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9月17日報道列舉大量數據稱食品價格不斷上漲,已成為世界各國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經濟部長因面包價格飛漲被解職
今年6月以來,吉爾吉斯斯坦的面粉價格已經漲了一倍多。由于未能有效遏止面包價格高漲,該國總統10日解除了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薩貝爾別克·莫爾多庫洛夫的職務。
據俄羅斯《新聞時報》報道,為了抗議物價大幅上漲,300多俄羅斯人9月13日在弗拉季高加索市中心舉行集會,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食品價格上漲。該報道稱,自今年初以來,各地食品價格平均上漲了16%,特別是最近兩個月,北高加索地區的各種食品價格上漲了48.5%。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費用增加了49%以上。俄《獨立報》報道,今年俄南部地區大旱,造成糧食減產,目前俄羅斯小麥的出口價格達到280美元/噸,而在一年前只有145美元。為了穩定國內食品價格,俄羅斯開始大幅提高糧食出口關稅并降低進口關稅。
由于干旱而導致糧食減產,世界產糧大國烏克蘭已禁止糧食出口。哈薩克斯坦政府表示,如果近期不能穩定面包價格,政府就要對全國的面包生產實行壟斷。
全球糧價上漲的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美國之音”援引專家的警告說,若不迅速采取行動,全球糧價上漲的情況看來會進一步惡化。最近幾個月來,世界各地抗議食品價格飛漲的聲音此起彼伏:墨西哥人抗議玉米餅的價格翻了一番;意大利人抗議面條和其他面粉制品價格扶搖直上;埃及人對于基本食品價格大幅度上升了50%而怨聲載道。
在歐洲,食品價格的上漲也非常明顯。比利時Colruyt連鎖超市的首席執行官說,“牛奶、黃油、意大利通心粉的價格已經上漲了20%~25%”,由此帶來的還有酸奶、奶酪等加工食品的漲價。法國食品業巨頭達能甚至打算將其在法國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價格平均上調10.48%。
日本《朝日新聞》稱,敷島面包公司宣布,從12月起其生產的520種面包價格將上調5%~15%;富士面包公司也將從12月起把產品在原有價格基礎上調高7%。此外,以面粉為原材料的面條生產企業還表示,“11月以及來年的一二月份將分階段漲價6%~25%”。
能源作物和糧食作物的生產應該循環進行
華盛頓智囊團體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稱,食品價格飆升并非是孤立的反常現象,而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在過去8年中,有7年全世界的糧食產量低于消費。迄今為止,全世界的糧食庫存一直在下降,現在已經降低到了34年來的最低水平。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包括:世界人口增加,農業技術投資不足,住房和商業開發導致農田減少,氣候變化導致干旱和洪澇災害更加嚴重,人類對于有限的淡水資源需求不斷增長。此外,隨著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玉米等谷物被大量用來制造乙醇等生物燃料,也成了糧食短缺的一大原因。
專家指出,假如能夠采取果斷措施,這種災難性后果是可以避免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能源項目協調員古斯塔沃·貝斯特認為,能源作物和糧食作物的生產應該循環進行。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月份和年份,輪換種植能源作物和糧食作物。專家建議,各國政府應停止對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的生產提供補貼,增加對農作物研究提供的經費,努力防止氣候變化,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公路交通,幫助農民把他們的產品運送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