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成為全國首個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試點區
記者從重慶市環保局獲悉,國家環保總局已批準《重慶市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方案》,重慶成為全國第一個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試點區。
(“人民網·重慶視窗”9月24日消息記者郭媛)
重慶成為全國首個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驗區
9月25日上午,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重慶市人民政府三方聯合簽訂《關于共建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驗區和發展信息產業的合作協議》,重慶市成為全國首個統籌城鄉信息化試驗區。
(“人民網·重慶視窗”9月25日消息記者郭媛張加林)
國務院批復重慶規劃總規
首次明確重慶五大定位
最近,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年)》,明確了重慶的五大定位:重慶市是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日報》9月29日消息)
統籌城鄉重慶確定今年11月4日為首個“農民工日”
9月28日,重慶市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重慶農民工日的決定》。《決定》規定: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重慶農民工日,決定自通過之日生效。
(《重慶日報》9月29日消息記者商宇實習生熊穎超)
今年前8個月處分648人
限問題干部一月內悔過
重慶市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9月29日召開。今年1—8月,紀檢監察機關新立案件845件,處分違紀違法人員648人。市委決定以一個月為期限,給一些有問題的黨員干部悔過自新的機會。
(《重慶日報》9月30日消息記者羅靜雯)
重慶地鐵拿到“準生證”
10月11日,市發改委發布消息,9月21日,我市地鐵即軌道交通一號線(朝天門一大學城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近期將全線開建,爭取2013年竣工投運。該線路是我市建設的首條地鐵線,建成后日運力可達39萬人。
(《重慶晚報》10月12日消息記者鄧全倫)
重慶成為內陸首個
部市共建開放型經濟“試驗田”
10月13日,商務部與重慶市在京簽署《共同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合作備忘錄》,多項在國內率先試行的政策和措施。使重慶成為內陸首個部市共建開放型經濟“試驗田”。
(《重慶日報》10月15日消息 記者王海迭)
“永川模式”成為
全國第三種農村社區建設模式
記者10月14日獲悉,永川農村社區建設實踐已獲得國家民政部高度關注,其探索的“2+3+N”模式,被民政部稱為繼山東青島和江西之后的第三種農村社區建設模式(具體內容請參見本刊第9期深度報道《社區進村》)。
(《重慶日報》10月15日消息 記者周雨實習生崔小兵)
黨的十七大 溫暖著3000萬巴渝兒女心
“十七大報告氣勢恢弘、高瞻遠矚,同時又求真務實、催人奮進,是全黨全國人民在新時期的行動綱領。”10月15日,十七大重慶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舉行全團會議討論十七大報告。十七大重慶代表團于10月12日下午抵京后,在14日召開第一次全團會議,選舉市委書記汪洋為代表團團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舉為副團長,市委副書記張軒為秘書長。汪洋在動員講話中指出,開好十七大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希望十七大代表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開好黨的十七大作出最大努力和貢獻。十七大召開的消息傳遍了巴山渝水。讓全體人民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十七大報告譜寫的美好前景,如春風一般,溫暖著3000萬巴渝兒女的心。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