析企業衍生創業的框架及影響因素。
一、對企業衍生創業的理解
企業衍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創業方式,但是人們對它卻存在著不同的理解。 我們認為,衍生創業作為一種創業的表現形式,它的本質是一個企業家發現市場機會,通過對資源的創新性組合來實現開發利用機會及創造租金的過程。我們認為企業衍生創業要求創業的主體在創業前或后與母體組織之間必須在資源或能力方面存在著比較緊密的聯系。
衍生創業的主體可以是來自母體組織的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創業團隊。在衍生創業中,母體組織中的高層管理者個人離開原來的組織進行獨立創業比較少,衍生創業的主體一般是來自母體組織的一個團隊,比如:英特爾公司創業的主體是來自仙童公司的八位高級工程師;港灣網絡的創業主體是來自華為集團的一位副總裁及相關的技術開發人員。
母體組織可以是企業組織,也可以是大學及科研機構。比如:英特爾是一個衍生于仙童公司的企業,而中關村大量高新技術新創企業是衍生于相應的大學與科研機構。
衍生企業與母體組織之間在資源或能力上具有密切的聯系。我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種聯系:一是資源的類型;二是聯系的緊密程度。在資源類型方面,衍生企業從母體組織獲取三種資源:管理資源、技術資源、顧客資源。衍生企業獲取的可以是其中的一種資源也可以是多種資源。我們可以把它們分別稱為管理資源型衍生創業、技術資源型衍生創業、顧客資源型衍生創業。比如:英特爾從仙童公司獲取的核心技術資源,漢華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從華為公司獲取的是企業管理性資源,在浙江寧波有大量的外貿公司是從母體企業中獲取了顧客資源后創業的。在衍生企業與母體組織在資源聯系的緊密程度或聯系方式方面,我們認為有兩種類型:一種企業衍生創業是母體企業公司戰略的選擇,在本質上是屬于公司的內部創業。它與母體公司在權益方面具有不可分割性,另外,在資源與能力方面也具有長期穩定有序的協作,如由TCL 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出的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由原聯想集團衍生出的神州數碼等。另外一種企業衍生創業是由企業原先雇員(即跳槽人員) 創立的獨立企業, 企業的設立往往是母體企業不愿看到的, 因而與母體企業一般不存在資源與能力方面的協作, 與母體企業也不存在必然的股權聯系,如港灣網絡有限公司、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等。
二、企業家衍生創業的影響因素
企業家在進行衍生創業決策時要考慮創業的期望收益與機會成本。企業家衍生創業期望收益取決于企業家衍生創業成功的概率與行業創業的一般收益水平。企業家衍生創業成功的概率受到5個因素的影響:企業家能力的大小、小企業在創業區域的集聚情況、母體企業內部關鍵性資源的分布情況、母體企業對衍生創業的報復概率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行業的一般收益水平約束著衍生創業企業的收益范圍。衍生創業的機會成本主要受到2個因素的影響:潛在企業家在母體企業中的現有工作與職業發展所可能帶來的收益、行業里的工資水平。企業家衍生創業期望收益與機會成本之差決定了企業家是否進行衍生創業。

企業家能力主要體現在企業家的人力資本上,它是一種存在于母體組織中的異質性人力資源,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的特性。作為一種異質性資源,它具有稀缺性、獨特性、不可復制性與因果模糊性。企業家能力由企業家專門及一般的經驗和教育決定,一般的經驗和教育主要指的是企業家所擁有的有關社會上的公共知識和技能,而專門的經驗及教育是企業家所獨有的,它往往是和企業家主體不可分離的,潛在企業家在母體企業工作期間所獲得技術技能、顧客關系資源以及管理經驗對他從事衍生創業活動很關鍵。
小企業在某個創業區域的集聚雖然不是衍生創業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某個區域具有企業集聚的現象可以帶來知識的外溢與規模經濟效應。這有利于衍生創業企業獲得成熟的人力資源、顧客資源與相關的市場信息。集聚帶來的資源可獲得性是提高衍生創業成功概率的重要原因。
母體企業內部的資源分布情況也影響著衍生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企業家進行衍生創業從母體組織主要獲取三種資源:管理資源、技術資源、顧客資源。我們可以認為母體組織的物質資源對企業家衍生創業的影響并不大,而人力資源、組織資源、技術資源以及其它一些無形資源是影響企業家衍生創業的重要資源因素。母體組織這些資源的異質性與豐富性決定了企業家衍生創業時資源的可獲取性,從而影響衍生創業企業的競爭力與生存能力。這種戰略性資源經常表現以知識或信息的形式表現出來。它們在企業內部的分布形式會影響企業家的衍生創業。當這種關鍵資源在企業內部分散于企業的多個部門并且與組織背景具有不可分割時(Aoki,2001),企業家衍生創業從母體組織獲取資源的能力就越弱,衍生創業的可能性就越小。當企業內部關鍵資源相對集中的由少數管理者或技術人員擁有時,在對資源擁有的主體激勵不當的情況下,他們從事衍生創業的可能性就很大(Zingales,1998)。
另外,母體企業對衍生創業企業的報復也影響著創業成功的概率。衍生創業一般意味著與母體企業之間將開展競爭關系。母體企業具有多年發展積累使得資源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而新創業的衍生企業往往面臨著資源的約束,在競爭中難免落于弱勢。雖然母體企業的報復可能會降低衍生創業企業成功的概率,但是這種關系還要受到行業發展因素的影響。當行業處于高速度發展,它將企業帶來大量的市場空間,因此,母體企業對衍生創業企業的報復與創業成功概率關系不大,如果在產業處于飽和或衰退時,母體企業的報復很可能對衍生創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三、企業家衍生創業的經濟決策模型
我們用Ye(t)表示潛在企業家從事衍生創業的平均收益,表示企業家作為母公司職員所獲得的平均收益。潛在企業家在(t)期的期望收益取決于衍生創業取得成功的概率,因此,潛在企業家的期望收益是:
E(Ye(t))=(Pe(t))*(Ye(t))
潛在企業家在考慮期望收益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從事衍生創業活動的機會成本,我們把這個機會成本表示如下:
E(Yw(t))=(Pw(t))*(Yw(t))
母體企業中的潛在企業家在進行衍生創業決策時,除了要考慮機會成本還要考慮兩個成本:一個是創業投資所需要的成本,它以貨幣的形式表示;另一個是潛在企業家的心理成本,它雖然不以貨幣的形式體現出來,卻會因為擔心自己在職業場上的聲譽受損或怕受到母體企業的打擊報復以及法律訴訟而帶來心理上的負效用。我們把這兩個部分的成本表示為C。
Yw(t)最后,我們賦予潛在企業家衍生創業投資收益的貼現因子為,因此,潛在企業家在決定是否從事衍生創業取決于創業收益的凈現值NVe(0),如果這個凈現值大于0,那么潛在企業家決定產生衍生創業,否則他們就選擇繼續被雇傭。下面是從事衍生創業的凈現值:
NVe=∫t[(E(Ye(t))-(E(Yw(t)))]e-rt-C
[參考文獻]
[1]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99-120.
[2] Phillip s, D. J.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life chances: The parent - progeny transfer among Silicon Valley law firms, 1946 - 1996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7 (2002) : 474 - 506. .
[3] Aoki. M. Toward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4]Phillip s, D. J. A genealogical app roach to organizational life chances: The parent - p rogeny transfer among Silicon Valley law firms, 1946 - 1996 [ J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7 (2002) : 474 - 506. .
[5]Shane, S., Venkataraman, S., 2000.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 (1), 2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