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由于兔子的驕傲自滿,本來爬得很慢的烏龜居然戰勝了兔子,得了賽跑的冠軍。之后,“龜兔賽跑”被很多人演繹了若干個版本,結果也各有不同。于是,關于“龜兔賽跑”的漫畫也就多了起來。
看,這張漫畫,熟悉的烏龜,熟悉的兔子……再仔細看看,似乎和我們以前的那個故事有點不大一樣呢!你有什么發現啊?
是啊,畫中的烏龜在前面跑得飛快,兔子在后面追得滿頭大汗,但還是趕不上烏龜,這是怎么回事啊?繼續看圖,哈哈,原來……
這就是根據“龜兔賽跑”又發展出來的新版的故事。這個故事該怎樣展開呢?
這是一個看圖編寫童話的題目,這樣的作文在動筆之前應當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認真觀察畫面,看看畫面上有什么人、什么物、什么景?人物的神情、動作怎樣?畫面所表現的主體內容是什么?……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就可以了解這幅圖所要表達的意思,從而確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另外,像這樣只有一幅圖,畫面又比較簡單,留給我們的想像空間就很大,在觀察的基礎上,一定要加上自己合理而豐富的想像,使畫面內容豐富起來,活躍起來。比如給小兔子、小烏龜加上合理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述一下當時的天氣,周圍的環境情況等等。把靜止的畫面變成活動的,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生動,才能吸引讀者。
我們來看看,人家根據這幅圖畫編寫了怎樣一個故事。
新龜兔賽跑
上次賽跑時,驕傲的長跑健將小白兔由于半路上睡著了,結果輸給了慢騰騰但堅持不懈的小烏龜,這已經成了森林里家喻戶曉的事了。此后,小白兔一直不服氣,它心想:我是長跑將軍,一躥老遠,敗在烏龜的腳下,多丟人,簡直是敗壞兔子家族的名譽!于是,第二年它又約烏龜比賽跑步,烏龜還是爽快地答應了。
這天又是個好天氣,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聞訊都趕來了。隨著“砰”的一聲槍響,小白兔帶著必勝的信心和動力,憋足勁“嗖”地一下子,好像一支離弦的箭躥出了起跑線。它邊跑邊想:這回我可不能再大意、再驕傲了,絕不能讓烏龜這家伙跑在前面。它這么想著也是這么努力的,憑借先天的跑步天賦,再加上自己拼命地加快速度,它早就把烏龜落得看不見蹤影了。盡管如此,小白兔還是沒有掉以輕心,它絲毫沒有放慢速度,前腿使勁地向前撲,后退則用力地蹬,頭也不回地勇往直前……
就在此時,只聽一陣“突突突”的馬達聲從小白兔身后傳來。那是什么聲音?就在小白兔正納悶兒的時候,烏龜從它身邊一掠而過,并回頭跟小白兔打招呼:“喂,老兄!我先去終點等你了!” 還沒等小白兔張嘴,烏龜的身影已經得意地打著口哨消失了。
小白兔怎么也不明白,這烏龜怎么會有如此的速度?不可能啊!它使足了渾身的力氣加快速度,但最終它還是沒有追上烏龜。
到達終點時,烏龜早已等了大半天了。小白兔累得大汗淋漓,它的四條腿累得直打顫兒。烏龜慢悠悠地走過來,調侃(kǎn)地說:“大哥,現在都什么年代了,我早就使用高科技產品了,你看……”說著,烏龜又得意地挺起胸脯,拍了拍胸前的那帶著四個輪子的助力器。小白兔定睛一看,原來這是烏龜家族根據自身行走緩慢的弱點研制出的最新四輪跑步助力器,還是帶馬達的呢。要不烏龜跑起來像飛,連飛毛腿兔子都追不上!烏龜神氣極了,它驕傲地告誡小白兔:“要動腦筋哦!”
小白兔還在氣喘吁吁。它瞪大了眼睛,盯著烏龜胸前那四個輪子,嘴里只是一個勁地說:“這,這也算啊?”
小朋友,你們來說說,這場比賽應該算誰得第一呢?
[點評]
怎么樣?讀過這個故事,你是不是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圖畫,但在作者的心中,這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動畫片了。小作者根據“龜兔賽跑”的原形故事,結合畫面所展示的內容,再創一個新的童話故事,巧妙地以小白兔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將整個故事情節串起來。文章按“賽前”、“賽中”、“賽后”這三部分來完成的。賽前小白兔的心理活動是引發比賽的原因;賽中小白兔的心理活動與大家耳熟能詳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故事情節不同于以前的根本所在;賽后小白兔的心理活動則點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而文章的結尾處與一般的童話故事不同,作者并沒有給出比賽的結果,而是把它留給了讀者。可以說,這是作者的巧妙用心,精妙之處。試想:如果把冠軍給了烏龜,肯定有人不同意,因為烏龜在比賽中“作弊”啊!如果把冠軍給了兔子,又有點說不過去,畢竟是烏龜先到達了終點……這個難題如何解決?聰明的作者并沒有在這里糾纏,而是以一個設問結束了文章。
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根據漫畫編寫的故事,這其中多少會有一些諷刺的意味,因此,結果不必明確,留給人們去思考吧!