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晴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政杰俠士,凡成大業者皆有所追求,即便補天的女媧,開天地的盤古也有其所求。
求索乃萬物之始,萬物之根,萬物之魂也。
唯求索成就一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為治國為效忠而探尋,最終無果而終,這一生無法普救自家百姓,奈何?沉吟澤畔,投河而亡,九死其猶未悔。求索成就一切,屈原為千萬代炎黃兒女所牢記。
唯求索成就一切。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求索就為追求,就為志向。無志之人庸庸碌碌、瑣瑣碎碎過完這一生;有志之人,磕磕絆絆、起起伏伏,即使最終并無結果,但復出后,內心的充實與滿足,足以為世間的一切劃上一個絢爛奪目的句號!
唯求索成就一切。
馬克思憑著求索的勁頭,研究人類社會,翻閱大量典籍,查閱多數資料,為求完成著作,硬生生地將地板踩出一雙鞋印,硬生生地在書海中苦苦浸泡了二十余年。
唯求索成就一切。
這片充滿危機的世界,迷霧重重的未來,惴惴不安的內心,生命的本性告訴我們只有安于現狀的軟弱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太陽的光芒、嫩草的露珠、大地的廣袤、花朵的芬芳、宇宙的神奇、大海的浩瀚,每一樣神秘都吸引著我們向前邁步,向前摸索。心靈被強大的求知所占據,迸發的力量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探索。
釋迦牟尼菩提樹下,求索大智慧,創立佛教,普渡眾生。
牛頓蘋果樹下,求索蘋果砸頭的原理,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愛因斯坦,一支筆,一疊紙,一張桌,坐于凳上,單靠想象和推論,便得出相對論。
是的,求索是偉大的,科學技術的不斷前進、不斷探求,正是人類生生不息文明向前發展的力量??!
我們做事,又何嘗能少了這求索的勁頭呢?學習知識,只明表面,不求慎解,又怎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呢?沒有求索的勁頭,又怎能有挑燈夜戰,通宵達旦的動力呢?
求索,萬物之始,萬物之根,萬物之魂也。樹根的深埋是樹的求索,鳥的飛翔是鳥的求索,科學的追問是真理的求索,人的志向是生命的求索!
天津市寧河縣蘆臺一中高一八班
指導教師:喬書霞
編者寄語:
這是一篇立志的稿件,編者卻將其歸入《發燒友手記》這一欄目,是因為這種“求索”是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是對“求索”精神的“發燒”。發燒于歌,發燒于人,都是借外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只有真正地發燒于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仰,才是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發燒。借此,希望越來越多地人可以為自己而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