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最近提出一份中國科技實力報告,其中的一系列數據排列,可謂“實力清單”。
1.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目前,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
2.科技規模增長,投入強度提高,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五位。
3.初步具備支撐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達到同類國際實驗室裝備水平,已建成覆蓋全國的信息通信基礎網絡,網絡規模、網絡技術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底止,全國電話用戶8.3億,移動用戶4.8億,均居世界第一位;上網人數1.37億,上網計算機數5940萬臺,寬帶接入量3530萬臺,占世界第二位。
4.創造和發展知識產權的水平大幅提高。國內發明專利年申請量連續三年超過國外申請量,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位。
5.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國際論文總數的世界排名上升為第四位,在三大國際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占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
6.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民營科技企業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0595家,成為創新型國家的生力軍和先鋒隊。
7.高技術產業規模在世界范圍內處于較高水平。總產值達到34367億元,對全部制造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為15.5%。
8.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在基礎工業、加工制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關鍵技術的攻克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設。
9.人口與醫療衛生科技進步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人口再生產已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轉變,重大疾病與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10.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格局已經形成。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參加了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